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福建漳州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福建省第四纪研究的历史及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福建省漳州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福建漳州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

2.1.2 植被

2.1.3 水系

2.1.4 海湾

 2.2 地貌

 2.3 地质概况

2.3.1 地层

2.3.2 构造

第三章 福建省漳州第四纪地层

 3.1 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原则

3.1.1 沉积相

3.1.2 新老地层的接触关系

3.1.3 海进海退沉积旋回

3.1.4 气候地层

3.1.5 指相化石标志

3.1.6 年代测定

3.1.7 对比

 3.2 区域第四纪地层划分

3.2.1 更新统下部(2.48~0.73 Ma)

3.2.2 更新统中部(0.73~0.12 Ma)

3.2.3 更新统上部(120~12 ka)

3.2.4 全新统(<11 ka)

 3.3 漳州第四纪地层系统

3.3.1 代表性钻孔剖面岩性描述

3.3.2 钻孔岩石地层学划分与特征

3.3.3 浅层地震剖面地震波组特征

3.3.5 粒度分析与层面划分

3.3.6 生物地层划分与特征

第四章 福建省漳州第四纪地层时空格架

 4.1 第四纪年代地层格架

 4.2 第四纪岩石地层格架

4.2.1 全新统长乐组上部(3.8 ka或1.3 ka以来)

4.2.2 全新统长乐组下部(3.8 ka~11.8 ka)

4.2.3 更新统上部东山组(15.5 ka~29.0 ka)

4.2.4 更新统上部龙海组(47.0 ka~80.0 ka)

 4.3 第四纪层序地层划分及其特征

4.3.1 龙海组层序(sq3)

4.3.2 东山组层序(sq3)

4.3.3 长乐组层序(sq3)

 4.4 第四系综合柱状图

4.4.1 全新统长乐组上部

4.4.2 全新统长乐组中部

4.4.3 全新统长乐组下部

4.4.4 更新统上部东山组

4.4.5 更新统上部龙海组

4.4.6 残积土

4.4.7 强风化层和中风化层

第五章 漳州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变化

 5.1 沉积物粒度反映的环境变化特征

5.1.1 粒度分布曲线

5.1.2 粒度参数

 5.2 钻孔硅藻、有孔虫反映的沉积环境特征

5.2.1 钻孔硅藻分析

5.2.2 钻孔有孔虫分析

 5.3 孢粉记录的气候、植被变化特征

5.3.1 孢粉类型

5.3.2 孢粉组合带特征

5.3.3 孢粉反映的全新世气候、植被演化

第六章 福建漳州活动断层特征与盆地演化

 6.1 漳州活动构造分布特征

6.1.1 北西向断裂

6.1.2 北东向断裂

 6.2 漳州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6.2.1 漳州盆地的形成

6.2.2 漳州盆地的演化

第七章 福建东部沿海城市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环境变化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7.1 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结构特征

 7.2 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7.2.1 更新世晚期

7.2.2 全新世

第八章 主要成果与认识

 8.3 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

8.3.1 第一阶段

8.3.2 第二阶段

8.3.3 第三阶段

8.3.4 第四阶段

8.3.5 第五阶段

致谢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福建省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褶皱系东部,晚三叠纪以来就进入了濒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地带发展阶段,由于地质历史长期处于这种特定构造环境,构造活动带极为复杂,活动带不断变迁,但其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都呈北东向带状分布。漳州则位于福建省三大构造单元中的闽东火山断坳带之中。就是受控于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相互切割而成的,是一个以北西向断裂起主导作用的地堑型的断陷盆地。受构造影响,区内沉积物发育不尽相同,为研究方便,将漳州分为两个沉积小区,分别为漳州小区和珩坑-天宝小区。

根据漳州盆地野外勘察、钻孔岩芯、浅层地震剖面探测、构造解译及分析,13C和光释光测年等,对岩性、沉积相、沉积旋回、沉积层序、孢粉及藻类组合进行分析、确定了地层划分依据、岩性标志层、不整合面、断层位置及活动时间等,利用层序和年代学对比方法,绘制连孔柱状图和二维剖面的等时层序格架对比图,提出了精细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第四系划分为更新统上部龙海组和东山组、全新统长乐组。在地层划分的同时建立了盆地分析等时地层单元对比和地层格架。根据详细的第四纪沉积物粒度、有孔虫及硅藻分析,并综合研究区内代表性钻孔的岩性和岩相等资料,得出了研究区第四系沉积环境及其演化的认识。研究表明漳州第四系演化历史、地层发育完整程度、起始时间、成因类型、厚度和沉积特征各不相同,其沉积环境以海湾相为主。利用岩芯孢粉样品,采用孢粉谱定量分析的方法,并结合14C和光释光测年数据,揭示了各地区第四纪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总体为温暖型,但期间经历了冷、热不断交替的五大变化期,其中晚更新世晚期两期即由温暖偏干→温暖湿润,全新世有三期即温暖偏干→温暖湿润→温暖偏干。结合地层、测年、孢粉、沉积物、构造等资料对福建东部沿海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作出了分析。

将福建漳州、泉州、厦门沉积物、地层、气候等逐一进行对比研究,反映出福建东部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化与全球变化是相一致的的。经历了两次海侵,但受构造影响,各地沉积环境略有所不同。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地质-地球物理相结合的综合解释和研究方法,面向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旨在对福建省漳州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沉积环境及气候的演变历史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在理论创新和使用技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福建漳州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璞//陈建强//曲国胜//朱金芳//童国榜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831820
开本 16开
页数 1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534.63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7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