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卷残云/解放战争全记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解放战争全记录”丛书之一,它主要讲述了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渡长江,席卷东南、西北、中南、西南,解放全国大陆的辉煌历程。本书大致采取纪实文学的笔法,注重反映每一重大事件的背景和细节,对主要人物的特点和军事艺术有恰如其分的描述,它是一部信史,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要求把真实性与文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内容推荐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全面但又重点突出地反映解放战争的辉煌战斗历程。既重点反映交战双方统帅部的战略指导,又反映地区和各级指挥员的指挥艺术,还反映广大战斗员的英勇事迹及人民群众对战争的大力支援。

目录

前言

第1章 北平和谈

 1.老蒋后院起火,美国白宫策划换马,南京政府被迫“改弦易辙”,李宗仁提出“五项和平主张”

 2.毛泽东开列和平谈判八项条件,中共中央电告斯大林,中国革命目前已胜利在握,不必再用迂回战术

 3.蒋介石退居幕后,李宗仁走上前台,李宗仁向毛泽东发出呼吁和谈的电报,幻想“划江而治”,实行“南北朝”

 4.李宗仁发动和平攻势,叶剑英向“南京人民和平代表团”反复说明:“中共方面的确不反对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关键在于能否获得真正的和平?”

 5.双清别墅的新主人共同策划着不流血的战争,毛泽东说:“打嘴皮子仗,还是恩来挂帅,再加上中央其他几位同志,

我们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啊。”

 6.“和平将军”张治中飞抵北平,周恩来质问:“你既然来北平是为了和平解决两党问题的,为什么在事前,你还要亲

到奉化向战犯头子请示呢?”

 7.周恩来、张治中唇枪舌剑,刘斐问毛泽东:“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乎和?”毛泽东立即说:“平和、平和,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和为贵’,只要和了就行。”

 8.蒋介石看到《和平协定》后,拍桌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和谈破裂,毛泽东、周恩来仗义留人

第2章 底定东南

 9.毛泽东对邓小平说:渡江战役就交给你们指挥了,邓小平拟定《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10.周恩来嘱托:“毛主席今晚不睡觉了,等待你们渡江成功的好消息。”百万雄师跨天堑,红旗插上“总统府”

 11.郎广围歼战,直取杭州,切断浙赣线

 12.蒋介石的看家老人流着泪说:“你们是真正的正义之师,仁义之师”

 13.上海之战,瓷器店里打老鼠,既把老鼠打死,又不损坏瓷器

 14.毛泽东命叶飞提早人闽,蒋介石飞福州严令死守

 15.取漳州,夺厦门,汤恩伯在厦门港海滩上向军舰呼叫:“立即放小艇来,要快,要快,不然我就要被共军俘虏了。”

血战金门,解放战争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

第3章 横扫西北

 16.大厦将倾,蒋介石寄望胡、马西北撑残局,调兵遣将,华北两个兵团西渡人陕

 17.胡马联合,同床异梦,钳马打胡,歼灭胡宗南4个军

 18.钳胡打马,陇东追击,“二马”平凉会战计划成泡影

 19.马家军困兽犹斗,彭德怀正中下怀。营盘岭上红旗七落七升,豆家山攻坚血战七小时。遍地英雄下夕烟,青马主力葬

身火海。天翻地覆慨而慷——兰州解放了

 20.双管齐下,一兵团进军青海。强渡黄河,轻骑六百下西宁

 21.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22.进军河西走廊,翻越风雪祁连山。不破楼兰终不还

 23.和平的前奏——新疆军政上层人士酝酿和平。千钧一发,陶峙岳“单刀赴会”。关键时刻,邓力群秘密飞抵迪化。

西出阳关,彭德怀挥师进疆

第4章 挺进中南

 24.中共“五大领袖”给四野特殊的礼遇。毛泽东说:我们三路大军就要浩浩荡荡下江南了,声势大得很,气魄大得很

 25.林彪——战争造就的“天才”。率领8万大军担负解放并经营中南六省任务前,他竟若无其事地宣称:长江以南不可

能有巨大规模的战争

 26.白崇禧——“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他在汉口声称:“即万一武汉不保,也可退守湖南和两广,拥有

西南半壁,维持一个时期.”

 27.萧劲光先行一步。先遣兵团40天前进1300公里,胜利完成配合二野、三野渡江作战任务

 28.四野主力挥师南进。顺手牵羊,解放安阳、新乡

 29.先遣兵团在汉浔间渡江,攻占华中重镇武汉。张轸在金口举义旗,代号“5555”

 30.宜沙、湘赣摆龙门,宋希濂、白崇禧溜之乎也。毛泽东向林彪电授锦囊妙计:白匪本钱小,极机灵,我应采取远距

离包围迂回方法,方能占据主动

 31.湘江两岸风急云涌。程潜、陈明仁通电起义。毛泽东复电祝贺

 32.血战青树坪,四野南下以来最惨烈的一仗。“虎将”钟伟战后检讨:“犯了麻痹轻敌的错误。”一向善于总结经验

教训的林彪这一次却沉默起来

 33.兵发三路:西路军首先在湘西打响,东路军直指粤北,中路军突破湘南第一道防线。白崇禧布疑阵,林彪判断“目

前敌之企图不是撤退,而是与我决战”

 34.“丁大胆”率第135师歪打正着,直插白部防御中枢。祁北围歼,桂军四个主力师被歼灭

 35.飞兵广州,陈赓兵团过广州而不入。两广纵队凯旋返粤,林平用狗肉宴款待阔别三载的老战友。四野战士自豪地说:

真巧,去年10月14日我们解放了锦州,今年10月14日我们又解放了广州

 36.阳江围歼战。陈赓亲自下厨做了一盘红烧鱼以庆祝胜利。林彪致电表扬第4兵团“穷追猛打的精神”

 37.蒋介石要当“总统”,李宗仁只好飞到美国了事。白崇禧退守广西,拼凑起20多万人的武装。林彪率四野前指移往湖

南衡阳五桂岭——不久前还是白崇禧的指挥所

 38.萧克是四野前指里最忙碌的人。谭政不忘在关键时刻对部队进行政治思想动员。智取博白,活捉张淦

 39.钦州、小董圩地区围歼战。追歼逃敌,红旗插上镇南关。林彪凯旋返长沙,白崇禧兵败飞台湾

 40.毛泽东在莫斯科关注南国战事。林彪脑中的车轱辘围着“金门失利”不停地转起来。冯白驹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广州会议确定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

 41.血染琼州海峡。邓华坐镇雷州半岛,韩先楚、李作鹏挥师渡海。毛泽东称赞:“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英勇战绩,

应予学习和表扬。”

 42.红旗插上天涯海角。四野将士们面对大海会心地笑了。在中南海的毛泽东也开心地笑了

第5章 席卷西南

 43.盘马弯弓欲西行。邓小平告诉他的部下说:“西南是蒋介石在大陆最后的立足之地,我们绝不能让蒋介石蹲在大陆。”

 44.蒋介石做“割据西南的梦”。毛泽东和刘邓巧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45.撕破“川鄂黔防线”。陈锡联兵团直趋川东,宋希濂部一溃千里。杨勇兵团出敌不意,兵临贵阳

 46.乌江岸边,钟彬欲走仍被捉。大渡河畔,宋希濂走投无路当俘虏

 47.刘邓主力直指“陪都”。贺龙率第18兵团高奏进军四川三部曲:突而不破、追而不歼、兼程追击

 48.刘伯承、邓小平发布“四项忠告”。卢汉易帜,五华山升起鲜艳的红旗

 49.彭县起义,川康变色。邓小平说:西南作战取得辉煌胜利,卢汉、刘文辉、邓锡侯、彭文华诸将军的起义,“起了

良好的配合作用”

 50.蒋介石亲临成都,做足“川西决战”的表面文章。成都会战,胡宗南30万大军灰飞烟灭

 51.汤尧漏网,率部“讨伐”卢汉。第4兵团半个月前进千公里,活捉汤尧

 52.西南最后一战。邓小平说:解决西昌问题一定要快,彻底打破蒋介石在大陆的一切梦想。

 53.毛泽东赋予西南局和西南军区新的使命:“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张国华、谭冠三率第18军奉命进藏,中国

大陆全获解放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第61师进入伪省政府时,伪省政府民政科长立即出来迎接。师首长们即向其询问省政府情况,民政科长报告说:除省府、警备司令部及各机关首脑人物逃跑外,其余各政府机关职员等候向解放军清册移交。首长即令那个科长通知各有关方面来接受任务。片刻后,伪省府秘书长、伪参议长、伪警察局长、伪商会会长等一帮人先后来到。首长们即向他们交代了几项任务:各机关、各部门解除武装后,继续协助解放军维持好社会秩序;迅速报告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各类仓库位置,帮助有秩序地接管;规定了人民币与银圆的比价及使用方法;每日为解放军筹措粮草数量若干等。他们表示遵令执行。

第21军解放杭州的同时,二野已进入浙西山区,直插浙赣线;三野主力已在苏浙皖边会合,围住了国民党南逃溃军30余万,郎(溪)广(德)战役正在进行。许多漏网之敌,纷纷麇集杭州。

此时盘踞上海的汤恩伯,尚不知道杭州已经解放,仍天天从上海向杭州发列车,运送国民党士兵、政治官员、军政要人及其家属。5月3日晚10时,杭州解放后汤恩伯发来的第一列火车,在一个连的护卫下开进了艮山车站。国民党兵刚下车,即被我军缴了械。敌连长尚不知杭州已解放,高叫道:“我们是交警总队的,我是连长,请不要误会。”战士们风趣地说:“连长先生,国民党部队必须投降缴械,我们是不会误会的。”后来的几天,火车开到哪里得知杭州解放了,就停到哪里,于是“乘客”作鸟兽散,大多窜人杭州。一时间,杭州市内的国民党散兵游勇达万余人。他们趁第21军刚进城,无暇顾及之机,四处扰乱,抢劫市民财产。还有一些地痞流氓也趁火打劫。因此,杭州刚解放时,秩序甚是混乱。

5月3日晚饭后,第61师第181团组织干事薛克扬来到守卫东南日报社的第一连驻地时,连干部报告说:“薛队长,报社社长让省委来的人抓走了。”

薛克扬一听,吓得头上直冒冷汗。自“皖南事变”后,浙江省委即遭破坏,省委书记刘英壮烈牺牲,此后再未重建省委。这些情况薛克扬是知道的,就对第一连的干部们讲了。

连干部一听,知道上当了,连长和指导员立即带了一个排出去找社长。直到晚上8时左右,才把东南日报社社长找回来。经查,原来所谓的“省委”是一伙地痞流氓。他们劫持社长,是想从报社捞一笔钱。后来,第61师把几名主犯拘押起来,离开杭州时交给了军管会。

5月4日晚上,有一伙自称“司令”、“指挥”、“支队长”的头目们联合起来要见军管会的领导面谈。第61师胡炜师长、叶泰清副师长、李清泉主任召见了他们。这伙人一见面就都为自己辩解他们组织的“合法性”,对第21军收缴他们的武器不满。有的质问21军为什么随便就收了“自己人”的枪;有的油腔滑调地摆出一副老资格的样子;有的则尽说些奉承言辞。

胡炜甚觉好笑,严肃地说:蒋介石已经彻底完蛋了,如果有人想趁火打劫,乘混乱发财,解放军是绝不允许的。你们组织的这个军那个军都是不合法的,我们是不承认的。希望你们放聪明一点,不要违抗我们的命令,交出你们的武器和物资来,否则后果将由你们自己承担!但有一条可以告诉大家,凡是真心实意想为解放军、为人民办点事的,我们是非常欢迎的。一席话讲完,只见那些所谓的“司令”、“指挥”们一个个耷拉下了脑袋,不少人灰溜溜地走了。

后来查明,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些流氓投机分子,有的还是国民党特务。经过两三天工作,第21军解除了大约2000多这类人的武装,对维护杭州解放之初的社会治安起了很大的作用。

渡江战役前夕,第21军即反复地进行了人城政策和人城纪律的教育。一些连队开始未找到公房,便在街上露宿。第182团第三连露宿地附近的百姓,早晨看到部队露宿街头,纷纷把战士往自己家里拉,一位老年人感动得流着眼泪说:“从晚清到民国的兵我都见过,从未见过像你们这么好的队伍。”第183团第三连看守保护点中有一个食品仓库,室内有很多零散的香烟、饼干、咸鸭蛋,但干部、战士没有一个人去动,直到原样地交给第23军的接防部队。

刚人城,币值未明确前,部队不到市场上买东西,吃饭时仅有一点咸菜,有的单位甚至以盐水拌饭。币值明确后,战士们用渡江后发的几块钱,两个三个一组到商店买东西。他们选购的大多是钢笔、铅笔、小本子和书籍,有的干部为准备解放全浙江,到处打听哪里能买到浙江省的地图。当时一些商店职工中传出了这样的话:“国民党军队抢购吃、穿、用,解放军战士买纸、笔、书。”杭州称“天堂”,主要是杭州有个西子湖,但是第21军干部、战士大都没有来得及游览一下西湖;军、师首长也只是在检查部队执行任务情况路过湖区时,远看了一下那被苏东坡赞不绝口淡浓相宜的西子湖。

在第61师向杭州市区攻击前进的同时,第62师根据军的命令,决定由第185团担任第一梯队,以最快的速度攻下钱塘江大桥。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形象描述了钱塘江江潮的壮丽气势。横跨钱塘江的钱塘江大桥,联结着沪杭、浙赣两条铁路,长1322米,连引桥共长1453米,16孔,于1937年9月建成,是我国最早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是华东南北交通的战略枢纽。

渡江战役前,何应钦奉蒋介石之命,亲飞杭州,在平湖秋月励志社召集国民党浙江省主席周岩、杭州市市长俞济民等人召开了一个秘密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在浙江组织起一道“坚强”防线,以阻止解放军南下。何应钦在会议最后决定中宣布:“在共军逼近杭州之前一定要把钱塘江大桥炸毁,请周、俞二位务必坚决执行。”为了万无一失,他还专门把浙赣铁路局局长侯家源叫到玉皇山,研究炸桥问题。

担任主攻大桥任务的第185团第二营营长蔚锦茂向全营做了简短有力的战斗动员,命令部队放下背包,只携带武器弹药轻装向钱塘江大桥疾进。在距大桥只有二公里时,部队编成战斗队形展开了。主攻连第五连沿江边公路前进,直插钱塘江大桥。当第五连前进到六和塔附近时,突然遭到了六和塔和之江大学守敌密集火力的阻击。第五连当即以部分兵力正面佯攻,连主力从侧面一举拿下了六和塔,控制了这个可以俯瞰大桥全貌的制高点。并在营火力的支援和第四连的配合下,一鼓作气拿下了北桥头堡,切断了敌人南逃的通道。至此,第二营完全控制了大桥北端,切断了敌人南逃的通道。

随后,第四、五连立即向桥南之敌发起进攻,同时第六连在六和塔以北无名高地构筑工事,阻止杭州市区的敌人南逃。第四、五连向桥南进攻,桥南守敌眼看守不住了,便把一捆捆放在桥面上的炸药点燃了。随后桥上便传来几声沉闷的爆炸声,浓浓烟尘笼罩了桥面。第二营指战员以为大桥被炸断了,一个个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然而烟尘散去后,他们发现大桥仍巍然屹立着,只有一小段铁路和公路桥上的木板桥面稍有损坏。第二营指战员高兴极了,提着的心终于放下,并迅速冲上去,抢占了钱塘江大桥。(P94-97)

序言

1999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2周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全国解放战争胜利50周年,这都是值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热烈庆祝的日子。

全国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推翻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这场战争同以往历次革命战争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它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同以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反革命力量,在十年内战、八年抗战之后进行的最后决战。其成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要么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要么使中国继续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这一特点决定了这是一场很复杂、很激烈、很艰苦的战争。

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出人,美国出钱出枪出军事顾问帮助蒋介石发动了一场反革命内战。因此,人民解放军面临的主要作战对象和作战任务,不但要打败数百万国民党军队,而且要随时准备粉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帝国主义可能的直接武装干涉。

它是一场大规模的正规战争。四年中,人民解放军共进行了130多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战场之广阔,作战形式之复杂多样,战役战斗之频繁激烈,以及作战双方投入人力、物力之巨大,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它是一场空前广泛而深入的人民战争。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不仅决定了人民解放军具有无坚不摧的英勇气概,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拥护和支持,使国民党反动派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解放军经过历时四年的艰苦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800余万人;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人民解放军也得到空前发展,总兵力达到550万人;解放了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西沙、中沙、东沙、南沙及香港、澳门等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在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凯歌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诞生。

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经过2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彻底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一伟大事变,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全国解放战争之所以在短短的四年中就能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有其深刻的原因:

一是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指导。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锻炼的人民解放军统帅部——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指导战争的经验,形成了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它自始至终指导着全国解放战争,是贏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同时,为适应解放战争的新形势,毛泽东主席又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战术,使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永远是我军建设和作战的理论指南。

二是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英勇奋斗的结果。人民解放军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军队。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使其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严格的纪律和良好的内外部关系,具有无坚不摧的战斗力。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付出了重大代价,共损失152万人,其中牺牲26万余人;涌现出了王克勤、董存瑞、梁士英等一大批英雄人物和“临汾旅”、“济南第一团”、“塔山英雄团”等一大批英雄集体,并且培养了一大批能驾驭战争、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全军指战员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结果。

三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经过土地改革后的解放区人民,高度发扬了生产和支前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战争中,仅农民、工人、学生志愿参军的人数就达200万之多,仅三大战役中支前的民工就达800万之多。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最广泛地联合在一起,形成了反美反蒋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全国各族人民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军又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统率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我军忠实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多次胜利地进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用青春和热血,保卫了祖国的领土、领空、领海的安全和海洋权益,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进行抗美援朝、援越抗法、援越抗美等斗争,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有力地维护了亚洲及世界和平。我军在胜利完成保卫祖国任务的同时,还不避艰险,勇挑重担,为建设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军队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大力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在人民群众遇到洪水、地震、风暴、大火等严重灾害的时候,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赴汤蹈火,奋勇当先,哪里有灾情,就出现在哪里,全力抢救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深情爱戴与赞颂。

72年的历史证明,我军始终以对革命事业的耿耿丹心,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赤诚,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经受住了苦与乐、得与失的考验,历尽艰难,百炼成钢,成为举世无双的英雄之师、胜利之师、文明之师。回顾我军72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二是我军永远是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的军队,不愧为中国人民革命的中流砥柱,不愧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不愧为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不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

在纪念建军72周年和建国50周年的时候,军事科学院长期从事解放战争史研究的同志组织编写、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五卷本《解放战争全记录》丛书,可喜可贺。我作为解放战争的亲历者,读后倍感亲切,相信它对于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定会大有裨益。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世纪之交,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流,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中国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十五大全面制定了中国迈向新世纪的行动纲领,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国政府已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已经进驻香港,澳门即将回归,台湾也必将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我军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我军要肩负起神圣使命,就必须高举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伟大旗帜,坚决贯彻执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国际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世界军事领域带来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军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定不移地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大力推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努力掌握打贏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本领,全面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腾飞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成武同志,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福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理总参谋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后记

伟大的战略决战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又进行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进军,如秋风扫落叶,扫千军如卷席。从1949年4月至1950年6月,人民解放军共进行了25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3个军政长官公署、8个绥靖公署、2个警备总部、20个兵团部、98个军部、368个整师,计310余万人’其中毙、俘184万余人,接受起义、投诚和改编126万余人’毙俘师以上军官676名;解放了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共16个省,并争取了绥远、新疆、云南、西康等省的和平解放,1951年又和平解放西藏,全国领土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西沙、东沙、中沙、南沙及香港、澳门等岛屿外均告解放。在胜利进军的凯歌声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人民政权。它向世界宣告:饱受屈辱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此以崭新的面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三位党史、军史研究工作者一起编写了这本《风卷残云》一书,反映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底定东南、横扫西北、挺进中南、席卷西南、解放全国大陆的辉煌历程。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大量文件、电报等文献资料,阅读了反映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林彪的传记、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反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及其所属部队的军史、战史和相关历史资料,给我们以极大的鞭策、鼓舞和帮助。为忠实于历史,我们参考使用了现有的多方面的资料,吸取了不少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老同志亲身经历的回忆。可以说,没有这些’我们是不可能完成此书的。在此,谨向有关作者及为本书编写提供方便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军资料纷繁复杂,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尚未取得一致,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缺陷乃至错误在所难免。恳请亲历其事的老同志和有关专家指教,并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著者

1999年4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卷残云/解放战争全记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铁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45301
开本 32开
页数 62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506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6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7.4
丛书名
印张 2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8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