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的26篇论文反映了有关学者对北洋时期中国外交的最新思考。这些芦苇呢将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置于整个近代中国外交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揭示了北洋外交的本来面目,并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图书 | 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史学专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的26篇论文反映了有关学者对北洋时期中国外交的最新思考。这些芦苇呢将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置于整个近代中国外交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揭示了北洋外交的本来面目,并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目录 前言
一、北洋外交与国际体系
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 王建朗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徐国琦 北洋外交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唐启华 再论华盛顿会议体制 川岛真
二、制度、法律与外交
中华民国早期外交的新变化:以外交立法为中心 李兆祥 北京外交团的发展及其以条约利益为主体的运作 黄文德 北洋时期国际法在中国 王栋
三、政府外交及内政与外交的互动
略论袁世凯与北京政府外交 石源华 袁世凯的外交策略 ——以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为中心 吕慎华 外交系初探金光耀 卷入与互动:内政、外争与1920年代的北洋外交陈雁
四、民族主义与国民外交
清末到巴黎和会时期的国民外交 廖敏淑 上海下层民众对“五四运动”的反应:以“日人置毒”风潮为中心 冯筱才 湖南外交后援会、湘案交涉与1923年的国民外交运动 马建标 朝野纠葛:北京政府时期的舆论与外交 ——以关税特别会议为个案的考察 杨洪林
五、中外交涉中的个案分析
庙街事件中的中日交涉 张力 临城劫车案及其外交交涉汪朝光/377 死了一个美国商人之后:1922年中美克门案研究 应俊豪 民初中美合办无线电合同之交涉 ——企业、政府与外交关系的考察 吴翎君 法国退还庚款案中的无利债券问题 葛夫平 一战期间英国在华海关利益 蒋耘 北洋时期的海关与关税特别会议 ——英国外交的看法 冈本隆司
六、南方政府的对外交涉
从“联俄”看孙中山的外交观 陈立文 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人的联德思想与实践 马振犊 英国对广州政府的政策演变与对华新政策的出台 李莉娜
附录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北洋政府外交档案概述 虞亚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史学专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光耀//王建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5123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8 |
出版时间 | 2006-08-01 |
首版时间 | 2006-08-01 |
印刷时间 | 200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829 |
丛书名 | |
印张 | 19.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