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中国新文学史编纂的开创者之一,他将章节体的现代型文学史体例,结合实事求是的汉学治学作风、方法,创立了现代文学史编纂的新传统。经过“三代两传”,至今余脉未绝。新文学史编纂中还有一种传统,重在理论阐释,史实随着理论行走。本文描述这两种传统,论述殊途同归的可能。
图书 | 中国新文学史的编纂传统/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朱自清是中国新文学史编纂的开创者之一,他将章节体的现代型文学史体例,结合实事求是的汉学治学作风、方法,创立了现代文学史编纂的新传统。经过“三代两传”,至今余脉未绝。新文学史编纂中还有一种传统,重在理论阐释,史实随着理论行走。本文描述这两种传统,论述殊途同归的可能。 目录 【现代论坛】 中国新文学史的编纂传统 【文学史透视】 论反传统的新诗传统 再论“五四”作家的哀悯情感 鲁迅小说中基于听觉的形象色彩词语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上海鲁迅” ——1930年代中国文化图景中的“鲁迅意义” 古典光影里的象征派情诗 一个寻找女人的女人 ——彭慧短篇小说述评 【当代戏剧研究】 对当下正剧创作的质疑与批判 诗意的自由与现实的枷锁 ——从《曹操与杨修》到《贞观盛事》 金库的钥匙打开了什么锁? ——浅析话剧《立秋》对悲剧性的逃离 【台港海外形声】 西方文论在台湾 ——一种出版史的考察 原乡体验与钟理和的北平叙事 【博士论文选粹】 文学史家视野中的新诗 ——以胡适、朱自清、魏建功为中心 从“历史”中寻求新诗研究的动力 ——以穆旦为中心的讨论 【学术点击】 “第二手资料”与文学史想象空间、理论模式的拓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的创新性 稿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新文学史的编纂传统/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星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776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4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84 |
宽 | 209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