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的《老兵讲述(4)/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收录了抗战期间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中一些基层老兵的回忆性文章90余篇。这些文章均为其所亲历抗战事件的忆述。当时他们或为久经战火的老兵,或为刚刚从戎参加抗战的新兵,或为刚刚军校毕业的小兵,或为下级军官……他们抱着保家卫国之心,满腔热血投身抗战。文章展现了这些基层军人眼中的抗战情形,记录了他们在战争中所做的点点滴滴,反映了基层军人的抗战状态,洋溢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图书 | 老兵讲述(4)/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的《老兵讲述(4)/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收录了抗战期间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中一些基层老兵的回忆性文章90余篇。这些文章均为其所亲历抗战事件的忆述。当时他们或为久经战火的老兵,或为刚刚从戎参加抗战的新兵,或为刚刚军校毕业的小兵,或为下级军官……他们抱着保家卫国之心,满腔热血投身抗战。文章展现了这些基层军人眼中的抗战情形,记录了他们在战争中所做的点点滴滴,反映了基层军人的抗战状态,洋溢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内容推荐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的《老兵讲述(4)/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收录了抗战期间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中基层老兵的回忆性文章90余篇。老兵们的回忆均为其所亲历抗战事件的忆述。西北军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讲述1937年七七事变及之后的初期抗战,西北军所参加的战斗,以七七事变为主,主要表现了大刀队的活跃;第二章讲述1937年到1938年,在日军进犯势如破竹时,西北军所开展的数次阻击战和保卫战,极大地牵制了日军;第三章讲述西北军在台儿庄大战中的英勇表现;第四章讲述中条山日军与西北军八年间的反复争夺;第五章讲述相持阶段,西北军坚守阵线,并寻机打击敌人;第六章讲述抗日战争末期,西北军的数次反攻作战。东北军内容为一章。主要讲述九一八事变时部分官兵不顾不抵抗命令,所做的一些反击战斗,还有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虽被边缘化,但仍秉承着“打回老家去”的信念,为抗战顾全大局,参加了很多战役。晋绥军内容为三章。第一章讲述晋绥军在河北、山西战场上所参加的数次战役,以忻口会战和太原会战为主;第二章讲述江淮战场上西北军所参加的几次战役;第三章讲述35军在绥远战场上给日军的沉重打击。本文作者均为抗战老兵、下级军官,亲身参加了很多战斗,他们的回忆还原了一个火线上的抗日战争。 目录 老兵讲述4 东北军 第一章 回忆抗战与见闻 赵克非:盘山县车站抗日 范铭书:长城抗战炸桥阻敌 武晋玉:难忘故土,奋勇歼敌 马万钟:沧州、嘉兴毙敌千人,团长阵亡 李守义:反攻小蚌埠战役 温为镇:淞沪战场上的东北军炮兵 范铭书:打落日本飞机 徐鸿恩:远山芳雄被俘前后 吕瑞周:太子岭遭遇毒气,上亭山轰毙敌寇 龙翟:固守枫岭关 吴毓麟:遭遇日寇毒气的回忆 李定迁:一个军医所见的仙霞岭战斗 王子贵:我参加了湘北战场数次大战 毛啸风:保卫衡阳——东方斯大林格勒 老兵讲述4 西北军 第二章 老兵回忆1937 李连城:与日军在卢沟桥激战两三个小时 程国栋:一个军医所见的七七事变 屈保±申:最先走上战场的学生军——二十九军军训团 阎熙华:难忘的南苑战役 迟秉忠:冯玉祥之子率领的军训团第三大队在七七事变中 戴灵芝:平津落入到敌人手 徐正达:回忆平顶山战役 王炳荣:我在骑兵营当文书 胡光宇:我在团河战场上 别志南:夜袭良乡 陈近菴:二十七9币的战歌伴随我一生 胡建栋:冲锋肉搏核桃山,鬼哭神惊大板山 郑敬新:并肩战斗在娘子关 潘炳坤:淞沪前线见闻 第三章 抗战初期,西北军顽强阻击日军铁蹄点滴记录 安瑞轩:淞沪抗战点滴 张全海:阻击板垣部队 王东华:庞军李团在山东蒙阴 赵再生:血战荣华村 马千里:平汉线抗战日记 杜芝杰:火烧日寇辎重车队 叶宗科:保卫武汉之商城阻击战 第四章 血战台儿庄,坚守中条山 杨守道:台儿庄大战,敌遗尸200多具仓皇败退 尚志诚:台儿庄一百壮士勇夺制高点 马潘生:奋身杀日寇,血战台儿庄 闵尚志:忆鲁西阻击战 张绍飞:中条山敌后抗战 权建基:通信兵肉拳抗敌 周范防:军民合作齐心抗日 佚名:中条英烈永垂不朽 附录一 范长江:战地记者眼中的台儿庄 第五章 相持,一寸土地一寸血 胡庆江:1939年反攻开封战役 颐生:郑州战役见闻 郭宗正:回忆郑州战役 李慕愚杨荣贤:回忆豫北一夜大战 路云亭:血战虎牢关 杨延生:黄河战役简记 姚稚馨:促伪反正,血战尖山 马万选:随枣两度破敌 王炳申:紫山阻击战 屈保坤:鄂西战场出击敌后 何翔逈:血战三步岭奋勇歼日寇 王忠韩:机要人员虎口余生 附录二 张一麟:回忆袭击开封之战 第六章 西北军胜利反攻,势如破竹 程西有:大战北坡寨 李祀海:深夜截击日军车队 周劲锐:陆空联合打反击,经验不足失战机 南清森:夜袭邓县城刀砍鬼子兵 附录三 袁长斗:落犬崖萄排长全体殉难 老兵讲述4 晋绥军 第七章 艰苦壮烈的晋冀战场 王启明:在正定对抗日寇的陆空合击 崔时敏:难忘抗日战争第一枪 刘光耀:忻口受重伤,群众救性命 王伟:忻口会战之崞县战斗 孟璧:忻口会战我所亲见的三位烈士 管祯:三十五军孤军守太原城 梁建华:回忆三十五军政治部 第八章 在江淮战场上的晋绥军 程国材:难忘的五月十八日 田润芝:从麒麟峰到德安,两团长阵亡一团长受勋 王启明:德安战役之马回岭战斗 第九章 三十五军与光荣的绥西抗战 魏汝:回忆百灵庙战役 王丕仁:回忆第一次站岗和第一次长行军 张连山:绥西处处开花,日寇焦头烂额 刘培荣:包头、五原刹敌威风 鲁乐山:出敌不意,包头大胜 丁西贵:傅作义将军亲临前线,娘娘庙六位英雄 柴天德:我那一连战友血染乌加河畔 路宏畅:关于柴邓袭击战的回忆 张俊卿:乌拉壕歼灭敌伪军 试读章节 赵克非:盘山县车站抗日 1931年9月19日,我部驻防北宁铁路沟帮子车站,早上时接到陆军铁甲第二大队掩护队中校队长史桂之命令:第十二分队派队附一员,率兵50名,配属铁甲车第五中队,赴盘山田庄台执行任务。当即派我前往。 列车到达沟营铁路盘山车站,当时得知沈阳被日本人占了,我们的任务是防止敌人由大石桥营口田庄台沿沟营铁路到沟帮子截断北宁铁路,使沈阳的军民无后退之路。如其得逞,我们的损失将更加惨重。了解任务重大,士兵都表示完成神圣任务,不当亡国奴。列车将以进站,掩护队下车,向田庄台搜索前进。日本飞机6架由营口方向袭来,我铁甲车以机枪射击预防低空扫射,日机遂投弹30多颗(系重迫击炮弹)。这种炮弹容易躲避,且威力不大,只有站下民房被炸毁10余间。这时由田庄台方向开来轨道车四辆,以机枪向我部扫射,我左脚负微伤,遂即开始战斗。在铁甲车的猛烈炮火掩护下,我们沿着铁路两侧地形向敌进攻,激战约1时20分钟,敌军败退。敌机二次又来6架助战,我部前仆后继,英勇杀敌,轨道车应急向田庄台驶去,我率部进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正在胜利追击中,突然接到大部队电话,当即报告我方胜利的情况,回答是:服从命令,火车开回。车到沟帮子,看到有沈阳开来的客货车的车里、车外、车厢、车扎堆上、两车冲接处,都挤满了男女老少,个个愤怒凄惨哭泣号叫。有人说昨天夜里沈阳城被日本占了,说驻军受命不准抵抗,无辜的百姓惨遭枪击刀刺,造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逃亡车站时,途中见到于血泊中的群众惨不忍睹,谁也顾不了谁,拼命爬上了车。有的哭泣着说丢掉了奶奶和小妹妹,有的妈跑丢了等等。这惨痛的情景,增加了我对日寇的仇恨。归队后,受命将铁甲车部队全部开进关内,到北平丰台集结。 范铭书:长城抗战炸桥阻敌 一、东北军进驻北平 1931年张学良将军任陆海空军副司令,兼北平行营主任,参谋长鲍文樾,卫戍司令于珍,所有西苑、南苑、清河等地皆有驻军,我铁甲车大队司令部驻沟帮子车站。因该站有通往营口的铁路支线,对防卫渤海湾方面很有战略意义。 这年秋天我第一中队驻西直门车站,正准备校阅,一切学术科加紧训练,车辆油漆一新。在“九一八”的第二天一早,中队长韩梦熊带干部赴前门东车站迎接曹曜章司令。早8点左右票车进站,曹司令从头等车下来正与欢迎人员说话,即见高纪毅——(当时京沈铁局局长)在站台上向司令招手说:老曹、老曹。高到曹司令跟前即附耳日:沈阳城昨夜晚被日本兵占据,中国军队驻北大营的第七旅、驻小东门外讲武堂、驻东山嘴子的炮兵等皆奉命令不抵抗……曹司令听此言把脸一沉非常严肃。到一中队集合部队讲话,大意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家要严守纪律,做好准备,待接到任务,即时行动。今天你们准备的学术科目,我不看了,我有旁的事见首长开会。就这样我听到“九一八”的消息。(P5-P7) 序言 前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共御外侮的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鏖战,承受了巨大的创痛与牺牲,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其间,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以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作为抗战的主体,中国的普通民众和士兵为抵御日本法西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经济供给和强大的精神支持,体现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真正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从这些普通民众和士兵的视角,回忆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真实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基层兵民奋起抗战及其所涌动的爱国激情,正是我们编辑《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的立意所在。 全套丛书共16册,近300万字,分为《老兵讲述》十册、《百姓讲述》四册和《“草根”英雄》《铁蹄与生存》各一册。所收回忆文章,均源自1985年全国政协相关机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全国性征文,为尘封30年后首次面世。 这些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来自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他们有秘密协助部队作战的邮电职工、铁路工人,有饱受战火蹂躏而奋起反抗的农民、士绅,有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的教师、学生,有坚持在烽火前线的医护人员,有奋战在沦陷区的普通共产党员,有捐款捐物、扶危济困的社会救助工作者和普通职员,更有为数众多的为国家、民族浴血奋战的士兵。之中,既有来自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也有来自国民党中央军,还有来自全国各省、地区的抗日军队。如川军、湘军、桂军、滇军、粤军、西北军、晋绥军、东北军,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各类抗日作战队伍。 一篇篇浴血奋战的战场记忆,一篇篇国破家亡之痛的追述,生动勾勒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恢宏时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如此大规模反映社会基层兵民抗日的回忆资料集中出版,目前尚属首次,从而使本丛书极具史料研究价值。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编辑委员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兵讲述(4)/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4662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8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 |
CIP核字 | 2015183246 |
中图分类号 | K265.06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