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就孩子一生的思维力/走进哈佛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走进哈佛系列》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设计聪明孩子的人生”为宗旨,把当今最令父母、孩子无从着手的能力和素质化为具体的点,一点一点来培养。同时,把这些点用线穿起来,组成一个面,成为一个系统和体系,结合中国孩子和父母的实际需要将丛书编为四个分册:《成就孩子一生的思维力》《成就孩子一生的意志力》《成就孩子一生的创造力》《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本套丛书力求深入浅出,内容兼收并蓄,中西合璧,为望子成龙的父母和自我实现的孩子提供助力和方法。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成就孩子一生的意志力》一册。

内容推荐

顶级教育专家向你讲述超级教育方法:

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父母皆爱孩子。如果父母不知道教给孩子思维优化、意志坚韧的方法,孩子的成长很可能迂回曲折、一路坎坷。事实上,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教给孩子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思维方式,独特的创意方法,这样孩子就会在赏识中前进,在成功中坚强,在创意中成才……

翻开本书,领教成功秘籍!

合上本书,成就非凡人生!

目录

第一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

多向拓宽——培养思维的广阔性/2

纵深挖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15

善于变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0

标新立异——培养思维的独创性/42

快速准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55

激疑促思——培养思维的批判性/68

第二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激励孩子的好奇心/82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95

锻炼孩子的思考力/108

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120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132

培养孩子的想像力/145

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160

第三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技能

突破思维定式/174

发散思维/190  

收敛思维/205

系统思维/219

形象思维法/233

辩证思维法/246

逆向思维法/260

试读章节

典型案例

一天,一个年迈的妇女来到林肯的律师事务所,只见她步履蹒跚,满脸皱纹,身上衣衫褴褛。她向林肯哭诉说,她的丈夫是独立战争时期的一名战士,曾为自由和独立南征北战,后来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她靠烈士的抚恤金生活。但是,最近一位发抚恤金的小官却向她索要200美元手续费。而她的抚恤金一共只有400美元。林肯听了,十分气愤,于是马上为她写诉状,向法庭提出了诉讼。

开庭前,林肯却读起了闲书。他借了《华盛顿传》和《革命战争史》,细细地阅读。

在法庭上,林肯追述了美国人民独立战争中的艰难岁月和英勇斗争。他描述了当年的饥饿、流血、牺牲,整个法庭的人在静静地听他演说。他动情地说:“时间过去了50年,1776年的英雄已经长眠于地下,现在他的遗孀要求我们为她主持公道,他现在贫穷无依,来向今天享受着先烈们挣下的自由的人们请求帮助和人道保护。请问,我们是不是该援助她呢?”

全场的人静静地听着,有的人眼中流出了泪水。老人们想起了当年的艰难岁月,法官也深受感动。老妇人很快胜诉,获得了应有的抚恤金。

过了几天,律师事务所的同事们从废纸篓里看到一张林肯写的辩护词,上面写着:“并无合同——不应索取手续费——不合理的勒索——饥饿流血——原告的丈夫——怒斥被告——结尾。”

林肯在这场辩护中,采用了特殊的辩护手法。原告是个烈士遗孀,一个无依无靠的老人,受到了小官僚的勒索。这些境况足以引起人们的同情心。因此,林肯不从法和理上辩护,而是从人情上辩护,他描述了英雄当年的流血牺牲,指出了烈士遗孀的困苦生活,从感情上打动了法官和证人,取得了主动权。林肯没有作长篇累牍的文字准备,而是写了一个简短的提纲,全部辩护都是他的临场发挥,表现了他高超的应变能力和演讲水平。  

专家解析

当头脑在思考一个事物、观念或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联想起别的事物、观念和问题,这就是思维的广阔性。思维广阔的人,能见一而知二,以近而知远,思维较为活跃,容易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思维的广阔性,首先要求在思考问题时,要想得出入意外,想得别出心裁,努力想别人所未想,想众人所不愿想,想俗人所不敢想,想常人所不能想。

富兰克林与朋友喝酒时,一只苍蝇掉进杯中,一会儿就不动了,像被酒精醉死了。把它撩出来,在太阳下,没有多久,一翻身飞走了。一般人看过就算了,富兰克林却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想到了生与死的转化,想到了人的生命也可能保存。当时许多人都嘲笑他的异想天开,但后来他的许多想法都变成了现实。强有力的联想能力,包括邻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有助于由此及彼、扩大思路、触类旁通。增强思维的广阔性,必须加强学习,努力优化知识结构,从而使分析问题具有丰富的背景,观察事物具有宽广的视野。

另一方面,提倡思维的广阔性,就是要求注重思维的发散,注重思维的辐射。它就像一个万向喷头,从一个基点出发,朝各个不同的方向作立体式喷洒,以广为务,以量取胜,旨在量中求质。第一,可以以事物的功能为半径辐射。事物的主要功能只是主要功能,决不是唯一功能,多种多样的事物属性联系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通过深入了解事物的不同属性,就能发现事物不可胜数的功能。第二,可以以方法途径为半径聚合。像聚焦镜将阳光聚合在一起一样,聚合思维可以综合各种各样的信息,然后从中找到一个最好的方法,用以解决同一个问题。发散从一个点出发,走向四面八方,追求最广;聚合由四面八方汇合,聚集到一个点上,追求多渠道。第三,可以以事物门类为半径辐射。要把握门类并向多向发散,以求通观全局,避免片面性,方法还是辐射思维。

思维的广阔性很重要,通过联想可以使人展开思维翅膀,时不分古今,地不分南北,类不分彼此,只要想得到,统统进入思维领域。由此必然获取大量的思维素材,思维就活起来了。因此,一定要训练孩子思维的广阔性。而批判是思维的切入点,可以通过批判透视出事物的短处与缺陷。而完善孩子思维的广阔性,则需要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思考,以其在最大的范围内达到最佳效果。

常见误区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善于从全局出发,从事物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但又不遗漏事物主要细节的思维品质。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对于我们正确的思维是很重要的。目前,在培养孩子思维广阔性的过程中常见误区如下:

1.视野不够开阔

有些家长因工作的繁忙,使孩子长期不参加社会活动,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导致感知的范围窄,观察力及注意力较差。他只会被那些显眼的但并非本质的特性所吸引,且保持注意的时间短,易疲劳,易分散,注意范围比一般人窄;缺乏逻辑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感知的范围窄,眼界不开阔,以致思维活动缺乏目的性与灵活性。

2.目光短浅,看问题过于片面

思维的狭隘性与思维的广阔性是相反的。所谓思维的狭隘性是指一个人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生活而导致的思维局限性及思维堵塞的现象。思维狭隘的人,思维僵化,目光短浅,看问题往往较片面。

3.思路狭窄,难于突破思维定式

当一个人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生活过长时间后,他会渐渐地习惯周围的人和事,思维就会慢慢地沉沦于一种固定的模式。他不会经常性地回忆起过去,更不会去思考、规划自己的未来,思维停滞在那一点那一个范围之内,“安安静静”地生活着,时而亦自得其乐,慢慢地就沦为平庸。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一切习惯的事都可以认为是正常的,无论多么的别扭,多么不合情理。“生命若开始知足,本身亦是一场浪费”。所以这种现象是人们的悲哀。

若想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在于个人,作为一个立足于社会之中的独立个体,要有自己的原则,要有自己的规范打算,不能只沉溺于现有的一点点安逸之中,要时常告诫自己不要陷入狭隘的思维之中,要常常地想想自己的未来,不使自己朦胧地活于碌碌无为之中。

P2-8

序言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累积,需要的是强大的知识汲取力。因为,时代变迁的加速化,使得知识的过时也在加速。许多我们自认为是新的知识也许是时代早已抛弃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何跟上时代的节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激烈的社会竞争和自我实现的驱动,使得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孩子对自身的定位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的推动是对传统理念根本性的颠覆。成才和成功不在于知识的累积,而在于汲取新知识的方式和方法。而且当你真正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是在塑造一种能力,是在培养一种素质的时候,那么你对自己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这个认识是使每个孩子梦想成真的条件。

《走进哈佛系列》就是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帮助众多的父母和孩子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设计聪明孩子的人生”为宗旨,把当今最令父母、孩子无从着手的能力和素质化为具体的点,一点一点来培养。同时,把这些点用线穿起来,组成一个面,成为一个系统和体系,结合中国孩子和父母的实际需要将丛书编为四个分册:《成就孩子一生的思维力》《成就孩子一生的意志力》《成就孩子一生的创造力》《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我们知道,每一个思想都蕴涵着深刻的理念和智慧,每一个思想都会推动人类走向新的高度。本套丛书力求深入浅出,内容兼收并蓄,中西合璧,为望子成龙的父母和自我实现的孩子提供助力和方法。

一个人的提高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重要的是思维力、创造力和意志力的提升。因为这些方面的提升是根本的。学习的过程表面看是知识的累积,其实质是思维的优化、创造的火花、意志的不屈。一个人如果在这三个方面都达到一个高点,那卓越的能力、完美的人生会变得很容易。可以说,《走进哈佛系列》丛书在这方面做了专家级的指导和训练,使孩子的人生不再步履蹒跚、曲折迂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就孩子一生的思维力/走进哈佛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晓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25684
开本 32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04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