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吴定初、黄萍主编的《亚历山大:开启希腊化时代》沿着亚历山大人生和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亚历山大,描述了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亚历山大辉煌的一生。
亚历山大(Alexandzos前356~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负盛名的缔造者。亚历山大被誉为西方四大军事伟人,与汉尼拔、凯撒、拿破仑齐名,而且亚历山大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
吴定初、黄萍主编的《亚历山大:开启希腊化时代》为“图说中外名人”系列之一。
《亚历山大:开启希腊化时代》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对引导广大读者沿着科学巨匠的足迹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具有重要帮助。
战乱的希腊地区
在叙述亚历山大的事迹之前,先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这得从他的父亲——菲利浦二世的马其顿帝国开始讲起。在菲利浦二世的励精图治之下,马其顿帝国的势力发展得相当快。亚历山大日后能够成就那么大的事业,就是因为马其顿帝国的根基深厚。
当时的马其顿帝国已经成为希腊地区最强盛的军事国家。菲利浦二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征服南部的希腊城邦,第二个目标是指向东方的波斯帝国。少年时代的亚历山大就被马其顿帝国新兴的气势所感染,之后他就在这个前提之下,成就了更大的事业。
亚历山大诞生于公元前356年。在他的少年时代,希腊地区已经呈现了分崩离析的状况。在上一个世纪,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结束了,斯巴达虽然赢得了胜利,可是元气尽失,欲振乏力,代之而起的几个霸权城邦也非常不稳定,而雅典却在波斯的支援下成了希腊地区最强盛的一个霸权城邦,不但接受波斯的金钱支援以及船只的供给,并且和波斯签订了军事同盟的协定。可是希腊诸邦都互相结为同盟反抗雅典,在经历了两年的战争后,雅典终因孤立无援而宣告屈服,没有多久就衰落了。
这时的希腊地区不但是城邦与城邦相争,而且在城邦内也是内战频仍、政治纷乱、党派林立,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大不如前。在政治上失势的人多半亡命异邦,为了生活不得不充任异邦的佣兵。佣兵的增加使内战的规模更为扩大,这可以说是一连串的恶性循环,使希腊世界的混乱愈陷愈深。
这个时候的希腊有许多人站出来高呼“和平共存”的口号,强调自主独立、地位平等,但是这种和平的口号并不切实际。当时一流的政治家都主张“霸权论”,希望能恢复雅典往日的光荣。他们希望雅典能重新成为希腊城邦的指导者,以维持当时希腊地区的安定与和平。在当时的希腊地区,菲利浦二世的马其顿帝国只不过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区。
各邦为了解决内政的矛盾和混乱,在政治上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共同的敌人,使矛盾指向外敌。当时的希腊经济衰微,对物产丰富的波斯不免有觊觎之意。政客就以美丽的言词发表演说,企图煽动起人民对波斯的敌对意识,这就是流行一时的“东征论”。 曾有政客鼓起如簧之舌,对民众演说道:“你们应该不会忘记波斯战争的惨痛教训吧?那些东方的夷狄们,他们是怎样野蛮地对待我们希腊同胞的?波斯可以说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人,它使我们全体希腊人成为奴隶。攻打波斯实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也许这是祭典演说的一部分,这种说词非常具有煽动性和悲壮感。东征论的心理意识除了政治的目的外,还有着经济掠夺的野心,甚至还隐藏着民族的优越意识。
提倡东征论的伊索克拉德斯出身于富裕之家,专门制造乐器。当时的一些富商大贾最怕发生内乱,因为一旦发生内乱就容易丧失财产。“今天许多人认为我是有钱人,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这种危险比我做了任何坏事还要危险好几倍。”伊索克拉德斯坦白地说出当时一些有钱人的隐忧。
许多无产者都变成无所事事的流浪汉,这些人就成为社会中非常危险的分子,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当时的有产阶级为了预防这批人因不满而发生暴乱,就必须设法把这些人隔离起来。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个解决的方法,伊索克拉德斯的政策就是把这批人移到其他的地方去,既可消除社会上的不安,又能符合有产阶级的利益。
一百年以前波斯人的入侵以及波斯对希腊人民的暴行,早已经时过境迁,但为了政治的需要,便以此为借口准备发动报复战争。这个侵略计划因为已经失去了时效,不能以正面的理由去讨伐波斯,而希腊一般民众的反应也并不热烈。
伊索克拉德斯站在希腊人的立场上处处考虑到希腊人的厉害。当时的马其顿帝国已经非常强盛,伊索克拉德斯希望马其顿能够派兵攻打波斯。以菲利浦当时的实力而言,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伊索克拉德斯对问题的考虑似乎是太过单纯了。他一心只寄希望菲利浦能够出兵,可是却没有想到打败波斯以后,希腊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将是怎么样的一种新关系。
马其顿原来是希腊英雄培拉克烈斯之后,也算是希腊著名的家族,历代的武功都非常卓越。这时的狄摩西尼就认为伊索克拉德斯的想法太过于幼稚,竞把菲利浦二世当作佣兵一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没有想到将来尾大不掉的后果。
菲利浦二世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不但有军事方面的才能,而且也有政治上的才能。狄摩西尼早已洞察到马其顿的菲利浦二世才是将来希腊最大的敌人。后来的历史完全证明了他当初的真知灼见。
P2-4
亚历山大(Alexandzos前356~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负盛名的缔造者。亚历山大被誉为西方四大军事伟人,与汉尼拔、凯撒、拿破仑齐名,而且亚历山大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
亚历山大足智多谋、雄才伟略、骁勇善战,在统治马其顿王国的短短13年中,东征西伐,率领军队驰骋欧亚非大陆,建立起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上游的庞大帝国。
公元前336年夏,亚历山大之父、古代马其顿国王菲利浦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突然遇刺身亡,刚满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被菲利浦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纷纷乘机叛乱或宣布独立。年轻的统帅亚历山大首先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把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畔。然后,亚历山大挥师南下,攻陷底比斯城。
希腊诸城邦望风归顺,纷纷表示臣服,随后雅典也表示臣服。各邦国统一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之下,承认亚历山大为国王和最高统帅。
接着,亚历山大开始远征东方波斯。据说,临出征前,亚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全部分赠他人。当时有位将领迷惑不解地问道:“陛下,您把所有的东西分光,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干脆利落地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这样,亚历山大怀着征服世界的渴望,离开故土,踏上了万里迢迢的征程。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东征之战。他用以开始远征波斯帝国的军队,由步兵3万名、骑兵5000名和战舰160艘组成。波斯帝国却拥有数十万大军,战舰400艘。在伊索斯城,与大流士三世的大军遭遇,首战胜利。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40000人和骑兵7000人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开了与波斯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决定性战斗。亚历山大最终战胜了强劲的对手大流士三世。占领了东方最大的城市、古代东方的文化中心和商业都市巴比伦,并为自己加了一个称号——“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
此后,亚历山大又率兵从巴比伦出发,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波斯帝国的首都苏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帝国建立起来。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经安息(帕提亚)、阿里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格狄亚那。前325年侵入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他还企图征服恒河流域,但是经过多年远途苦战,将士们疲惫不堪。由于印度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之疟疾的传染、毒蛇的伤害,将士们拒绝继续前进,要求回家。亚历山大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于公元前326年7月从印度撤兵。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亡,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的马其顿帝国也随之瓦解。
亚历山大东征历时10年,行程逾万里,灭亡了波斯帝国。在东征过程中,沿途修建了许多新城,有好几座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最著名的是埃及北部沿海的亚历山大城,今天已经发展为埃及最大的海港。亚历山大后建都于巴比伦,部署入侵阿拉伯的计划。但没能完成。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被他的四位将领瓜分,庞大的马其顿帝国就如此败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