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菊与刀》的形成、开拓未知的世界、模具与地图、强制力与原动力、比较文化的视点、羞耻感的文化、日本人的独创性、“菊”与“刀”、贝尼迪克特的失策等内容。希望读者读完本书后,再一次审视文化相对主义。贝尼迪克特的文化相对主义有着比其他学者更深的洞察,它包孕着在给世界带来和平的活动中发挥巨大贡献的可能性。
图书 | 菊与刀新探/东亚文化研究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菊与刀》的形成、开拓未知的世界、模具与地图、强制力与原动力、比较文化的视点、羞耻感的文化、日本人的独创性、“菊”与“刀”、贝尼迪克特的失策等内容。希望读者读完本书后,再一次审视文化相对主义。贝尼迪克特的文化相对主义有着比其他学者更深的洞察,它包孕着在给世界带来和平的活动中发挥巨大贡献的可能性。 目录 序言 《菊与刀》的妙趣 第一章 《菊与刀》的形成 一 书名——其中所隐藏的奥妙 二 作为一个系统的《菊与刀》 第二章 开拓未知的世界 一 不要称其“文化型”,应赋予它“文化型”的概念 二 没有采用统计方法的缘由 三 表达新的概念 第三章 模具与地图 一 重铸“孝道”的概念 二 日本人舍弃“仁义”之概念,恪守“社会等级制” 三 关于“地图”的比喻(之一·在第三章所读到的) 四 关于“地图”的比喻(之二·读了第四章后想说的) 五 日本人的野心 第四章 强制力与原动力 一 二次元 二 忠孝之强制力的侧面与原动力的侧面 三 情义与羞耻感的原动力 第五章 比较文化的视点 一 与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假设的关联 二 日本与美国在nature的解读方式上明显不同 三 论述无人所知的对象 第六章 “人情世故”一章的作用 一 在本章中提出问题的方式 二 再次关注“地图”的比喻 三 给“刀”赋予的方向性 第七章 羞耻感的文化 一 被误解的羞耻感文化 二 贝尼迪克特果真藐视羞耻感文化吗 三 道德的窘境 第八章 日本人的独创性 一 两个种类的自我训练 二 为了“练达”而进行训练的特征 三 身居羞耻感文化之中而超越羞耻感文化 四 名人——受到国民支持而被管束着的 “疑似天才” 第九章 “菊”与“刀” 一 事实上的结论 二 被伪装起来的意志自由 三 自我责任 第十章 贝尼迪克特的失策 尾声:年轻的读者们,请务必超越《菊与刀》的境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菊与刀新探/东亚文化研究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森贞彦 |
译者 | 王宣琦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05878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7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31.32 |
丛书名 | |
印张 | 5.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29 |
宽 | 152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7-2006-028号 |
版权提供者 | TOKYO TOSHO SHUPPANKAI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