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西方大经济学家传记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历史感和现实感兼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笔法,描绘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伟大先驱者们栩栩如生的画像,这些人大都是历史上杰出的学者或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他们的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上起过重要作用。作者以不少篇幅评介了经济学说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庸俗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对这些人其学说的批判是分不开的。作者还向读者评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他们尽管在当时并不出名,但从经济学后来的发展来看却是值得重视的。作者紧密联系各国不同时代的背景和历史条件,阐述了思想家们的学说,同时也很注意他们的思想观点或政策主张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同当代的联系。也许还有一点值得指出,作者在论述中并没有满足于重复以往的众所周知的认识,而是力求吸收和反映当代经济科学发展的成果与水平。本书是为对政治经济学及其历史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写的,对专业理论工作者也不失为一本饶有兴味的参考书。

内容推荐

本书所讲述的是过去思想家们的生活和著作,是两三百年前被认为的新奇的思想。不过,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思想不仅仅属于过去,他们生活与斗争的教训,对于生活在20世纪的我们来说也是重要的。本书的任务之一即在于充分揭示过去与现在的联系,搭起一座通向现代迫切问题的桥梁。 公平地说,科学史应当是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活动于其中的是活生生的人,这些人有追求和狂热,也有胜利和谬误。政治经济学这门关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的科学,有自己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是学者,他们试图洞察人类社会的有机体,研究决定着他们自身存在的那个领域。

目录

序 言1

第1章 发端1

最早的经济学家2

鼻祖:亚里士多德4

经济与货殖9

科学获得名称11

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14

第2章 黄金拜物教和科学分析:重商主义者19

原始积累20

托马斯·曼:商业战略家22

开拓者26

重商主义和现时代30

第3章 令人尊敬的爵士:威廉·配第33

配第经历了一个时代34

从见习水手到地主36

政治经济学的哥伦布41

政治算术46

配第和戈劳特与统计学50

时代与人物53

第4章 布阿吉尔贝尔,他的时代与作用59

贫穷的法兰西60

鲁昂的法官62

犯罪与惩罚65

理论家66

布阿吉尔贝尔与法国政治经济学69

第5章 约翰·罗:冒险家和预言家73

危险的事业和大胆的思想74

征服巴黎78

大破产79

约翰·罗和20世纪86

第6章 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91

18世纪91

政治经济学喜欢鲁滨逊的故事93

孟德维尔医生的反论97

古典学派的形成100

大卫·休谟106

第7章 魁奈医生和他的学派111

启蒙时代111

庞巴多尔侯爵夫人的医生113

新科学117

重农主义者120

魁奈医生的“曲折线” 123

第8章 思想家、大臣和人:杜尔哥127

思想家 127

大 臣133

人136  

第9章  苏格兰的贤人:亚当·斯密139

苏格兰141

斯密教授143

斯密在法国146

经济人149

自由放任153

第10章 体系的创建者:亚当·斯密157

分工160  

劳动价值论162

阶级和收165

资本168

斯密主义者170

斯密的个性173

第11章  金融界的天才:大卫·李嘉图177

产业革命178

最富有的经济学家180

前夕:货币流通问题184

比较成本原则 188

主要著作191

第12章 体系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 195

价值难题195

成果的分割199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202

议 员 204

品格206

李嘉图和马克思207

第13章 李嘉图的周围及其后来211

19世纪212

马尔萨斯和马尔萨斯主义216

人和土地218

李嘉图主义222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227

折衷的政治经济学230

第14章 经济浪漫主义:西斯蒙第237

日内瓦公民238

批判资本主义240

危机243

西斯蒙第主义的历史命运245

第15章 萨伊学派和库尔诺的贡献249

萨伊其人250

生产要素与收入252

“萨伊定律” 255

学 派257

库尔诺的生平259

库尔诺的贡献261

杜能和边际分析264

效 用 266

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269

第16章 经济民族主义:李斯特273

李斯特和德国的历史274

公职、监禁、侨居国外275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和生命的终结277

振兴国家的工业279

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281

历史学派283

特殊情况:洛贝尔图斯285

第17章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美好世界:圣西门和傅立叶289

从伯爵到乞丐290

导师292

圣西门主义293

傅立叶的著述生活296

这是没有理性的世界299

未来世界的面貌302

第18章 欧文和英国早期社会主义307

胸怀宽广的人308

欧文和政治经济学311

工人阶级思想家314

从空想到科学316

人名索引 319

重印本后记331

试读章节

从见习水手到地主

笛福小说中的英雄——年轻的鲁滨逊——偷偷地离开他的家来到海上,开始了他神奇般的漂流生活。二百五十年来,这个故事一直激动着读者的心。呢绒业者安托尼·配第的家(住在南英格兰罕布什尔的罗姆斯城)也出了与此相类似的事情:他的儿子威廉·配第不想继承父业,而到南罕米敦当了一名见习水手。

在17、18世纪的英国,去海外曾经是青年人力图摆脱平淡无奇生活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它表现了青年人所固有的追求惊险和自主的脾性。这并不意味着反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相反,这种历险多多少少都是同发财致富的欲望以及在新的资产阶级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个性有关,对年轻的配第来说也完全是这样。

一年后配第摔坏了腿,按照当时严格的惯例,他在最近的岸边下了船,来到法国诺曼底沿海一带。天生的才干、能力和机遇救了他。配第在自传中以会计一样的精确性,然而又是同现实生活中的鲁滨逊相称的精确性,记述了他的经历:他怎样被送到岸上,怎样花为数不多的一点钱,如何通过购买和倒卖各种小玩意儿增加了自己的“财产”。他起初不得不用拐杖,但不久就丢开了它。

配第算得上是一位神童。尽管他受的教育不多(只在罗姆斯城上过学),但他懂拉丁文,提交了一份以拉丁文诗韵体写成的入学“申请”,加入了耶稣教会并在法国克恩城办的中学学习。不知是对这位年轻人的才华感到吃惊,还是鉴于他为天主教神甫做出了什么有价值的成果,反正耶稣教会接受了他的入学申请,并且还负担了他的生活费用。配第在那里呆了大约两年,结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获得了拉丁文、希腊文和法语知识,以及对航海术很重要的初等算术、实用几何学和天文学知识”。配第的数学才能是有名的,而且一直保持在当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上。

1640年配第在伦敦当海图测绘员,随后三年他又在军舰上服役,在这些地方他的航海知识和测绘技能显得非常有用。

革命烈火在这些年熊熊燃烧,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日益激烈,国内战争爆发了。20岁的配第原则上是站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清教一边的,但他从未打算投身到这一斗争中去,他向往的是科学。他到了荷兰和法国,他在那里主要学医。这种多方面的爱好充分表明了配第个人的才干,要知道,在17世纪独立学科的分立刚刚开始,多面手的学者并不罕见。

接下来的三年是在畅快的漫游和紧张吸收知识的活动中度过的。在阿姆斯特丹,配第靠给珠宝商和光学器皿商干活谋生。在巴黎,他为侨居在那里的哲学家霍布斯当秘书。24岁的配第已经长大成人,知识广博,精力过人,朝气蓬勃而且富有个人魅力。

回到英国,配第不久就在牛津住了下来,在那里继续研究医学。他在伦敦同青年学者团体的一些成员建立了联系,这些人起初戏称自己是“小人物协会”,但在“复辟”之后他们很快就创建了皇家协会——近代第一个科学院。1650年配第在牛津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又任解剖学教授,还是协会一个分会的副会长(类似于大学副校长)。“小人物协会”起初常在配第的单人住所聚会,这个住所是从一位药剂师那里借来的。

这些学者(包括配第在内)的政治观点并不很激进,但是,革命(它导致1649年5月宣布成立共和国)的精神却渗透在他们的活动中。他们反对陈旧的繁琐哲学,主张切实运用经验的研究方法。配第接受了这种革命和民主主义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贯穿在他一生的活动中。配第在后来有时是靠很不正当的手段达到贵族和富有大地主的地位的,而革命和民主主义的精神又妨碍了他在朝廷中的成功。

配第显然是一位优秀的医生和解剖学者,这位年轻教授在牛津的医学论文和附在后面的高级处方可资证明。从这时起配第开始知名。  1650年12月在牛津,按照当时的法律和习惯,要处死一个名叫安·格林的农家女子,因为她被控告受一年轻公子的勾引而虐杀了自己的婴儿(后来证明她是无罪的,孩子因早产而死)。在确定了死因之后,她被处死了。此时此刻,配第带着他的助手赶来墓地,想运走尸体作解剖研究,结果发现此人还一息尚存,于是采取紧急措施把她“救活”了。事情后来的发展是很有趣的。配第就此事说明自己的品格时,提出了三点:第一,他不仅观察了生理方面的现象,而且观察了这位不寻常的女病人的心理状态,还作了精确记录。第二,他不仅表现出高明的医术,而且还表现出了人道主义精神,他从法官那里知道了此人的申诉,还凑了一些钱给她用。第三,他以其特有的务实作风利用这一事件为自己大做文章。

1651年,配第博士突然放下自己的专业,当了爱尔兰英军总司令的侍从医生。1652年9月他第一次登上爱尔兰的土地。他想从这样激烈的变动中得到什么呢?显而易见的是,对他这位年轻能干而又富于冒险精神的人来说,教授生涯是过于平静而缺乏吸引力了。

配第是在英国军队刚刚扑灭了爱尔兰人民起义之火以后来到爱尔兰的,他所看到的爱尔兰是一个经过十年战争破坏、饥饿和疾病流行的国度。在那里,爱尔兰天主教徒和反英起义者的土地均被没收。克伦威尔打算把这些土地分给资助战争的伦敦富商以及打了胜仗的军官和士兵。为此需要丈量土地,制定计划。土地总面积达数百万英亩。由于军队鼓动要求分配,这件事还必须快办。可是在当时(17世纪中叶)这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没有地图,没有工具设备,没有熟练人员,也没有交通工具,再加上土地测量员还不断遭到农民的袭击。

配第挑起了这副重担,他看出这是个发财和升迁的大好机会。他又具有测量和制图方面的知识,使他得以胜任。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条件:能力、毅力和精明。配第从政府和军队司令部承包了制定“军队土地一览”的任务,他得到了许多钱,这些钱是从应当得到土地的士兵那里收集来的。配第在伦敦还选定了一些新工具,组织了成千人的军队土地测量员,制作了爱尔兰地图,这些地图直到19世纪中叶在解决土地纠纷时还被使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问里完成的。的确,对配第来说这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对配第(这时还不满30岁)来说,“军队土地一览”确是一个真正的聚宝盆。初到爱尔兰时,配第还只是一名医生,经过不多几年他就成了全国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了。

怎样看待配第这样的暴发户?他的行为合法不合法?这引起了关于配第生平的激烈争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以个人的观点为转移。有人认为掠夺爱尔兰这件事本身就不合法,配第的行为正是以此为基础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又是在官方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的。他没有掠夺,因为他并无实权;他没有偷窃,而是买来的;他也没有用暴力把人家从土地上赶走,而是按照法官的决定;也许也没有贿赂和收买。因此,很自然,配第的行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配第的精明强干、大胆和富于冒险的特点,在他发财致富的狂热活动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按配第自己的说法,他从完成上述承包项目中获得了九千英镑的纯利,他用这些钱从不愿等待自己的份地或不能经营这些份地的官兵手中购进了土地。此外,他所得的土地中有一部分是政府付给他的报酬。这位精明的博士究竟用了哪些手段聚敛财产,世人也许不得而知了,反正他的成功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预期。到最后,他成了拥有数万英亩土地(在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的所有者。他的财产后来还有所增加。同时他也成了爱尔兰总督亨利·克伦威尔(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小儿子)最亲密的助手和秘书。

配第在这两三年间是十分走运的,尽管有敌手和嫉妒者的阴谋活动。但是,1658年护国王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后,这位护国王的儿子的地位也变得不稳了,参院议长不得不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调查配第的行动。在这个委员会中配第有不少朋友。为了自己的财产和高贵名声,配第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其劲头、手段和气势,决不亚于他为自己的思想所进行的斗争。他不仅在委员会上为自己辩护,而且在伦敦议会上为自己洗刷名声(在这次选举之前他做过一段时间的议员)。在这场斗争中,即使他没有取胜,但无论如何他也没有受损。在1660年复辟之前最后几个月的政治混乱局面下,配第的事情不了了之,结果一切如常。

复辟前不久,亨利·克伦威尔和他的亲信为保皇党分子大效其劳,致使政权落到从流放地返回的查理二世手中。这位护国王的儿子完全脱离了国务活动,但是配第却公开投向了复辟王朝。1661年,这位呢绒业者的儿子就有了爵士称号,人称威廉·配第爵士了。这是他一生中成功的顶峰,他为查理国王尽力,使对手丢了脸,他还发了财,立了业,成了名人……

从配第的函件和书信中可以断定,国王曾两次想给他封爵。不过,他不无理由地把这些建议看做是有意避开他所提的一个申请,即要求给他一个实际的国家工作职务,以便实现他所设想的经济纲领。这一申请实际上使国王和贵族感到厌恶。配第曾这样解释他婉拒国王恩宠的原因:“我宁愿做一枚有实在价值的法新,也不愿做半个克朗,它无论多么漂亮,毕竟是受了铸压和镀了金的。”这种话出自配第之口是令人奇怪的。一个虚荣心极重而且贪财的人一下子变成了另外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威廉·配第爵士一死,障碍就消除了。一年后,他的长子查尔斯即被封为肖别尔男爵。不过,这是爱尔兰的男爵,无权出席伦敦上议院的会议。只有配第的曾孙(别号兰斯唐侯爵)才赢得了这一地位,并作为大政治家和民权党首领而留名于英国史册。

在本世纪,英国有一些为统治阶级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大经济学家成了贵族,其中第一人就是凯恩斯。如今有些著名经济学家是上议院的座上客。

P36-41

序言

把政治经济学史写成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自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人们曾经做过不少尝试,可是取得成功的似乎不多。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可以说是近些年来在这方面获得成功的少数作品之一。它于1971年初版问世以后,立即在(前)苏联国内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和欢迎,随后于1975年增订再版,1979年修订第三版,还先后被一些国家翻译出版。这个中译本就是根据俄文修订第三版译出的。

本书作者安德烈·弗拉吉米洛维奇·阿尼金(生于1927年)是(前)苏联当代知名经济学家,长期从事经济思想史和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流通问题的研究。除本书外,他在经济思想史方面还发表了《亚当·斯密传》(1968年)等著作。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历史感和现实感兼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笔法,描绘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伟大先驱者们栩栩如生的画像,这些人大都是历史上杰出的学者或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他们的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上起过重要作用。作者以不少篇幅评介了经济学说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庸俗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对这些人及其学说的批判是分不开的。作者还向读者评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他们尽管在当时并不出名,但从经济学后来的发展来看却是值得重视的。作者紧密联系各国不同时代的背景和历史条件,阐述了思想家们的学说,同时也很注意他们的思想观点或政策主张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同当代的联系。也许还有一点值得指出,作者在论述中并没有满足于重复以往的众所周知的认识,而是力求吸收和反映当代经济科学发展的成果与水平。本书是为对政治经济学及其历史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写的,对专业理论工作者也不失为一本饶有兴味的参考书。

本书的注释(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代和页码等)均照原文译出,特此说明。

对译文中的缺点和错误,欢迎读者指正。

晏智杰

1984年1月于北京大学

后记

本书初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问世后颇受读者的喜爱和欢迎,不久即售罄;此次相隔20年后得以重印,得益于华夏出版社于泽俊总编、陈小兰主任和李雪飞责编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劳作,谨在此深表谢意!当然,文责应由译者自负,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后得知该书俄文原版于1985年还出了第四版,不过,如作者在第四版序言中所说:“与第三版相比,这一版只作了必要的个别的修改。”事实上,这种修改是在原章节设置和全书页码都未加变动的前提下,仅限于对个别不能不改的地方(例如涉及前苏联某位领导人的名字和言论)作了删改,至于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和学术内容则没有作任何实质性改动。所幸我当初根据第三版准备这个译本时已经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并作了必要处理,个别提法或与事实有出入的地方也已在译者注释中作了说明(数量不多),因此,现在将这个第三版的译本再次呈现给我国读者是合适的。至于作者对马克思以前经济思想发展各阶段的人物及其学说的评论,特别是在事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时代课题时,读者不难发现他的认识仍停留在前苏联时期的主流思想和观点上,这些认识今日看来显然已经滞后或不合时宜了,但这不至于从根本上影响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普及的教育意义,而这正是重印该书的初衷。

借此重印之机我对全书译文作了必要的文字性修饰,更正了1986年译本中个别翻译或排印不当之处,并再次核对了相关引文及其出处。

热诚欢迎读者对译文的批评指正。

晏智杰

北京海淀百旺家苑

2006年12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西方大经济学家传记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阿尼金
译者 晏智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3128
开本 16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91-4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