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兵讲述(5)/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
内容
编辑推荐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著的《老兵讲述(5)》收录了基层抗战老兵的回忆性文章五十九篇,均是秉持“亲历”“亲见”“亲闻”原则甄选的绝对一手资料。全书共八章,并以川军、湘军、桂军、鄂军为划分标准,将全部内容归为四篇。文章皆从抗战老兵视角,多以第一人称口吻,对其亲历的抗战事件进行忆述,语言朴实耐读,从平民化的侧面让读者窥探史实真相,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内容推荐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著的《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全套16册,收录了1000多位普通民众和士兵亲历抗战岁月的回忆文章,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基层兵民奋起抗战及其所涌动的爱国激情。

所收文章,均源自1985年全国政协相关机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全国性征文。尘封30年后首次面世。

《老兵讲述(5)》为其中一册,本书收录了抗战期间川军、湘军、鄂军、桂军中一些基层老兵的回忆性文章7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为国离家,百战不死八年归

 薄汝霄:抗战回忆二三事

 廖敬安:出川抗战八年片段

 韩兴芝:我的抗战生涯

 陈武常:我在八年抗战中的亲身经历

 唐鹤龄:几次难忘的战斗

第二章

 视死如归,铁血雄兵川军团

 荣树章:抗战时期川军二十军参加淞沪战争的回忆

 余蜀良:皖南青(阳)贵(池)战役记略

 谢世友:潜山战役

 李克猷:安徽无为运漕河战役

 陆明山:保卫长沙胜利的追击战

 周支藩:我所经历的武宁之役

 黄孟荣:我忆随枣大会战

 许德寿:追忆长沙三次会战中汨罗江战斗片段

 杨步震:衢州争夺战始末记

 李仲常:大洪山的一次保卫战

 吴君湘:湖南醴陵县仙岳山战役

 李仲常:守卫老河口的18天

 汪意诚:回忆老河口战役

 李志远:老河口歼寇小记

 赵锸平:老河口战役纪略

第三章

 强人本色,天时地利人和战

 魏煜煜:白虎山侧击日寇纪实

 洪善淮:拂晓前的战斗

 李慕农:影珠山堵击敌人

 张仲贤:难忘的大洪山抗日战场

 李亮熙:我率部击落日机一架的经历

 何春林:十分钟炸敌军车120辆

第四章

 吃得苦,耐得烦,顽强抗战保家园

 裴昌隆:光复台湾

 刘志浩:回忆三次长沙会战中的鳞爪

 毛臻瑞:楠木桥设伏歼敌记

 刘志浩:血的教训——湖南滨湖战役

 刘奍锋:记奔袭热水坑

 徐万泽:滨湖战役及长沙受降经过

 刘奍锋:长衡公路沿线捕虏记

 李策中:我的最后一战——湘西大会战

 刘奍锋:正面战场最后一战——洋溪阻击战

第五章

 舍生卫国,不怕死,霸得蛮

 李中奇:石灰山战役经过

 潘鉴:回忆上海抗战

 无名团长:奇袭杭州,严惩敌伪

 周俊民:抗战八年的经历

 邢承模:我经历的金华战役

 伯见凌:记台湾光复点滴

第六章

 “湖北狼兵”笑饮倭奴血

 郭磊:江西南昌之役活捉日寇

 吴舜法:忆江南抗日战争

 郭崇山:浙江衢州会战

第七章

 征战沙场,“王牌军”的血与泪

 周朝登:战时负伤归家方知儿女皆亡

 萧远明:万恶的日本军国主义者

 李天敏:亲历保卫武汉外围战

 刘天锡:陈家巷突围记

 刘峥:13发炮弹之谜·武汉会战

 侯秉崑:昆仑关之战·桂南会战

第八章

 “广西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侯秉崑:追忆八年抗战一己陈迹

 李兆华:驻防津浦路与淮南之片段

 蒋道光:1938年途经长沙时的一件事

 汪少甫:“打牛头仗”

 雷魁:浅忆与敌人的几次交锋

 唐毓新:与日军在安徽梁园的战斗

 无名氏:在广西御敌与反攻始末

 周悦志:我的八年抗战经历

 李嗣孝:智歼敌机

试读章节

薄汝霄:抗战回忆二三事

十年动乱,十年浩劫,所有我在抗日战争中的参战日记,以及文物书籍等,均惨遭洗劫,荡然无存。现谨就我亲自参加过的战役,根据回忆略述二三事,用作抗战胜利纪念,并借以悼念和我并肩抗战、为保卫祖国领土和民族利益而牺牲的黄埔军校同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危急,淞沪吃紧。那时我们黄埔军校十一期(蒋介石先生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黄埔军校校长时,把军校由黄埔迁到南京,改为中央军校)刚刚由南京毕业,日军由淞沪向西进攻,我们十一期的同学奉命向西转移,先到江西九江,后到湖南。其中一部同学在湘潭中央步兵学校(已由南京汤山迁到湘潭)干训班学习由欧洲进口的新式战争防击炮,成立中央炮兵五十一团,我在炮五十一团一营四连任连长。由于当时我国新式武器缺乏,这种火炮还是第一次运到中国,因此在使用上由军政部直接下命令以连为单位配属到各军师参战。

一、参加豫南信阳、罗山、潢川战役

1938年8月我连驻防长沙,曾奉军政部电令:令我连迅速开赴河南信阳,配属四十四军(川军军长陈鼎勋)星夜兼程报到。夜间由一列专车将我连由长沙送到信阳,拂晓前离开车站。天一亮敌机沿铁路线狂轰滥炸。我向四十四军报到后稍事休息,即由军部命令开赴潢川,阻击日军进攻。我部经过五里店,到达罗山附近,即和日军遭遇。当时守潢川的部队为四十四军的一二五师(师长王士俊),正从潢川撤退。日军板垣师团的一部分配合伪军向罗山进攻。守罗山城的部队为四十四军的一二四师,师长曾甦元亲自在城下督战。我向曾师长报到后,曾师长马上命令我进入阵地,用曳光爆炸弹向日军猛烈射击。日军先头的骑兵部队攻占城外的高地,凭借有利地形,下马徒步,向罗山城进攻。我连在一二四师的步兵掩护下,向日军的骑兵马匹猛烈炮击,日军的骑兵因马匹遭到出其不意的炮击,被打得人仰马翻,马匹到处奔跑,日军慌乱。守城官兵连声高喊:“打得好!打得好!”曾师长见我军士气旺盛,乘机命令守城部队冲锋出击,日军向潢川方向撤退,夜晚部队奉上级命令向信阳转移。是夜大雨倾盆,曾师长命令一营步兵掩护我们炮连转移,因路滑难行,火炮无法拖走,只好把炮拆开用人力抬着运走,辗转一昼夜,才到达五里店。由于火炮进口来源困难,当时上级命令炮连官兵要与火炮共存亡。为了严守军令、确保火炮安全,我在阵地上下命令:一定要把火炮弹药安全运走转移,被服装具等被雨打湿带不动的可以抛弃。因此到达五里店后,除保留火炮弹药外,被服装具等几乎损失殆尽。官兵通宵艰苦转移,饥饿疲劳不堪,正准备休息煮饭,敌机数十架分批低空扫射轰炸,我连被炸伤亡数十人。我记忆最深的是,当时连上的军需上士和炊事班长赵水高正在河边淘米洗菜准备煮饭,突遭敌机袭击,轰炸扫射,军需上士和炊事班长当场牺牲,我只负轻伤。

四十四军的一二四师和一二五师奉令转进襄樊集中待命,掩护我们炮连的步兵营,轻装捷足先走。我们炮连与师部失掉联络,在信阳车站各部队混乱、日机频繁轰炸的情况下,我决定向信阳火车站要车皮数辆开往西安。火车进入潼关前,隔河风陵渡日军向我们开炮,幸未被击中,安全进入潼关,到达西安后向行营主任蒋鼎文报到,驻西安待命。

时届深秋,气候逐渐寒冷。官兵在前方转战,现仍身着单衣,被服损失,身患疟疾的很多。在西安行营请领棉衣,整补休息。我患恶性疟疾,住入医院。

二、数千里征途跋涉归还建制

奉炮五十一团团部由湖南零陵来电:“该连在豫南参战,伤亡奇重,着即返回零陵团部,归还建制整补。”

1938年10月,我们由西安要火车到宝鸡,徒步跋涉,过秦岭、黄牛铺,经凤县、留埧、褒城、勉县,越过定军山,到达阳平关(即诸葛武侯六出祈山的旧路)。在阳平关休息数日,坐民船顺嘉陵江而下,到达四川的广元。嘉陵上游水急滩浅,岩石崎岖,船行其中,时有触礁破船的危险。船过险滩时,船长令船工上岸拉牵,缓缓顺流下放,以防触礁。广元以下江水渐深,江面渐宽,船工可以推桨,亦无触礁的危险。P5-7

序言

前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共御外侮的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鏖战,承受了巨大的创痛与牺牲,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其间,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以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作为抗战的主体,中国的普通民众和士兵为抵御日本法西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经济供给和强大的精神支持,体现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真正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从这些普通民众和士兵的视角,回忆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真实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基层兵民奋起抗战及其所涌动的爱国激情,正是我们编辑《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的立意所在。

全套丛书共16册,近300万字,分为《老兵讲述》十册、《百姓讲述》四册和《“草根”英雄》《铁蹄与生存》各一册。所收回忆文章,均源自1985年全国政协相关机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全国性征文,为尘封30年后首次面世。

这些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来自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他们有秘密协助部队作战的邮电职工、铁路工人,有饱受战火蹂躏而奋起反抗的农民、士绅,有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的教师、学生,有坚持在烽火前线的医护人员,有奋战在沦陷区的普通共产党员,有捐款捐物、扶危济困的社会救助工作者和普通职员,更有为数众多的为国家、民族浴血奋战的士兵。之中,既有来自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也有来自国民党中央军,还有来自全国各省、地区的抗日军队。如川军、湘军、桂军、滇军、粤军、西北军、晋绥军、东北军,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各类抗日作战队伍。

一篇篇浴血奋战的战场记忆,一篇篇国破家亡之痛的追述,生动勾勒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恢宏时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如此大规模反映社会基层兵民抗日的回忆资料集中出版,目前尚属首次,从而使本丛书极具史料研究价值。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编辑委员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兵讲述(5)/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66298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2015183248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