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永庆财富启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王永庆的人生历程进行了总结,概括了他的成功经验。深信读者一定会从中感悟到王永庆人格力量的魅力,经验的神奇力量。

从而,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创业有所借鉴,早日创造出自己事业的一片天下。

内容推荐

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从一家米店起家,从一个日产4吨PVC的小工厂开始,冲破重重阻力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的工业化道路。在王永庆的领导下,台塑集团的投资遍及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如今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他也被誉为“经营之神”“管理之神”。

本书不仅全面介绍了王永庆的管理秘诀与财富观念,更详尽地层示了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及经营理念。道出了他成功的根本所在。通过学习王永庆的做事理念、方法与毅力,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出一番成就。

目录

第一章 坎坷人生:筚路蓝缕,成就传奇

1.自力更生靠自己

2.小事之中立自信

3.学业不精终生憾

4.改变命运担责任

5.告别家人寻出路

6.自我打拼创佳绩

7.放弃米店求转行

8.大胆建厂解难题

9.依靠纺织创佳绩

10.欧美考察获经验

11.心系大陆欲投资

12.风波再起遇难题

13.陈情利弊道缘由

14.远赴大陆谈合作

15.“染指”石化遇障碍

第二章 创业启示:殚精竭虑,不辞劳苦

1.树立志向,明确细化

2.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3.天道酬勤,勤无难事

4.勤俭节约,精打细算

5.苦尽甘来,忆苦思甜

6.勇于挑战,沉着应对

7.把握机遇,依靠实力

8.立足基层,积累经验

9.认清目的,矢志不渝

10.坚持不懈,不找借口

11.敢作敢为,勇于冒险

12.重视基础,稳打稳扎

13.追求激情,淡看金钱

14.齐心协力,攻破难关

第三章 管理之道:求真务实,止于至善

1.理念第一,全面推广

2.压力管理,展开竞争

3.“瘦鹅”理论,发人深省

4.奖励管理,提高绩效

5.事先准备,胸有成竹

6.重视计划,管好时间

7.躬身力行,亲自体验

8.电脑管理,实现合理

9.降低成本,效率优先

10.企业成败,在于管理

11.合理管理,切身感受

12.基本单元,力量之源

13.合理生产,追求革新

14.经营管理,重中之重

第四章 用人经验:精明用人,培养人才

1.追根究底,精益求精

2.加强管理,留住人才

3.为他人想,互利双赢

4.诚实守信,以诚相待

5.结识“贵人”,终生受益

6.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7.下放权力,适当监督

8.善良做人,仁爱为本

9.实务工作,管理之基

10.客户至上,重视顾客

11.服务周到,精益求精

12.自我反省,弥补不足

13.抓住人脉,收获财富

第五章 人格魅力:遵守信义,广施恩泽

1.信守承诺,遵从道义

2.重情重义,牢记出身

3.回馈社会,毫不吝啬

4.率直敢言,真诚做人

5.铁血教育,毫不留情

6.吃苦耐劳,敢于拼搏

7.奉献社会,担当责任

8.自我磨炼,毫不懈怠

9.挑战自我,不断进步

10.持之以恒,不找借口

1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第六章 个人感悟:发人深省,受益无穷

1.预算分析,要花功夫

2.发展工业,国富民强

3.由点到面,全面改善

4.选拔人才,注重实力

5.人的品质,一切根本

6.责任意识,重中之重

7.稳固制度,永续经营

8.错过读书,终生遗憾

9.不怕犯错,重在改正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917年1月,王永庆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县新店镇一个普通人家的家庭。他在所有的兄弟中排行第一,所以被寄予了振兴家族的厚望,他的祖父希望他将来能够事业有成,不要像祖祖辈辈一样在穷困潦倒中过日子。于是祖父经过慎重考虑,给他起名为永庆,象征着家族从此要告别贫困,走向富裕。后来,王永庆的人生经历果然实现了祖父的愿望,成为享誉中外国家的台湾“企业经营之神”。

王家并不是祖祖辈辈在台湾生活,它的祖籍在中国大陆福建安溪,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人们经年累月里过着饥肠辘辘的生活。到了清朝道光年间,王永庆的曾祖母许雪娘早年丧夫,成为寡妇。他们一大家子人在家乡里实在难以谋生,于是她决定带着儿子和儿媳们告别老家,漂洋过海,到台湾去谋求生路。

许雪娘将自己临时的家安顿在台北县新店镇一个叫做“情人谷”的地方。那里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地方,但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在那里过日子也是比较艰难的。由于王家在老家时是世代种茶的,于是他们便在异地他乡重操旧业,勉强度日。在以后的几代人中,除了王永庆的祖父王添泉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文化人之外,其他的人一辈子都是在和种茶打交道的。

为了教育后代,王添泉自己在老家开办了一家私塾,用来教书育人。由于他平时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他受到了乡亲们的敬重。他的妻子苏好心地善良,不过她也是命途多舛,她出生时由于愚昧的人们认为养女儿不能够传宗接代而差点儿把她掐死,幸亏有一位算命先生说她命运不错,她才得以从死里逃生,留下了一条性命,活了下来。后来,果然她能嫁给知书达理的王添泉在当地人的眼中是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她也认为自己的命运很好,能嫁给一个文化人,不过当她过门走进王家门后才知道王家的生活窘境。王家用家徒四壁的词语来形容十分贴切,不过好在苏好能够知足常乐,她也没有过分地抱怨自己过着和以前一样的苦日子。

在当地,百姓的日子普遍都很贫穷,他们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可怜日子。因此,能够送孩子来私塾读书的人寥寥无几,人们觉得学了文化知识还不如受苦力赚钱来得快。所以王添泉虽然说是教书先生,可是他依然很贫穷,他并没有给家里的经济带来一定的改善。而他自己一生中只会教书,家中的其他家务活都得要由妻子一个人来担当。当儿女们一个个们相继出生后,他家里的生活水平更是每况愈下。于是,王添泉感到自己实在是一个无用的人,眼睁睁地看着家里贫穷却无力改变家中的境况。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有一天,他终于想通了,他觉得什么“孔老夫子,之乎者也”,都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根本不值钱。于是他痛下决心要让自己的子女们不要学文化。因此,王永庆的父亲那一辈人根本不认识字,斗大的字也不认识,他们只会种茶谋生,养家糊口。

然而,王添泉的这个决定并不正确,他的儿子们并没有因为种茶而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有所起色,他们依旧是过着贫苦的日子。有时遇上灾荒期,他们的日子更不好过,反而变得越来越穷。

王添泉的选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是,让王永庆的祖父王添泉一生中都引以为傲的是他的孙子王永庆给贫穷的家庭中带来了致富的希望。后来当王永庆出名之后,有的人把他的出生地“情人谷”奉为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他们觉得是上苍钟爱王家,才让他们一家人的命运得以彻底改变。有一次,一个人认为“情人谷”这个地方连接着乌来山岭,整个环绕着北乌来,犹如一条盘旋的巨龙。其中乌来是巨龙的龙头,情人谷则是龙尾。这是一个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宝地,将来定要出人才,于是王永庆便出生了。

对于这些歪门邪道的说法,王永庆总是嗤之以鼻。他一辈子是“不信神,不信鬼,只信自己的胳膊、腿”。他认为:“先天环境的好坏,不足喜亦不足悲,成功的关键完全在于一己的努力。”是的,王永庆出生于贫寒之家,但是他并不以家庭出身而感到自卑,他始终相信的是他自己,他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开创并管理了“台塑”集团。

王永庆从小便懂得自立,他认为唯有自立自强才可以有所作为,一味地依赖别人、希望别人给予自己是根本行不通的。王永庆正是有了自立自强的精神,他才能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中经受住种种磨炼。不管遇到任何困难,王永庆从来都不向困难低头。他始终都坚信只要自己能够坦然地去面对,就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一切难处都会迎刃而解。

对于当前的年轻人来讲,王永庆的自立自强精神是他们所应该认真学习的。靠天、靠地、靠祖上是没有出路的,只有依靠自己才是明智之举。要想取得成功,做出一番事业来,只有自己不懈地努力,顽强地去拼搏,才会克服艰难困苦,创造佳绩。

P3-5

序言

王永庆被誉为“企业经营之神”,他白手起家,从一个小米店的伙计开始,经过顽强拼搏,不懈地奋斗,创办了中国台湾最大的企业——“台塑”集团,他也因此荣登《福布斯》全球顶级富人榜榜首。他的经历创造了商界传奇,成就了商界神话。他所倡导的企业管理理念已经被全世界的众多企业所效仿,他所积累的经验已经成为众多商业人士步入商界的经典。

1916年,王永庆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15岁时,他在一家米店里当学徒。一年之后,自己成立了碾米厂。他还曾经投资木材行业,后来由于商家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便退出了这个行业。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投身塑胶市场。尽管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但他还是没有动摇决心,并于1954.年筹资创办了台塑公司,1957年建成投产。不久他筹集资金买下了公司的全部股权,使其成为他自己独资经营的公司。经过他的苦心经营,王永庆创办的台塑集团在民营企业中首屈一指,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王永庆他自己在台湾的富豪中雄踞首席,成为台湾唯一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企业之王。

总结与回顾台塑企业的发展历程,王永庆感慨万千,他这样讲道:如果台湾不是幅员如此狭窄,发展经济深为缺乏资源所苦,台塑企业可以不必这样辛苦地致力于谋求合理化经营就能求得生存及发展的话,我们是否能做到今天的PVC塑胶粉粒及其他二次加工均达到世界第一,不能不说是一个疑问。研究经济发展的人们都知道,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经济先进的国家会发源于温带国家,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气候条件较差,生活条件较难,不得不求取一条生路,这就是压力条件之一。日本工业发展得很好,也是在地瘠民困之下产生的,这也是压力所促成的;今日台湾工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在“退此一步即无死所”的压力条件下产生的。

事实胜于雄辩,台塑企业最终能够创造年营业额逾千亿元规模的奇迹,并非一帆风顺,它是在各种压力逼迫中艰难发展的。如果当年不存在产品滞销、台湾没有市场前景等问题,台塑企业便不会有扩大生产的想法,也不会去开辟国际市场;如果不是遇上台湾塑胶粉粒资源匮乏,台塑企业也不会有收购美国14家PVC塑胶粉粒工厂的惊人之举。正是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有发展,这便是台塑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亲身经验与体会。

在台湾,王永庆除了被誉为“企业经营之神”外,还被誉为“管理之神”。正是在他“止于至善”的管理理念之下,台塑企业才会由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发展。王永庆的管理理念为台塑企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提供了长远发展的动力。正是因为有这种动力,才促使台塑企业超常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王永庆的管理理念之中,他最强调的是要追根究底,遇到问题要追根溯源,不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要有务本精神,遇事要求根本,求合理,不要总是问结果;要从基层做起,办事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不要好高骜远,华而不实;要有“瘦鹅”精神,要学会等待机会,要忍饥挨饿,在坚忍中寻求机遇,在磨炼中等待机会;要有切身感,只有制定让员工感到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员工才会尽心、尽力、尽责,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要价廉物美,只有坚持提供价廉物美的原材料给下游客户,企业才可以蒸蒸日上,蓬勃发展;要坚持客户至上,只有买卖双方互利互惠,给客户提供最大的利益,双方才会合作愉快。以上便是王永庆的成功秘诀,是他能够创办台塑企业、管理台塑企业的经验之谈。这些道理看似容易,显得有点老生常谈,但它们是王永庆几十年来在不断的挫败中总结出来的,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证明了这些理念的正确性。

王永庆是一个企业家,更是一个慈善家。他认为做慈善事业,才是财富的真正终点。一个人有了钱,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把财富运用到社会中去,它才会更好地发挥它的真正的价值。1976年,他在台北创办长庚医院是他慈善事业的开端。他之所以要创办长庚医院,是为了帮助救济台湾原住民家庭,当时的台湾原住民家庭子女生活贫困,过着贫穷的日子。当长庚医院创办之后,医院便会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为了让他们能够学到技术,拥有一技之长,王永庆让这些台湾少数民族子女到自己旗下的长庚技术学院学习护理专业。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不用交学杂费,包吃包住,每个月还可以领到1000元新台币的零用钱。长庚医院以“人本济世,病患优先”为宗旨,在整个台湾享有盛誉,受到民众们的啧啧称赞。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王永庆知道后对灾区的人民十分挂牵,他捐出一亿元人民币用来救助灾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对于祖国的统一大业问题,王永庆心系中华,面对“台独”分子的种种恶行,他嗤之以鼻。他这样讲道:“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岂止是经济。台湾和大陆完全是家内人,是没有办法分开的。承认‘一中’有什么难的呢?……解决台湾目前的经济问题也可以很简单,就是承认‘一中’原则,假如台湾的政治家懂得这一点,和大陆在政治上有转机,问题就统统地解决了。”王永庆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几次三番地赴大陆访问,希望能够尽己所能,为海峡两岸的平等对话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书通过对王永庆的人生历程进行了总结,概括了他的成功经验。深信读者一定会从中感悟到王永庆人格力量的魅力,经验的神奇力量。从而,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创业有所借鉴,早日创造出自己事业的一片天下。

编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永庆财富启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商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99821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0: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