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在对全世界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俄国文学中,他的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也最高。《复活》对沙皇专制制度和贵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做了无情的批判,暴露了俄国国家机器反人民的本质,揭露了俄国官办教会的欺骗性,否定了整个俄国的反动统治,这也是《复活》的基本思想。它以深刻的描写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空前的成就使它登上了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并成为不朽的世界名著。
图书 | 复活(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在对全世界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俄国文学中,他的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也最高。《复活》对沙皇专制制度和贵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做了无情的批判,暴露了俄国国家机器反人民的本质,揭露了俄国官办教会的欺骗性,否定了整个俄国的反动统治,这也是《复活》的基本思想。它以深刻的描写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空前的成就使它登上了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并成为不朽的世界名著。 内容推荐 《复活》是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后期的一部作品。它对俄国社会的揭露和批判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并以主要的篇幅揭露法庭、监狱和政府机关的黑暗以及官吏的昏庸残暴和法律的反动。列宁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说得很中肯:托尔斯泰“在晚期的作品里,对现代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达到“撕下了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是“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作品”的“天才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他是狂热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等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即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 试读章节 尽管好几十万人通过各种手段竭力糟蹋他们所聚居的这一小块土地:将石头铺满地面,铲除每一丝植被的痕迹,砍倒树木,驱走鸟兽,让空气中充满因燃烧石脑油和煤炭而产生的烟,但春天还是春天,即便是在城里。 阳光和煦,空气芬芳,在凡是没有被锄尽的地方,小草又长了出来,四处蔓延,不仅在林阴道上形成一条条窄窄的草带,而且在铺路石之间的缝隙里也探出头来。白桦、白杨和野樱桃树纷纷展开它们粘稠、芬芳的叶子,胀裂的新芽也在菩提树上冒了出来;乌鸦、麻雀和鸽子,满怀着春天来临的喜悦,正在筑巢;就连苍蝇也正沿着被阳光照暖的围墙嗡嗡欢唱。植物,鸟雀,昆虫,儿童,全都欢欢喜喜。唯独人,那些成年的男人和女人,却仍然没有停止欺骗和折磨自己跟别人。他们认为神圣和值得思考的,不是这春日的早晨,不是上帝为赐予世间万物欢乐而创造的这个世界的美——这种美使心灵趋向宁静、和谐和爱,而仅仅是他们自己奴役彼此的种种发明。 正因为如此,在政府所在地的监狱办公室里,被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也不是人和众生所享受到的美和欢乐,而是一份通知。该通知是昨天到的,上面有编号和题名,指定在今天即四月的第二十八天上午九时以前,把三个关押在这所监狱里的囚犯,一男两女,送去法院(其中一个女的是要犯,须单独押解送审)。所以现在,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八时,监狱看守长走进了又暗又臭的女监走廊。紧跟在他后面进来的,是一个女看守,长着拳曲花白的头发,脸上一副憔悴的表情。她穿着一件袖口饰有金色花边的短上衣,腰上束着一根蓝边带子。 看守长卡嗒一声开了铁挂锁,打开牢房门,一股比走廊里更难闻的恶臭立即从里面涌了出来。他吆喝道:“玛丝洛娃,去法院了!”随即又关上牢门。 即使是在监狱院子里,微风也多少从田野上带来了一些新鲜爽人的空气。但在监狱走廊里,空气中却充满了伤寒病菌以及污水、腐物和焦油的臭味,不论谁一进来都会觉得难受和沮丧。女看守尽管已经闻惯了这种污浊的空气,却仍免不了有这种感觉。她刚一从外面进入走廊,就立刻觉得浑身乏力,昏昏欲睡。 牢房里传出急匆匆的收拾声、女人的说话声和光脚板的走路声。 “喂,快点儿!”看守长喝道。过了一两分钟光景,一个身材不高、胸部丰满的年轻女人从牢房里出来,向看守长走去。她穿着白色的上衣和裙子,外面套着一件灰色的长囚衣,脚上穿着亚麻长袜和一双囚鞋,头上围着一块白色方巾,下面露出几绺刻意梳在额头上的黑头发。这个女人的脸上带着一种长期坐牢的人才有的苍白,让人想起存放在地窖里的土豆上发出的芽,一双又小又肥的手和从长囚衣的宽大领口里露出来的丰满的脖子有着相同的肤色,但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其中一只稍微有点斜视,却和她脸上的苍白无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挺直身子,让丰满的胸部高高隆起。 她站在走廊里,微微仰起头,直直地盯住看守长的眼睛,一副准备好接受任何命令的样子。p3-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复活(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
译者 | 林森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43586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81 |
版次 | 2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12-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2.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5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5 |
宽 | 150 |
高 | 3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