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瓶中之水(林白中篇小说代表作)/新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林白,武汉文学院专业作家。1994年发表出版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因以独特的女性话语,大胆、深刻和细致地表现了女性心理,在文学界和读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认为是“个人化写作”和“女性写作”的重要代表人物。本书是她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品集。

内容推荐

回廊之椅、瓶中之水、子弹穿过苹果、飘散、我要你为人所知、晚安,舅舅、致命的飞翔、北流往事、米缸、同心爱者不能分手……本书收录了林白的十部中篇小说。她以独特的女性话语,大胆、深刻和细致地表现了女性心理。

目录

自序

回廊之椅

瓶中之水

子弹穿过苹果

飘散

我要你为人所知

晚安,舅舅

致命的飞翔

北流往事

米缸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林白中篇小说总目

试读章节

我看到过一张朱凉年轻时的照片,那是一张全身坐像,黑白两色,明暗分明,立体感强。照片中的女人穿着四十年代流行于上海的开衩至腿的旗袍,腰身婀娜,面容明艳。这明艳像一束永恒的光,自顶至踵笼罩着朱凉的青春岁月,她光彩照人地坐在她的照片中,穿越半个世纪的时光向我凝视。

这张四寸的照片被放在一个象骨相框里,相框的风格简洁明快,与照片相得益彰,只是相片已经黄旧,而相框还很新,房间的主人说:这相框不是她的。

她的声音充满了无限的怀旧和眷恋之意,就像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怀念他年轻时代铭心刻骨的爱情,这爱情是如此美好又如此富于悲剧性,使人至死不忘。

这是一个叫水磨的地方,六十年代曾经出过一位非凡的美人,她的倩影被印在大大小小的图片上,成为万众珍藏的偶像。这位美入主演过两部美丽的电影,得到总理接见,出访过一个文明古国,极尽绚丽与辉煌。后来美人遭受劫难含辱身亡,成为一个悲剧常年飘荡在水磨。

在水磨,五十岁以上曾经目睹过朱凉芳容的人无不认为,朱京的美艳在那位女演员之上,朱凉是十个手指,那女演员只是一个手指。这是一个人的原话,说这话的人就是阁楼上的女人,这个形容肯定是言过其实了。

水磨与我的家乡在同一纬度上,在地图上看都靠近二十三度,所不同的是,我家乡的河水清澈见底,而水磨,它的河水永远被深红色的泥水所充满,它的河激情澎湃直抵越南,它的河就是湄公河。

这是一条我从小就深感诱惑的河,河边的高岸正是水磨,我作为一个过路人到达了那里。

我到达水磨的季节是秋季,确切地说,是十月二十三日。我对时间的感觉本来十分含糊,但我从二十岁起敦促自己每天记日记,把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记录下来,这样,我二十岁以后所经历的事就不完全是模棱两可的,它们被凝固成文字,蛰伏在我的本子里。

十月二十三日中午细雨蒙蒙,天色像黄昏,气温像深秋,我穿着一件毛背心还冷得发抖,我想除了在此停留到气温回升别无他法。我贴着接近大路的低矮房屋走向水磨,在房屋与房屋之间的空隙中,我不时听见河水急速流动的喧哗声,我忍不住好奇地穿过两房之间的窄道,看到河中央耸立着几块巨大的红色石头,浑浊的红水从巨石上撞击而过,在对岸的山腰上方聚集,而在我的右首,一棵木瓜树高而直,颈脖上大大小小几十只木瓜层层绕着,凛然不可侵犯地在细雨中闪耀着青色的光泽。

这使我心有所动。

水磨有一种奇怪的菜叫四棱豆,质地像我家乡的杨桃,只是截面不是五角而是四角形,大小长短像一根略长的手指。我在一家小饭馆里吃了这奇怪的四棱豆炒酸菜,味道极好,吃得兴犹未尽,出了饭馆的门就东张西望,这样我就看到了那所庞大的宅园。

章孟达建于四十年代的宅园即使到了九十年代,也仍然称得上雍容大方、气度不凡、品格典雅。我站在大天井里向四面的楼台仰望,朱红色的楼廊三层四叠,有一种幽深、干净、拒人千里的感觉。我十分奇怪这里怎么会空无一人,虽然天色昏暗,但实际上才下午三四点,进门时我仿佛看到一块什么盐矿办公室的牌子,我想这里也许会有值班的人。

我从多个楼梯口中的一个往上走,我的脚踏在坚硬的楼梯板上,发出很轻却异样的声音。楼梯的靠墙的一面有一些木门,我猜想这是一条幽深隐秘、机关暗伏的地道的进口。我走上二楼。沿着环廊走了一圈,每个房间都上了锁,四周空无一人,这种确认使我顷刻感到四周异样的寂静。这种寂静是物质的,就像四堵灰色的墙,既厚又冰冷,不透风。

独自一个人,一个年轻女人置身于一座空无一人的大宅园,如果这只是一个电影镜头,出现在人头攒动的放映场里,也足以让我紧张得屏息凝神。当时我站在章宅空无一人的二楼回廊上,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无边的寂静笼罩着我,使我魂飞魄散。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所宅园里肯定有人,正因为觉得有人才感到害怕,我想那人也许正在某个隐秘的窗口窥视我。有人窥视这个想象刺激着我继续往上走。

我往三楼走,一步都不敢停,因为一停下来就再也没有勇气、也没有力气走了,我已经被自己的想象吓得全身发软。

我走上三楼,一眼就看到了那只放在廊椅上的茶杯。

廊椅与楼廊的栏杆连在一起,栏杆就是椅子的靠背,这种廊椅我是第一次看见,它那种不可移动、一物两用、外形怪异、违反常规的特性我是后来才领悟到的。我首先看到那只青瓷茶杯孤零零地在暗红色的廊椅上,一只杯盖斜盖着,我闪电般地想到这里有人!与此同时我控制不住惊恐,尖叫了一声,我的声音在曲折的楼廊上乱撞一气,然后迅速消失在这机关暗伏的宅楼里。寂静重新虎视眈眈。我在三楼飞快地走了一圈,边走边喊:这里有人吗?我打算用自己的声音来壮胆,结果我听见这声音像一个患了哮喘症的老女人的声音,这使我越发胆战心惊。

三楼还是没有人。

没有人但是有一只茶杯放在廊椅上。我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推动着往四楼走。

四楼很奇怪地笼罩在一片温和的薄光中,楼底的阴冷诡秘奇怪地消失了,这使我安静下来,我想到今天可能是星期天(事实上确实就是星期天),而星期天是一个平凡的字眼,它像一个熟人迎面向我走来,使我感到某种安全。

我打算绕廊一周,但我突然看见对面楼廊的一个房间毫不掩饰地敞着门。P1-4

序言

在我眼中,中篇小说是一种十分模糊的文体,没有人告诉过我,中篇小说到底是怎样的。它应该在胸前戴上一朵大红花吗,还是不戴?它应该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它应该穿运动衫或是中式旗袍?如果它得了小儿麻痹症,那又该如何是好,万一它长了六根手指头呢?这麻烦就大了。

它暧昧,面目不清。从来就有短篇和长篇,中篇却是从地里冒出来的,时间不长,身上的泥还没有抖干净。

相比短篇,我更喜欢中篇。

短篇小说据说特别讲究技巧,而我对技巧多有不适,我宁可喜欢这种面目不清的东西。唯其面目不清,我才方便浑水摸鱼。有泥土多好啊,有地气。听说外国是没有中篇小说的,中篇是我国特色,这就让我更高兴了。

写短篇使我精神紧张,它这样短,再怎样挣扎也逃不过那些刁钻的眼睛。它就像一尾鱼,一头撞上了別人的网,它死定了。中篇也是要讲究的,但它的讲究不是一种外在的技巧,而是在内部的,在内部跟你一起生长。你生长着,放松、舒展,它是容易渗透你的气息的,它不是一件玩意儿,而有可能是你的一部分。

一九八七年冬我开始写作我的第一部中篇《去年冬季在街上》,我感到了一种新的经验。文字和感觉都是贴着身体的,它好像疏通了我的毛孔,空气是流动的,身体松弛却不松懈。有一种力,它不是悬在头顶的,那像一把剑。而中篇的力是在身体里面。是肌肉弹性的一部分。写完之后我感到舒服,这种中篇的写作,对我是滋养的,我以为。

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三年六年间,我发表了十个中篇小说。一九九三年,我开始写作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那以后,我就很少写作中篇了。毫无疑问,长篇小说是一种更适合我的文体,它使我更松弛,更舒展,它的质地与我的身体更吻合。

到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中篇小说,我仍然是不知道的。我不知道中篇小说有什么特征,需要怎样特殊的技巧,又有何等不同的妙处。我一概不知。如果一定要回答,我只知道中篇的长短是在短篇和长篇之间,比短篇长而又比长篇短的小说就叫做中篇小说吧,大概。

到现在,我认为我写作的中篇小说一共有十四篇,这里收入了十篇,差不多都在这里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瓶中之水(林白中篇小说代表作)/新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31308
开本 32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