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求原文准确,每种医籍均由各科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勘,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原则上只收原文,不作校记和注释,旨在使读者在研习之中渐得旨趣,体悟真谛。每书撰写了导读,介绍该书的作者生平、成书背景、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以及如何学习运用等内容,提要钩玄,以启迪读者。为便于读者检索,书后附以索引。
| 图书 | 时方妙用/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力求原文准确,每种医籍均由各科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勘,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原则上只收原文,不作校记和注释,旨在使读者在研习之中渐得旨趣,体悟真谛。每书撰写了导读,介绍该书的作者生平、成书背景、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以及如何学习运用等内容,提要钩玄,以启迪读者。为便于读者检索,书后附以索引。 内容推荐 《时方妙用》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刊于清嘉庆八年(1803)。全书共4卷,卷帙不繁,眉目清晰。该书先叙临床望、闻、问、切四诊要点,后在充分总结历代医家和作者本人临证经验的基础上,就中风、噎膈、消渴、脚气等42种临床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进行了阐发。全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书中所述的一些成方治法,为作者多年临证经验的总结,切实可用,疗效较高。 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便于读者了解全书概况。 本书文理通顺,内容简明,对中医临床实践颇有价值,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和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之用。 目录 卷一 望色一 望色二 望色三 闻声 问症 切脉 中风 痨证 卷二 肿 胀 臌证 噎膈、反胃 痰饮 咳嗽 喘促 哮证 心腹诸痛 痛风 痹 腰痛 卷三 血证 癫、狂、痫 消渴 伤食 疟疾 痢疾 时疫 暑证 湿病 头痛 瘰疬 眩晕 眼目 耳聋 疝气 痿证 泄泻 卷四 鹤膝风 脚气 积聚 呕、吐、哕、呃 五淋、癃闭 遗精 赤白浊 自汗、盗汗 怔忡 妇人科 伤寒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时方妙用/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清)陈修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8833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3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75 |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5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289.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1 |
| 宽 | 140 |
| 高 | 6 |
| 整理 | 王鹏//王振国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