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注疏集”是我国学界研究尼采的哲学学者和德语文学学者通力合作的结果,本书为“尼采注疏集”之一,它收录了尼采的全部著作,以KSA版为底本,并采用了KSA版的校勘性注释和波恩大学德语古典文学教授的“笺注本尼采著作全集”(共十卷)中的解释性注释;本书还选编了尼采重要的早期文稿(含讲稿和放弃了的写作计划的残稿)、晚期遗稿和书信辑要,并选择了精采的文本解读专著或研究性论著/文集。
图书 | 尼采与古典传统(尼采注疏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尼采注疏集”是我国学界研究尼采的哲学学者和德语文学学者通力合作的结果,本书为“尼采注疏集”之一,它收录了尼采的全部著作,以KSA版为底本,并采用了KSA版的校勘性注释和波恩大学德语古典文学教授的“笺注本尼采著作全集”(共十卷)中的解释性注释;本书还选编了尼采重要的早期文稿(含讲稿和放弃了的写作计划的残稿)、晚期遗稿和书信辑要,并选择了精采的文本解读专著或研究性论著/文集。 目录 “尼采注疏集”出版说明(刘小枫) 中泽本说明 尼采著作简写表 导言(奥弗洛赫蒂) 劳伊德-琼斯——尼采与古代世界研究 黑尔姆——尼采和奥古斯丁思想中的柏拉图 温格勒——尼采和阿奎那思想中的亚里士多德 比瑟——《地狱》和《炼狱》之间:尼采与但丁的结构比较 黑斯特——悲剧的结构与绘画艺术 万伯格——古希腊和法国古典主义对尼采悲剧观的影响 黑勒——尼采与伏尔泰及卢梭的关系 奥弗洛赫——哈曼的《苏格拉底回忆录》与尼采《悲剧的诞生》中的苏格拉底 施莱希塔——尼采著作中的德国“古典主义者”歌德 瑞德尔——不情愿的门徒:尼采与席勒 鲍默——尼采与狄俄尼索斯传统 弗瑞泽——尼采、拜伦与古典传统 吉尔曼——模仿与对观:海涅、尼采和古典世界 博尔比——尼采与拉丁世纪末 考夫曼——尼采与悲剧之死:一个批评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尼采与古典传统(尼采注疏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奥弗洛赫蒂 |
译者 | 田立年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5249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8-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16.4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6-564号 |
版权提供者 |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