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马克·史库森的又一部力作。基于他对两大学派经济学家的访谈,揭示了他们各自的强势和弱势,在每章的结尾部分都对“谁对谁错”作出了研判。最后,全书的分析得到了令人惊喜的结论,正如作者在全书结尾所期望的,这两个争论不休的学派有望增进他们共同的理论基础。
图书 | 朋友还是对手--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之争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马克·史库森的又一部力作。基于他对两大学派经济学家的访谈,揭示了他们各自的强势和弱势,在每章的结尾部分都对“谁对谁错”作出了研判。最后,全书的分析得到了令人惊喜的结论,正如作者在全书结尾所期望的,这两个争论不休的学派有望增进他们共同的理论基础。 内容推荐 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时而交锋,时而合作,亦敌亦友,相互成就。这两个学派在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政府政策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强烈的分歧。有时,两个学派的学者对于他们都喜欢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也不能达成一致。尽管存在着诸多分歧,两个学派在发展古典自由市场经济学,在思想斗争的严峻时期反击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等方面,都起到了成功的作用。同时,两大学派的经济学家都凭借着自己的研究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书基于作者马克·史库森对两大学派经济学家的访谈,揭示了他们各自的强势和弱势,在每章的结尾部分都对“谁对谁错”作出了研判。最后,全书的分析得到了令人惊喜的结论,正如作者在全书结尾所期望的,这两个争论不休的学派有望增进他们共同的理论基础。 目录 第1章 引言:两大学派的故事 第2章 新的和老的维也纳学派——奥地利学派的兴起、衰落与更生 第3章 帝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 第4章 方法论之争:理论应被经验检验吗? 第5章 金本位与信用货币——何者为理想的货币本位? 第6章 宏观经济学、大危机与经济周期 第7章 反垄断、公共选择与政治经济学——政府的恰当作用是什么? 第8章 谁是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第9章 关于资本主义的信仰与质疑 第10章 自由市场经济学的未来——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相去有多远? 英汉术语与人名对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朋友还是对手--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之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马克·史库森 |
译者 | 杨培雷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665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8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91.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3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