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国/列国志
内容
编辑推荐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中欧西部,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德国是世界工业大国,工业产值居世界前列,采煤、钢铁、机械、化工、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要地位,交通运输业发达,公路密度为世界之冠,也是世界上内河航运最繁忙的国家之一。德国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二战后,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分别建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1990年两德统一,德国成为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

内容推荐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中欧西部,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德国是世界工业大国,工业产值居世界前列,采煤、钢铁、机械、化工、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要地位,交通运输业发达,公路密度为世界之冠,也是世界上内河航运最繁忙的国家之一。德国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二战后,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分别建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1990年两德统一,德国成为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

本书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德国问题的知识专家。

目录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序

Vorwort

自序

第一章 国土和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点

四 河流、运河和湖泊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产资源

二 动植物

第三节 民族、居民与宗教

一 居民与人口

二 民族与德国人的性格

三 语言

四 宗教与宗教团体

第四节 国旗、国歌、国徽、国庆、国花和国鸟

一 国旗

二 国歌

三 国徽

四 国庆

五 国花

六 国鸟

第五节 民俗与传统节日

一 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

二 除夕与新年

三 慕尼黑啤酒节

四 狂欢节

五 行会节

六 射手节、花衣笛手节

七 区域性民间节日

八 出生与洗礼

九 婚俗概览

十 丧葬习俗

十一 习俗禁忌

第二章 历 史

第一节 德意志民族的起源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兴衰

一 德意志民族的起源与日耳曼国家的兴起

二 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兴衰

第二节 普鲁士的崛起和德意志的统一

一 普鲁士的崛起

二 法国大革命与普鲁士国家改革

三 德意志的统一

第三节 ~年:德意志帝国

一 俾斯麦的内外政策

二 威廉二世的内外政策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意志帝国的覆亡

第四节 ~年:魏玛共和国

一 十一月革命与魏玛共和国的成立

二 早期危机与国内斗争

三 施特雷泽曼的黄金时代

四 共和国的衰颓与希特勒的崛起

第五节 ~年:纳粹时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纳粹体制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建立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纳粹德国的初战得手

三 同盟国反攻和纳粹政权的崩溃

第六节 ~年:从占领、分裂到统一

一 盟军对德国的占领与德国的分裂

二 冷战时期两个德国的发展概况

三 德国重新统一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

一 政体的演变

二 宪法——《基本法》

三 联邦总统

第二节 联邦政府与联邦总理

一 大权独揽的联邦总理

二 国家权力中枢——联邦政府

三 联邦政府管辖机构、联邦政府辅助机构和非正式决策中心

四 联邦行政管理机构

五 联邦制中的地方政府

六 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 立法与司法

一 德国议会

二 司法制度

第四节 政党与选举

一 政党与《政党法》

二 选举制度

二 利益集团

第四章 经 济

第一节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经济奇迹”与“德国病”

一 “经济奇迹”与德国经济的三个发展阶段

二 “德国病”

三 德国当前经济状况

第三节 农业、林业与渔业

一 农业

二 林业

三 渔业

第四节 工业

一 汽车工业

二 机械设备制造业

三 化学工业

四 航空航天工业

五 生物技术

六 能源经济

七 环保产业

八 造船业

九 其他工业

第五节 交通与通信

一 交通

二 通信

第六节 财政与金融

一 财政

二 金融制度与机构

第七节 商业与服务业

一 商业

二 服务业概况

三 旅游业

四 展览业

第八节 对外经济

一 德国对外贸易概况

二 德国外贸政策

三 德国对外贸易商品构成和地区构成的最新变化

四 德国的外国投资与德国对外投资

第九节 经济与社会

一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目标和主要内容

三 德国的农村社会保障

四 德国福利国家的困境与改革

第五章 军 事

第一节 联邦国防军的建立与联邦安全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一 联邦国防军的建立

二 联邦国防军的现状

三 联邦安全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国防体制与军队建设

一 国防体制

二 各军种编制

三 训练体制

四 思想教育工作

五 国防工业

第三节 军事思想、军队实力与装备

一 德国军事思想的演变

二 统一后德国的军事安全战略

三 军队的实力和装备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的军事改革

一 军事改革的主要原因

二 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 军事改革的进展与挑战

第五节 国内安全体系

一 警察类别

二 组织机构

三 教育训练

第六章 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与卫生

第一节 教育体制与教育水平

一 德国教育概况

二 德国教育体系

三 德国的教育改革

第二节 科学技术

一 科技发展水平

二 发明与创造概览

三 科技体系与管理

四 主要科研机构

五 当前的科技投入与重点科研领域

六 中德科技合作

第三节 德国思想库与智囊机构

一 德国思想库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二 德国主要思想库简介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艺术

一 文化联邦制

二 大众传媒

三 文学与艺术

四 图书出版

五 图书馆、博物馆与世界文化遗产

第五节 卫生、体育与国民生活

一 卫生体系与概况

二 体育

三 国民生活

第七章 外交

第一节 德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 阿登纳的向西方“一边倒”政策

二 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三 施密特、科尔的“东西方并举”的外交政策

四 施罗德的“正常化”外交政策

第二节 德国与美国的关系

第三节 德国与法国的关系

一 德法千年战争交往史

二 德法和解、合作与欧洲联合

第四节 德国与英国的关系

第五节 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一 德俄双边关系的历史

二 冷战时期的德苏(俄)关系

三 冷战后德俄关系的调整与发展

第六节 德国与中国的关系

一 德中交往的源起与演变

二 当代中德关系的“正常化”与发展

第七节 德国与主要国际组织

一 德国与欧盟

二 德国与北约

三 德国与联合国

第八节 德国的发展援助政策

一 世纪年代以来德国的对外发展援助

二 德国对世界各地区的发展援助

三 德国对中国的发展援助

第九节 德国的对外文化政策

一 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历史演变

二 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主要执行机构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国/列国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顾俊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05595
开本 32开
页数 4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3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5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51.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7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