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在总结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把与农业生物技术有关的三门课程,即作物遗传与育种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和综合,新设置的种植专业主干课程的配套教材。全书是由7个单元组成,第1单元是农业生物技术概述;第2单元是农业生物技术试验室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第3单元是植物遗传与育种技术;第4单元是微生物及其应用技术;第5单元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6单元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第7单元是实验实训考核项目与标准。
图书 | 农业生物技术(种植专业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教材是在总结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把与农业生物技术有关的三门课程,即作物遗传与育种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和综合,新设置的种植专业主干课程的配套教材。全书是由7个单元组成,第1单元是农业生物技术概述;第2单元是农业生物技术试验室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第3单元是植物遗传与育种技术;第4单元是微生物及其应用技术;第5单元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6单元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第7单元是实验实训考核项目与标准。 内容推荐 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7个单元,第1、6单元简要介绍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和发展趋势。第2、3、4、5单元重点介绍了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植物遗传的基本知识和主要育种技术;微生物的一般培养过程及食用菌的生产工艺;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及马铃薯、甘薯、草莓等主要经济植物组织培养脱毒与快繁技术。第7单元主要介绍实验实训考核项目与标准。本教材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内容新颖、难易适度,图文并茂、通谷易懂。可作为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种植专业和职业高中的教材,也可作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青年农民自学的参考教材。 目录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说明 编写说明 单元1 农业生物技术概述 学习目标 1.1 农业生物技术的含义 1.1.1 农业生物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1.1.2 农业生物技术的种类 1.2 生物技术的发展 1.2.1 传统生物技术 1.2.2 现代生物技术 1.3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3.1 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品质 1.3.2 植物种苗的工厂化生产 1.3.3 利用生物固氮,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1.3.4 发展畜牧业生产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学习提示 资料搜集 单元2 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 学习目标 2.1 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常用设备 2.1.1 实验室设置 2.1.2 实验室常用设备及用途 2.2 常用器皿的洗涤 2.2.1 初用器皿的清洗 2.2.2 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的常规清洗 2.2.3 特殊洗涤 2.2.4 洗液的配制 2.3 灭菌和无菌操作 2.3.1 灭菌 2.3.2 无菌操作 2.4 培养基的组成及配制 2.4.1 微生物培养基的组成及配制 2.4.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组成及配制 实验实训 实训1 实验室常用器皿的洗涤、灭菌和无菌操作 实训2 基本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学习提示 单元3 植物遗传与育种技术 学习目标 3.1 植物遗传基础 3.1.1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1.2 遗传的物质基础 3.1.3 遗传的基本规律 3.2 植物育种技术 3.2.1 植物常规育种技术 3.2.2 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3.2.3 植物转基因育种技术 实验实训 实训1 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实训2 农作物常规育种程序实地参观 实训3 观看植物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影视录像资料 实训4 主要经济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学习提示 观察记载 习作卡片 单元4 微生物及其应用技术 学习目标 4.1 微生物概述 4.1.1 微生物及其特点 4.1.2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4.1.3 微生物与农业环保 4.1.4 微生物与生态农业 4.1.5 微生物与农业生物技术的关系 4.2 微生物的种类及特征 4.2.1 原核细胞微生物 4.2.2 真核细胞微生物 4.2.3 非细胞微生物 4.3 微生物培养的一般过程 4.3.1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4.3.2 培养基的灭菌 4.3.3 接种 4.3.4 培养 4.3.5 菌种的保藏 4.4 常用农业微生物的生产工艺 4.4.1 食用菌 4.4.2 微生物肥料 4.4.3 微生物发酵饲料 实验实训 实训1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实训2 微生物的一般培养技术 实训3 常用微生物菌种的培养技术(食用菌) 实训4 常用微生物的生产工艺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学习提示 习作卡片 观察记载 生物绘图 科普写作 单元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学习目标 5.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5.1.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特点 5.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5.1.3 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5.2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5.2.1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5.2.2 培养材料的制备和接种 5.2.3 材料的初代培养 5.2.4 试管苗的增殖和继代培养 5.2.5 试管苗的移栽与管理 5.3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养 5.3.1 植物病毒的种类及危害 5.3.2 植物脱毒的方法 5.3.3 植物茎尖培养脱毒的一般过程 5.3.4 脱毒苗的鉴定 5.3.5 脱毒苗的扩繁 5.4 主要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5.4.1 利用茎尖培养脱毒和快繁技术(马铃薯、甘薯、草莓等) 5.4.2 利用器官培养快繁技术(菊花、月季、葡萄等) 5.4.3 利用花粉培养技术(水稻等) 5.4.4 利用胚培养快繁技术(兰花等) 实验实训 实训1 植物茎尖培养与脱毒的操作技术 实训2 植物器官培养的操作技术 实训3 植物病毒检测的操作技术 实训4 植物胚的培养技术 实训5 植物种子的无菌播种技术 实训6 植物细胞融合技术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学习提示 生物绘图 观察记载 科普习作 习作卡片 单元6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6.1 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管理 6.1.1 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安全性及其影响 6.1.2 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管理 6.2 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 6.2.1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6.2.2 未来农业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学习提示 单元7 实验实训考核项目与标准 考核项目一 实验室常用器皿的洗涤、灭菌和无菌操作 考核项目二 培养基的制作 考核项目三 常用微生物菌种原种(栽培种)的培养技术(食用菌) 考核项目四 常用微生物的生产工艺(食用菌) 考核项目五 植物茎尖培养的操作技术 考核项目六 植物器官培养的操作技术 考核项目七 植物病毒检测的操作技术 附录 附录1 微生物基本培养基配制方法 附录2 微生物实验用染液的配置 附录3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常用培养基的配方(单位:mg/L) 附录4 常用消毒剂的配置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农业生物技术(种植专业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秀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90719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1 |
出版时间 | 2001-12-01 |
首版时间 | 2001-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188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