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城市拆迁与古建筑保护的印象派民族志。作者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路径和“文化抗争中的相互建构”的分析框架,对粤东K城的护祠事件进行全程跟踪调查,深入分析了文化抗争背后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及策略手段,回应了人类学关于传统文化研究和保护的时代主题,充分展示了年轻学者参与国际对话的努力以及中国人类学研究的重振。
图书 | 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族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华南城乡社区研究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城市拆迁与古建筑保护的印象派民族志。作者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路径和“文化抗争中的相互建构”的分析框架,对粤东K城的护祠事件进行全程跟踪调查,深入分析了文化抗争背后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及策略手段,回应了人类学关于传统文化研究和保护的时代主题,充分展示了年轻学者参与国际对话的努力以及中国人类学研究的重振。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山大学周大鸣先生主编的“华南城乡社区研究书系”中的一本,由周建新博士撰写。本书是一部关于一个客家宗族城市化遭遇的民族志,主要讲述作为粤东地区客家人宗祠、祖屋空间载体的围龙屋古建筑面临城市拆迁的境运,以及客家人对此的反应、态度和行动。全书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路径和文化抗争中的相互建构的分析框架,重点阐述了钟村宗族针对祖祠拆迁而发起的保护围龙屋运动的原因、过程、特点及社会文化意义,深入分析客家宗族社会与现代变迁,文化保护与现代化等问题,探讨文化抗争背后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及策略手段,回应人类学关于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的时代主题。 目录 总序 Preface 序 绪论 第一章 围龙屋内外的文化抗争 第一节 拆迁语境中的历史文化 保护 第二节 护祠:围龙屋与宗族的 政治学 第三节 群体行为与集体抗争的 理论回顾 第四节 文化抗争:一个新视野 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钟村印象:围龙屋里的宗族社 会与现代变迁 第一节 走进钟村,走进围龙屋 第二节 传统宗族社会结构与社区 活动 第三节 祖先崇拜与风水信仰及其 权威 第四节 城中村:现代巨变与护祠 事件 第三章 护祠事件的初始:由来和动员 第一节 一纸突如其来的拆迁公告 第二节 神鸟和奇照:作为武器的 寿山公祠 第三节 广泛发动和积极上访 第四节 护祠理事会的成立与挂牌 风波 第五节 政府、媒体与社会人士的 反应 第四章 护祠事件的发展:虎口余生 第一节 子虚乌有的补偿款和夭折 的报道 第二节 “三百多年的古建筑 不能说拆就拆” 第三节 翘首以待游子归来 第四节 族人心事:徘徊于保与拆 之间 第五节 “文魁”和“骢马”的 被拆 第六节 宗族建设和等待批文 第五章 护祠事件的高潮(I):自保 自救 第一节 钱哥的加入和寿山公祠的 美化 第二节 以谱为旗:历史抗争现实 的胜利 第三节 春节祭祖和系列庆典的成 功举办 第四节 大闹拆迁办和舌战政府官 员 第五节 护祠理事会改组与钟校长 的下台 第六节 《护祠》报道的出炉与民 意调查 第六章 护祠事件的高潮(Ⅱ):以修 促保 第一节 国务院46号文的颁布: 由保到修 第二节 开发古祠的号角:复制牌 匾 第三节 苦等名家字画和出国募捐 第四节 寿山公祠的“客人”脚迹 第五节 “老店新开张”:钟屋人的 文化创造 第七章 护祠事件的余波:没有结束的 结尾 第一节 秋祭和重阳登高计划的流 产 第二节 钱哥的离去和番客的归来 第三节 熊屋重光庆典的刺激 第四节拆迁办的搬迁和钟氏文化 研究会的成立 第五节 又是一年新春到 第六节 尾声:还未结束的故事 第八章 钟村文化抗争的话语体系分析 第一节 文化抗争的全程缩微回放 第二节 文化抗争发生的原因与动 机 第三节 文化抗争的力量、策略和 手段 第四节 文化抗争中的多元利益博 弈 第九章 钟村文化抗争的结果与启示 第一节 宗族的重构 第二节 社区营造 第三节 文化认同 第四节 传统的创造 第十章 进一步的讨论 第一节 空间的力量 第二节 祖先的威名 第三节 精英的作用 第四节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 第五节 文化抗争和文化保护的 关系 附录一 钟村护祠抗争大事记 附录二 寿山公祠的历史和清代碑 记 附录三 关于K城城区古民居现场 勘查情况汇报 附录四 护祠理事会的上访报告 附录五 寿山公祠宗亲理事会章程 (草案) 附录六 护祠理事会致宗亲信函和 倡议书 附录七 海外各地钟氏宗亲的来函 来电 附录八 钟屋克昌楼房派迁居海外 人员简表 附录九 钟村房屋拆迁户基本情况 简表 附录十 护祠理事会会议记录 附录十一 护祠理事会会长的辞职 信 附录十二 钟村熊屋群众文明公约 附录十三 民进K城市委关于保护 寿山公祠的报告 附录十四 护祠事件的新闻媒体报道 附录十五 各界人士的护祠心声和 参观留言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族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华南城乡社区研究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建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9750045810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8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