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惊天一爆
内容
试读章节

1956年3月,西北甘肃某地。高高低低的荒山秃岭,绵延起伏,挨肩接唾,像大海的波浪,波连波,浪推浪,一望无际。山岭上大西北多见的骆驼草随风倒伏又顽强挺起,显示着它和风沙、干旱苦斗的不屈性格。

众山岭中,一山独傲,峰入云霄。白云缭绕,像披着层层白纱,更显示出山的高大,又使山多了几分神秘。这就是山里人顶礼膜拜、敬若神灵的金牛山。山顶和太阳并肩,立在山顶举目四望,一览众山小。

是灵山自然少不了神奇的传说。相传,这山原不叫金牛山,叫流金山,曾是车水马龙的繁华商贸重镇。每逢一场雨后,人们便可拾到雪花片一样大小的黄金。人为财而聚,山里有黄金,流金山下采矿业、冶炼业兴旺发达,生意兴隆,土冶炼炉多达百余座。流金山因此名声远扬。后来,这里来了个叫知了的云游和尚。他见流金山高可摘月,云绕山腰,真有种顶天立地的雄伟之姿、宝山之气。在他眼中,那飘浮的白云就是祥气、瑞气!更叫和尚惊喜不已的是,当天夜间山上万道金光不时闪现,但别人都说眼前一片黑暗,没有什么金光。难道是佛祖的安排,让他在这里建寺,潜心佛事,广布善缘?翌日,他急不可待,不等天明就上了山。到了山顶,太阳已悬在头顶,举目四望,但见一望无际的高山峻岭,自有大气磅礴的魅力和雄壮的气势。他在此落了脚,决心在山上立足建寺,宣扬佛法。他每天下山化缘,回来总要带捆麦草。一路上,见有凹凸不平之地就填平,一天填不平就两天、三天……他还看出了一条近路,只是坡很陡峭,他便每天用石块铺两级台阶,坚持不懈。整整十年的时间,一条由山下直通山顶的山路通了,八百一十级台阶的石板路飘带一般由云雾中飘到山底。知了用化缘而来的碎银铜钱,雇人建起了吞云寺。内裹稻草、外糊黄泥、表层镀金的佛像静立寺中。山上有了寺庙,有了佛,也就有了香火。人们上山朝拜,有钱人带上钱财,无钱人提上一羊皮袋水,背上一捆麦草,算是功德,献给庙里。等知了和尚到九十多岁时,山上庙宇禅房已有四十余间,弟子五十余人。知了很是满足,只有一件事让他心事难了,那就是夜夜见到的金光从何处来。为此,他还在山上专门修了座观光台。夜夜在台上观看,只见金光四射,但不见何物发光。

这天来了位香客,是当地的县太爷,要占卜问卦算前程。他曾先后三次派人携金银、抬轿子来请知了。知了对这位高傲的县太爷很是轻蔑,回应道:“求佛心要诚,心诚则灵。还是他自己拎水、背草,步行上山来吧!”话这样说了,县太爷带了众多师爷和衙役上了山,傍晚方到山上。知了一看就明白了,带这么多人马,除了显摆官威之外,主要是平日亏心事做多了,心虚胆怯啊!当晚县太爷就住在了山上。知了又到观光台上。准时准点,那金光又出现了。知了问他的大弟子觉清:“你见到什么了?”徒儿应道:“我的眼前是漆黑一片,空也。”知了惨然一笑,再没多言。就在他们起身要回房间就寝时,令知了吃惊的是:他看见就在金光收敛之时,一头金牛正慢慢向山里走去,而它走过的地方是细如毛发的金丝。知了想:怕是金牛在此舒身打过滚而把黄金留在地上。他惊叫道:“徒儿,看到金牛了吗?”

“没见啊!”觉清应道。

“它可正向山里走去。”

“金牛?哪里有金牛?”县太爷的师爷不知何时跟在他们后面,这时突然冒了出来,问道。

觉清说:“你怎么跟在了我们后面?”

知了看了一眼师爷,再不言语。他看着金牛走进山里。这才说道:“咱们回房吧!”

回到禅房,知了叫觉清关好房门,开口说道:“你们没有看到,我却看到了,是条金牛在为这方百姓造福,它是神牛啊!浑身金光闪闪。这山应该改名金牛山的好,方圆百里的百姓也好念记金牛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只可惜那师爷知道金牛的事了,虽说他没见到金牛,可为富不仁,为官难廉。这个县官就没好口碑,贪得无厌,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善者有善报,恶者必恶报,看来恶报之时已到。明日你和师兄弟们打点行囊,尽快离开此地。”

徒儿不解,问道:“为什么?”

“阿弥陀佛!明晚发生的事情会给你释疑的。恶人能逃法刑制裁,逃不过因果之力。快照我说的去办吧。”

“你也跟我们一同下山?”

知了和尚神情坦然,对徒儿一笑:“别忘了师父法号叫知了,知了,知了,你会明白的。”

第二天清晨,知了的徒儿们看见师父圆寂在佛堂里。觉清一下子明白了,知了法师知道了金光的来处也就了了,便带领众位师兄弟燃起火堆,做起法事,送师父归天。

当天傍晚,果见县太爷带众衙役拿镐拎锨又上了山。原来,县太爷听说山里有金牛,贪心骤起,且不说金牛价值连城,一头金牛又会生出多少黄金?他也不想占卜问卦了,连夜下了山,一大早带人又回到山上。

觉清按师父的吩咐,带上师父的遗骨和众师兄弟下山而去。

贪心的县太爷,叫人挖下了陷坑,埋下了绳索。他深信,虽然看不到金牛,但在它活动的地方设下陷坑,一定能活活捉到它。这天深夜,金牛又出来散步,就在它落进陷坑双腿被绳索勒住之时,它愤怒了,怒吼着:“我给你们带来了财富,而你们……”它“哞”的一声怒吼,山崩地裂。山塌了,金牛不见了,贪心人踪影全无。山下也开始颓败了,荒凉了,人群渐渐离去,成了百里无人烟的荒凉之地。只剩下金牛山和风沙相伴,和荒凉为伍,在这里傲然挺立几百年还是几千年,反正没人说得清。而今,黄风的肆虐似乎已到了末日,大大收敛了它往日的狂妄和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只是挣扎般地时而呼嚎,时而低声喘息。金牛山惊呆地看着它身边的变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沟沟坡坡,几天之内奇迹般出现了座座窑洞和排排地窝子,架起了望不到边的绿色帐篷。在帐篷篷布上,路边山坡岩石上,凡能贴上纸张的地方都贴上了“同吃同住同甘苦,同心同德同奋斗!,’“艰苦奋斗,按期拿下大工程!”等字样的标语。难道当年的繁华又要回到这里?难道这里又会车水马龙,繁华兴旺?看这气势磅礴的阵势,足有干军万马,当年又怎么能和此相比?是的,满怀激情响应建设大西北号召,从五湖四海赶赴这里的开拓者、创业者、建设者们在这里扎下了“营盘”,他们要将藏匿的“金牛”牵出来,将深埋的宝藏挖出来。人人摩拳擦掌,在准备着一场激战。

就在营盘还没完全扎稳之时,在座座草绿色的帐篷间出现了几名身着军装的人。走在前面的两人,其中一位身着淡黄色棉军大衣,戴黄军帽,穿解放鞋,四十出头,中等身材,肩宽腰圆,身材魁梧,目光犀利而又透着威严,一副武官的架势。他叫朱军,是这里的总指挥。另一位个头比朱军起码矮半头,身材更是瘦了很多,目带沉思,眼光炯炯有神,透着温和,举止稳重,大有儒雅之风。他叫黎明,是这里的党委书记兼工程副总指挥。就凭这两人的穿戴,以及走路的姿态,叫人一看就知道是军人出身。是的,两人都是身经百战、为共和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如今主动请缨,经西北局批准,由部队来到地方,将在这里带领干军万马,进行一场惊动世界的苦战。P1-4

目录

正文

序言

这是首创业的诗。

这诗是写在路上的!每一行脚印,都承载着攻坚克难的历程和搏风斗雨的岁月,都印证着奋斗不息的激情和开拓进取的壮志。一个脚印就是一个字,泪水和激情糅合就组成了诗:一首惊天动地的诗,一首壮丽的诗,一首奔向强国梦的诗!

这一片宝地,强国而富民。上世纪50年代,成千上万的开拓者义无反顾地踏进了大西北,用酣畅淋漓的汗水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用宝贵的鲜血甚至生命踏出了五彩缤纷的辉煌之路。

这些人当中,有的是鏖战沙场、屡建战功的将军,有的是国家从五湖四海调来的知识分子、技术工人,但更多的是从当地及火车站、汽车站招来的想谋生路又没有多少文化甚至根本就没有文化的新工人。这些人有职务高低,但无贵贱之别,他们平等相处,亲如兄弟。就是这些人,为了铜城在大西北崛起,为了前期工程万吨级的大爆破准时起爆,在百里荒芜的甘肃凤城,没水喝,就喝苦水;没房住,就挖窑洞、地窝子。风大沙凶,他们迎难而上,演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剧,写出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

“惊天一爆”,震惊世界,爆出了历史的辉煌,展现了新中国建设者的豪情和勇气。之后,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拔地而起,沉睡在地下的有色金属走入新中国建设的行列,当地成为世界著名的铜城和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

路是靠无畏走出来的!让我们从这部书中聆听老一辈创业者的感人至深故事,感受他们拼搏不息的心声。他们奉献的,不仅仅是青春、热汗、鲜血,甚至是生命。他们的这种可贵精神,将永远给后人以鼓舞!

内容推荐

1956年12月31日,中国西部的惊天一爆震动了世界。——有的国家说,中国发生了强烈地震;有的国家说,中国爆炸了原子弹。新华社报道:我国西北地区进行了万吨级矿山硐室大爆破……王炳才编著的《惊天一爆》正是以此创作素材,以艺术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创业者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们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编辑推荐

王炳才编著的《惊天一爆》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小说,以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以国家“一五”重点工程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建设中实施的震惊世界的万吨级折腰山大爆破为缩影,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那次大爆破,歌颂了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在艰苦的条件下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惊天一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炳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006274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2014104350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0
15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