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岳飞传/邓广铭宋史人物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作者研究宋代人物之力作,也是综括研究两宋之际政治事的重要史著。作者在书中准确地勾画出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把他一生所建立的事功,他的形象和丰采、思想和情操,如实地、真切地描绘、表述出来,并对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和公允的评价。

内容推荐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爱国将领,为国家民族建立了卓越功勋。他出生于北部中国的普通农民家庭,代表着苦难的人民,怀着保卫乡邦、敉平祸患、拯救万千苦难同胞的强烈愿望,而毕生奋斗于酷烈的战场。

岳飞被民族败类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他的生平事迹与言论精神一度被有意掩埋。其后的几个世纪后,撰述者继起,却难免虚夸蹈袭之误。

《岳飞传》为作者研究宋代人物之力作,也是综括研究两宋之际政治事的重要史著。此书初版于1945年抗战胜利之日,后经两度大幅增订修改,再版于1983年。书中准确地勾画出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真切地描述了岳飞的事功、形象和丰采、思想和情操,并且对于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作出了公允评价。凡此种种,皆反映出作者的“考索之功”与“独断之学”,得到学界“以非凡之史才,写一流之史”(周一良语)的高度称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北宋、辽、金的对峙斗争。辽与北宋的相继灭亡   

一 北宋王朝晚年的腐朽残暴统治  

二 北宋境内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  

三 岳飞幼、少年时期的生活

四 金政权的建立和它的抗辽斗争 

五 宋、金的海上盟约和辽政权的灭亡  

六 女真贵族的南犯和北宋政权的灭亡  

第二章 宋政权的重建和南迁。岳飞在抗金战争初期的立功与受挫 

一 宋政权的重建

二 岳飞置身抗金斗争的最初阶段 

三 宋政权的南迁。两河人民的抗金斗争

四 女真铁骑渡河渡淮继续南犯

五 宗泽出师未捷身先死.

六 赵构流窜到杭州。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始末

七 建康失陷和杜充降敌。岳飞从驻屯建康到撤离建康

八 南宋王朝的流徙和下海  

九 岳飞驻军宜兴县    

十 岳飞收复建康府     

十一 岳飞班师回宜兴    

十二 从就任通泰镇抚使到退往江阴  

第三章 宋、金对立斗争形势的剧变  

一 女真贵族树立伪齐傀儡政权

二 张浚丧师和金人占领秦川五路  

三 女真贵族阴遣汉奸秦桧归南宋   

第四章 岳飞讨平军贼李成、张用和曹成

一 讨平李成和张用 

二 讨平曹成  

第五章 南宋王朝建立初期对南方人民的残酷压榨.

一 南宋王朝的横征暴敛   

二 钟相领导的湖湘地区人民的起义。军贼孔彦舟扑灭了这支起义军   

三 王宗石领导的贵溪、弋阳的农民起义和  刘光世军对这两县居民的屠戮洗劫

四 范汝为领导的福建人民的起义及其为韩世忠军所扑灭   

五 虔、吉地区的农民起义及其为岳飞军所扑灭

第六章 岳飞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其初步实践。支援淮西友军奋勇抗击敌、伪军 

一 把全副心神贯注在抗击敌、伪.收复失地的问题上

二 收复襄阳府等六州郡 

三 援淮西 

第七章 瓦解湖湘地区农民起义军的罪行 

一 湖湘地区的起义军在杨幺郎(太)领导下继续战斗

二 岳飞用软硬兼施的手法瓦解了湖湘起义军 

第八章 直捣中原的壮志难酬 

一 伊、洛、商、虢的相继克复

二 没有实现的移屯江州拟议

三 在京西陈、蔡地区又一次击退来犯之敌

第九章 合并刘光世军的拟议和曲折  

第十章 关于请立赵伯琮(奋)为皇太子的一场风波

一 赵伯琮的被选入宫    

二 岳飞奏请把赵伯琮正式立为皇子  

第十一章 宋、金对立形势的又一次大变化  

一 刘豫傀儡政权的被废及其在南宋统治阶层中的反应  

二 汉奸秦桧重登相位    

三 金对南宋的诱降和南宋朝野的反应

第十二章 屈膝丑剧的扮演和岳飞的坚决抗议 

一 投降、受降仪式之举行  

二 秦桧、赵构恬不知耻地大肆宣传“和议”的成功

三 岳飞对降敌罪行的激烈反对    

四 在反对无效之后愤请解除军职   

第十三章 风范一斑。生活点滴  

一 岳飞初露头角时期所赢得的声誉 

二 喜欢和文士们谈论历史和现实问题 

三 对待部属恩威并用  

四 自泰菲薄。不蓄姬妾

第十四章 金人变卦撕“和约”,刘镝顺昌败敌军

一 女真贵族撕毁了宋、金和约  

二 刘镝顺昌败金军 

第十五章 从头收拾旧山河    

一 赵构连续以《御札》催促岳飞出师

二 岳飞的战略部署及其“连结河朔”的政策所奏功效

三 岳家军直捣中原,目标在于收复河朔  

四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被迫奉诏班师

第十六章 金军再犯淮西。柘皋战役前后的岳飞和岳家军   

一 金军再犯淮西  

二 南宋军队在柘皋的胜利和在濠州的失败

三 岳飞在移师淮西以后 

第十七章 赵构、秦桧收兵权  

一 前此几次未能实现的收夺兵权的谋划  

二 赵构、秦桧收夺三大将兵权

三 秦桧进一步摧毁南宋的国防力量   

第十八章 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的签订  

一 兀术诱和 

二 赵构、秦桧对南宋主权、领土和人民的大出卖

第十九章 秦桧、张俊肆意罗织诬陷,岳飞、岳霎和张宪惨遭杀害   

一 岳飞被劾罢官

二 王鹃儿诬告张宪,意在牵连岳飞   

三 岳飞的入狱、受审和惨遭杀害 

四 事后炮制出笼的判决书  

第二十章 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元凶     

一 认为杀害岳飞的元凶是赵构而不是秦桧的几种意见

二 驳“区区一桧亦何能”说 

三 纠正对于“正资宗之名”的一种误解

四 秦桧死后赵构坚持降金政策不变的问题  

五 岳飞的狱案“名日诏狱,实非诏旨”  

第二十一章 有关宋、金战争和岳飞评价的几个问题

一 宋、金战争的性质

二 岳飞是南宋的一员爱国将领,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

三 论岳飞的“尽忠报国” 

四 岳飞是杰出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附录一 岳飞冤案的昭雪

附录二 有关“拐子马”诸问题的考释 

一 在有关宋、金战争史料中出现较早的“铁浮图”、“拐子马”、“挖叉千户”、“河北签军”和“左护军”诸词

二 对“铁浮图”和“拐子马”最早的错误解释  

三 岳珂《鄂王行实编年》所载郾城战役中的”拐子马” 

四 “铁浮图”和“拐子马”全都不是“三人为联,贯以韦索”的

五 “拐子马”就是左右翼骑兵 

六 纠驳岳珂的“自海I-~A-皆以此胜”和“拐子马由此遂废”诸谬说

后记

一 南宋官修史书中关于岳飞生平事迹的记载

二 私人著述中有关岳飞的记载  

三 家传系统中的一系列著述  

四 我对旧有资料的取舍从违的标准  

编后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北宋、辽、金的对峙斗争。辽与北宋的相继灭亡

一 北宋王朝晚年的腐朽残暴统治

(1)

公元12世纪的最初二十五年,是宋徽宗赵佶做皇帝的年代。赵佶自即位以来,骄奢淫佚,其生活之腐朽糜烂,在历代的皇帝当中是少有其比的。他所最宠信、最重用的将相大臣和宦官嬖幸,是蔡京、王黼、梁师成、童贯、朱劢等,每一个都是奸贪残暴、无恶不作的人。蔡京“天资凶诈,舞智御人”,在赵佶做皇帝的二十五年当中,他先后四次做宰相,为时共达十七年之久。王黼是因风姿美好,“多智善佞”,又极力巴结得宠的宦官梁师成,而得以很快地超升为宰相的。他做宰相虽仪五年时间,却也作恶多端,所养姬妾之多,所储金帛珍异物品之多,几乎都能和赵佶相比拟。梁师成是个宦官,聪明伶俐,“善逢迎,希恩宠”,因此就得到了赵佶的恩宠。执政、侍从之类的高级职位,全都可以通过他的门路而得到,以致当时入把他称为“隐相”(幕后宰相)。童贯是一个最受赵佶宠爱的宦官,他存赵佶面前,巧于献媚,善于体会他的意旨,因而,到赵估统治的后半期,他竞成了北宋王朝军事方面的最高统帅。朱面9是苏州人,是因为善于搜括珍奇玩赏物品而得到赵佶宠信的。

(2)

由上述这班人拼凑起来的北宋最高统治集团,把北宋末年的政治推入污浊的深渊,黑暗的时代。他们看到,在王安石和宋神宗赵顼变法期内,为了准备“吞服”西夏和辽政权而积储下来的金帛和粮饷,虽在宋哲宗赵煦统治期内支用了不少,但还有大量的剩余,因而就提出“丰、亨、豫、大”的口号,扩建北宋王朝的宫廷,把朝廷的场面都粉饰得富丽堂皇。为了搜集江浙地区的奇花异石,织绣丝绸,雕刻一些象牙金玉器物,在苏州和杭州设置了应奉局和造作局。造作局中所役使的各种工匠,每天都达数干人,而所用物料却全是从民间无偿榨取的。应奉局不但役使大量人员到山岩湖泊中去搜求珍异,而且对居民家中的美好花石,也一律征取。然后用大量舟船向开封运送,每十船组成一纲,前后相继,称为花石纲。尽管这些物品大多是无偿征取来的,但总领应奉局的朱动却借此而向北宋王朝的府库支取大宗款项,每次支取,动辄以数十百万计,其中的大半却都入于朱动之家。

这一伙吸血鬼般的北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们,用集聚到开封的花石竹木等等,在宫苑当中添建了一所侈丽高广的延福宫,又在平地修建了一座万岁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达九十步。山的上下,布满了楼台亭阁,也挖掘了池沼,修造了桥梁。他们在大兴土木,营造这些建筑物的时候,所规定的一个规格要求是:“欲度前 规而侈后观”。也就是说,不但要使其富丽堂皇的程度能够空前,而且还希望它能够绝后。他们耗费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脂膏血汗和生命财产,筑成这样一些“穷极巧妙”的赏玩游观场所!

这些建筑物后来的命运如何呢?单就万岁山来说,造山所用的,经由花石纲运送到开封的,那些玲珑美观甚至高广达数丈的太湖石、灵璧石、慈溪石等,在金兵围攻开封时,开封居民为抗击金兵,把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砸碎当作炮石使用了。当时未被砸碎的,又有很大一部分,被女真贵族役使当地劳动人民运送到燕京。在今天北京的北海公园和颐和园内,就还可以看到辗转残存下来的这样一些石头。

(3)

蔡京当权之期,还把北宋王朝的官职名称大做了一番更改,使许多宦官都做了北宋政府的正式官吏。这又使当时的各级政治机构,官员名额冗滥,名义混杂。在此以前,北宋政府中只支薪俸而并不掌管职事的人,为数已经很多,到这时就更成倍增加。蔡京、王黼、梁师成、童贯、朱动,以及所有受到赵佶宠信的人,一方面全都提拔自己的子弟亲戚和友好做官,另一方面又全都公开地卖官鬻爵,甚至还依照职位的高低大小而分别定出价格。朱劭出卖宫职之多,竟致“平江府(今苏州)并二浙诸州县,自通判以上,尽出其门”。“每遇朔望,门人使臣罗列庭下,腰金者。不下三数百人。”。用钱财买得官位的人,到职之后当然是要贪污受贿,加倍地收回成本的。

赵佶还迷信道教,当时的开封和各个较大城市,都添修了许多道教的宫观。有许多佛教寺庙,也被改作道教宫观。每个宫观,都要由北宋王朝给予几十顷或几百顷土地。这些土地全是向附近民户夺取来的。各宫观的道士们,也都用道教的称谓,定成二十六等官阶,和政府的官吏同样领取俸禄。赵佶对道士林灵素特加信任,单是林灵素的门徒,任道官、支厚俸的就将近两万人。

上述几种因素出现在同一个时期内,致使赵佶统治期内官员数目大大增加。在他继承帝位七八年后,已比以前多至十倍。北宋政府支出的官俸和兵饷,在11世纪的80年代内每月为三十六万贯,在赵佶统治的第二十年,每月已增至一百二十万贯。政府府库申原有的积蓄早已挥霍得一干二净,只能一再加重对纳税户的剥削以事供应。因此,政府开支的日益增加,也就是人民负担的日益加重。

(4)

由于以赵佶为首的北宋最高统冶集团的挥霍浪费,北宋王朝的财政,在赵佶即位三数年之后,就出现了严重的入不敷出的情况,全年的财赋课税收入,仅仅能供应八九个月的支用。为弥补财政上的欠缺,曾多次铸造当五、当十大钱,结果却只造成币制的混乱而无济于事。另外,把茶税的定额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把原由政府出钱征购的绢帛和谷物,也都改为无偿的榨取。这种种办法仍不能弥补财政上的赤字。从政和元年(1111)开始,又设置了一个专向民户掠夺土地的机关,叫做“西城括田所”,先后用宦官杨戬、李彦主管其事。名义上,是要由这个“西城括田所”把一些荒芜无主的土地和死绝逃亡户的土地,没收了来作为公田;实际上,它却专去强占一些肥沃土田,把原业主迫充佃户,令其依对分方式向政府交纳租课。例如,河南汝州鲁山县的土地适于种稻,它就把这一县的土地全部括为公田,致使成千累万的农民都因此破产,冻馁致死。后来,又把掠夺范围扩大到山东、河北、淮南、江浙等地。所有湖泊的退滩地,黄河决口时淹没过的土地,因原来地界都已冲垮,就全被作为无主土地没收。到宣和三年(1121)为止,经杨戬掠夺的民田就已达到三万四千三百多顷。

除了“西城所”对私家土地大量掠夺外,蔡京、童贯、朱面力、李彦等人,也都倚仗权势,掠夺了大量的田园宅第,奸赃狼藉,贪污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例如童贯,由于“侵渔百姓,盗取官钱,苞苴公行,门户如市”,以致“金帛宝玉,充积如山;私家所藏,多于府库”。蔡京所霸占的土地,单是在江南的一区永丰圩,就有水田近干顷。朱劢的田产“跨连郡邑,岁收租课十余万石,甲第名园,几半吴郡”。当时,所有的官僚、豪绅地主,无不对土地肆行掠夺。

四传二谱(即《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岳飞传》、《陈龙川传》、《辛弃疾(稼轩)传》与《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六 部著述,是先父邓广铭宋代人物传记系列的代表作。这几位杰出人物,依其在历史上活动的时间顺序来讲,是王安石(1021~1086)、韩世忠(1089~1151)、岳飞(1103~1142)、辛弃疾(1140~1207) 和陈亮(1143~1194);而就先父个人的研究而言,则是自陈亮(龙川)开始而延展至辛弃疾(稼轩),又至韩世忠、岳飞和王安石的。P6-9

序言

岳飞,一个出生在北部中国的农民家庭,代表了当时生活在和曾经生活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的一切爱国农民,也代表了在苦难中的南部中国人民而置身战场上的人物,在他的禀赋当中也具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单纯、质直、坚定、强项。当一个惊天动地的祸变降临到他的时代和乡邦中时,要保卫乡邦、敉平祸变、拯救万千苦难同胞的强烈愿望,便冲动在他的生命脉搏当中。一念所至,勇往直前。当那些上层执政者们还在议论未定,彷徨无策的时候,他先已为这一意念所驱使,挺身走上战场,参加在对南犯金军的斗争当中。而从此以后,对于这个明确的意念和选定的道路,他始终不渝地把握着,坚持着,为它而生,为它而死。

对国家民族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岳飞,竟被民族败类秦桧、赵构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酷致死。当其时,秦桧奸党凶焰炽烈,多方肆虐,以致没有人敢在岳飞惨遭横祸之后,立即把他的生平事迹和言论丰采全面系统地记载下来,写成行状或墓志铭之类。相隔六七十年后,其孙岳珂才为他编写了一部《行实编年》。其后作者继起,从13世纪前叶直到20世纪的40年代之初,先后刊布的有关岳飞传记的作品,为数确已不少。但就这些著作的内容看来,都不免具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或则虚夸,或则诬枉,或则不尽,或则不实。而且陈陈相因,互相蹈袭。以史识论,全无“独断之学”;从史实看,全少“考索之功”。

为补正上述有关岳飞史传中的那些缺失,我在1944年就写了一本《岳飞》,努力要把岳飞传记的述写提高到学术研究的水平上来。然而那时我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仅仅是一知半解,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然还都是陈旧、落后乃至反动的老一套。而在史实的考订方面,对于旧史籍中的谬误的纠正,为数也很有限。

全国解放以后,经过思想改造运动,经过持续的理论学习,在立场、观点、方法方面都稍稍有了一些转变和提高,我便于1954年把十年前所写的《岳飞》进行丁一次改正,并改书名为《岳飞传》。对于有关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一些问题,全都做出了与《岳飞》当中大不相同的处理。对于旧史籍中的记载,也进一步做了不少订正。

“四人帮”被粉碎之后,我又把1954年所写的《岳飞传》再次改写,断断续续,亘时凡五年之久,迄今才把它修改完毕。这次修改的幅度较上次更大,粗略估计一下,改写的部分至少应占全书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这次改写的过程中,有一些情况、想法和问题,须在此略作交代:

——不论汉族或女真族,都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金王朝或南宋王朝,都是属于历史上的中国内部的一个割据政权,亦即国中之国。因此,汉族与女真族虽可以互相称为外族,南宋与金国虽可以互相称为外国,但这决不意味着把其中的任何一方,排斥在整个中华民族或历史上的中国之外。宋、金双方虽长时期以兵戎相见,那也只能从战争的性质上区别双方之谁是谁非,而决不能沿袭旧来的民族偏见,诬蔑说,由于女真族的本性凶狠残暴,变诈无信,所以才发动了这场战争。恰恰相反,我把发动这场侵宋战争的责任都写在女真军事贵族身上,认为他们的这些军事行动,所代表的,也仅仅是金王朝统治阶级的私利,与女真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不相符合的。

——岳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很多民族英雄中的一员,是南宋王朝最杰出的一名爱国将领,这不仅从他一生抗金的战斗实践中可。以得到证明,从他生平的言论和他所撰作的各种体裁的诗词文童(包括经他授意而由幕僚代作的),也同样可以得到确凿证明。而通过后者,或者可以更真切地体认出岳飞的精神面貌。因此,在这次改写过程中,我除了把岳飞在抗击金军的战场上所立功勋详。加记述外,还把他自己抒发爱国情操、表述雄伟胸怀的作品,也尽量引录了来,并择要作厂一些阐释和分析,以期更易于理解。

——宋、金的战争,距今已经八百多年,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正在为振兴中华这个同一目标而贡献其智能和才力,在兄弟民族之间然再不会发生互相征战挞伐的事。因此,我们之所以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如岳飞其人者进行述写和赞扬,决不是由于担心中华民族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还 会发生对抗性的矛盾,希望届时能再出现一些岳飞式的人物。绝非如此。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岳飞那种对民族对国家的忠贞热。爱,扩而充之,发扬光大为对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忠贞热爱,一心一德,同仇敌忾,随时起而对付妄图侵略我国的帝国主义和大小霸权主义者,以保证各兄弟民族的安全,使其能得在安全环境中共同从事于振兴中华的大业。

——清人钱彩编写的通俗小说《说岳全传》,在乾隆时虽曾一度成为禁书,但书并不好:既与历史事实相去太远,还夹杂了大量封建糟粕;文笔既不见长,虚构的情节和场面也太多,且都不见精彩;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来说,全少可取之处,是不能像《三国演义》那样称做历史小说的。但在近几年,却有人把它稍加删改,改称《岳飞传》,大量印行。它几乎全是从钱彩书脱胎换骨,对于钱书中与历史事实颠倒错乱之处大都未予纠正,思想性和艺术陛也很少提高,甚至连封建性的糟粕也未能彻底清除。倘使《岳飞演义》或“外传”、“歪传”、“别传”、“野史”之类,那倒无所不可,而却偏偏取名为“其实难副”的《岳飞传》,颇不可解。因为,不论述写任何类型人物的传记,全都是属于史学领域的工作,即全应恪守史学研究方面的一些准则,决不容许肆意编造。那部已经印行了的《岳飞传》,既不配称为历史著作,连历史小说如上举的《三国演义》)的水平也够不上。而广大读者却大都误认它为一部信史。经过我三次改写的这本《岳飞传》,尽管在内容方面还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点,但在述写过程当中,我却一直是要把它写成一本严格意义的历史著作。所以,要想认识岳飞的庐山真面目,只应到我的这本著作中来认取。在这里看到的岳飞,固然还不可能惟妙惟肖,然而我相信是可以得其仿佛的。

——对于民族败类秦桧、赵构之流,我是要尽情加以鞭挞的。然而,我也仍须恪守史学著作的原则,以我所能够掌握并确定其为可信的史实为不可逾越的界限,既不能作任何夸张,更不敢有任何虚构。

——本书所用纪年办法为:凡属于宋或金单方面之内部问题者,即只采用宋或金之年号及年次,并于其下注明为公元某年;凡涉及宋、金双方的事件,则间有仅标出公元某年,而不再标举宋、金双方之年号及年次的。

——本书引文较多。引录时所用原则是:凡属奏章、诏令、书札、诗文,以及长篇对话(如第十九章所引录的王鹛儿的《告首状》)等皆一律照录原文,问亦加以校勘,以补正其间的讹脱。但对于简短的对话,原文语意又不甚通畅、难遽理解者,则改写为现代口语,然亦力求其能与原意全相符合。

——近些年内正在讨论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是否后人伪作,岳飞曾否在朱仙镇大败金军,等等,我均写有专文,加以考释、论证,不再在这本书中进行探讨。只有关于“拐子马”的事,谬说流传将及干载,“三人为伍,贯以韦索”的错误解释已可谓“深入人心”,牢不可破,我便特地把《有关拐千马诸问题的考释》一文作为本书的附录,以期清除这一传统的误解。

我的愿望是:通过这本书,能把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勾画出来,把他一生所建立的事功,他的形象和丰采、思想和情操,都能如实地、真切地描绘、表述出来,并对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和公允的评价。我恳切盼望亲爱的读者,直截了当地以我的这种愿望作为衡量的尺度,把我所写成的这本书加以衡量,看看其中与我的愿望相符合或不相符合的各有几多,而凡其不相符合的地方,都请给予指明和教正。

邓广铭

一九八二年一月三十一日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后记

自青年时代起,先父即对历史上一些建立了大功业、具有高亮奇伟志节的英雄人物有着无限憧憬之情;受罗曼罗兰《悲多芬传》等传记题材的文学作品影响,他发愿要把文史融合在一起,希望像司马迁写《史记》那样,以自己的文笔去书写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以宋代历史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撰著宋代杰出人物谱传作为治学生涯的重要内容,这一学术道路的选择,与先父求学期间所居处的人文环境、时代思潮、国家民族的现实境遇以及他从之受业的硕学大师密不可分。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先父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正值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南宋的爱国志士例如“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陈亮,“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一世之豪”辛弃疾,“尽忠报国”而战功卓著、襟怀雄伟的岳飞,相继引起了他的注意,震撼着他的心灵。在胡适先生的指导下,从《陈龙川传》出发,他终于走上了谱传史学的路子。而到90年代后期,已届九十高龄的先父,最终修订成就了《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一书,完成了他笔下最后的一部人物传记。

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是先父至高无上的学术理想。在他一生中,许多著作都经过反复的修订、增补乃至彻底改写,仅就四传二谱而言,《辛稼轩年谱》改写过一次,《岳飞传》改写过两次,《王安石》修订和改写了三次。按照他的计划,原准备在有生之年把四部宋人传记全部改写一遍,惜因疾病而未竟其志。

先父辞世前,曾经吟诵辛弃疾祭奠朱熹的文字:“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这段沉郁而又慷慨的话语,正是先父倾尽毕生之力抒写刻画的宋代历史人物共同形象的概括,也体现着他心之所思、情之所系的不懈追求。

由衷感谢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当年对于先父修订宋代人物传记工作的宝贵支持,感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先父百年诞辰之际的鼎力襄助,使四传二谱今天得以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邓小南

丙戌岁杪于北京大学朗润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岳飞传/邓广铭宋史人物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广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6514
开本 32开
页数 4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1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5
14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9: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