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是台湾著名僧人和社会慈善家,“净化人心”是证严法师一生的宏愿,其思想与著作,对世人有着深刻的影响。本书是证严法师“人生系列之”一,为证严首度对外演讲的内容,其中八篇是应“吴尊贤文教公益基金会”所邀之对外演说文,他以“直接、重点、尊重、及时、务实”的人生原则,透过慈善援助实践力行的力量,在一步一脚印中,深蕴着同为中国人的浓郁乡土情、同胞爱,亦传达出大爱的普世价值。本书自1989年在台湾出版以来,以深入浅出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深受读者的喜爱。
| 图书 | 自在的心灵/静思文化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证严法师是台湾著名僧人和社会慈善家,“净化人心”是证严法师一生的宏愿,其思想与著作,对世人有着深刻的影响。本书是证严法师“人生系列之”一,为证严首度对外演讲的内容,其中八篇是应“吴尊贤文教公益基金会”所邀之对外演说文,他以“直接、重点、尊重、及时、务实”的人生原则,透过慈善援助实践力行的力量,在一步一脚印中,深蕴着同为中国人的浓郁乡土情、同胞爱,亦传达出大爱的普世价值。本书自1989年在台湾出版以来,以深入浅出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深受读者的喜爱。 内容推荐 “真正自在的心,是慈悲的心。”能与人分享、懂得付出的人最幸福。因为在付出当中,我们的眼界开阔了,内心也增加了许多弹性,如此,一切的纷纷扰扰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本书节录证严首度对外的演讲词,希望在滚滚红尘之中,化解许多众生的不安与习气,帮助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回一颗自在的心灵。 目录 自序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公益与私损 慈、悲、喜、舍 七月原是吉祥月 菩萨心如清凉月 法云、净水、甘露 慈善与人生 从鹿野走到慈济 用慈施悲 圆满福德 用喜施舍 成就智慧 快乐的慈济人 试读章节 慈济是个真、善、美的团体 我常说:“慈济是个真、善、美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大家竭尽己力,互相鼓励,彼此教育。它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爱的感染”。大家或许会认为:“感染”不是指坏的方面吗?但是我要告诉诸位,好的也能说是一种感染。很多人都说,看到慈济这个团体,人人都是快乐的,大家互相感恩,坦诚相待。的确,慈济由一股大爱的力量所集结;因为这分爱的力量,他们经常集会,相互鞭策。 慈济也是最平等的团体,记得前花莲县长吴水云先生一向对慈济非常支持,每每有人到花莲来,他就会对来访的人介绍慈济,其中有一句话是:“世间要看平等,最平等的团体唯有慈济。”在慈济,哪怕是董事长或是工人,只要下定决心站在“济贫教富”的第一线,就可以成为慈济委员;没有身分、地位高低之分,大家彼此不断地感恩——捐钱的人感谢师父,师父也感谢捐钱的人;大家一心一意要将四大志业完成。 救济工作是需要钱的,去年慈济用在济贫的费用就高达两亿元,这两亿元是社会大众的爱心点点滴滴累积起来,帮助贫、病、急难的众生。这些钱救助过许多人的宝贵生命,也使无数的众生得到温暖和满足,所以,我要感谢这许多有爱心的人。 除了慈善,医疗是慈济四大志业的第二项,过去花莲的医疗资源实在匮乏,同是宝贵的生命,若是住在花莲就没什么保障。 北回铁路开辟时,有一对老夫妇到精舍来,对我说:“师父在花莲的救济事业做得很好,今天我们来,是要感谢您。” 我说:“为什么要感谢我?” “我们夫妇只有一个儿子,长年住在花莲,只是花莲的医疗设备太差了,为了使生命有保障,我们只好住台北。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决定搬回花莲。” “你们为什么要搬到花莲来呢?” “师父您不是要盖医院吗?这样一来,身体就有保障了。” 病是人生的大事,一般人健康时都不在意身体,一旦生起病来,才知道医疗对人生的重要。而且要使花莲有发展,使人人肯住到花莲来,我想第一项条件是需要有相当的医疗水平;第二项则是要提高教育、文化的水平。花莲是个很美的地方,山清水秀,空气又好,这么好的地方,为何人们不敢来呢?所以,我说第一项要做的就是做好医疗工作,使人人的生命有保障。 对我来说,盖医院是一件非常自不量力的工作。我是个出家人,两袖清风、身无长物,花莲慈济医院建设期间,从找土地开始,很多事情都是靠吴县长等各方人士的帮忙促成的。 P14-16 序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禅师·《无题》 人生总是在忙忙碌碌中,好不容易停下来歇一口气,但是,旋即又投身滚滚红尘中,轮回循环不已!是否,你曾静下心来,问问自己 :“你在忙些什么?” 一般人汲汲营营于世间名利,如此劳心劳力、身心俱疲;为什么心中还是会浮现一股不知名的惆怅?也许真的该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何在?如何才能真正过得自在无悔? 我认为,“真正自在的心,是慈悲的心”,能与人分享、懂得付出的人最幸福。在付出当中,我们的眼界开阔了,更重要的是内心也增加了许多弹性,如此一来,一切的纷纷扰扰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把握分秒,做就对了!”时时刻刻做利益人群的事,自然无暇胡思乱想,又能心无烦恼,日子也就过得充实惬意。心中轻安舒畅,脸上自然展露微笑,人见欢喜;若能日日欢喜、日日吉祥,即使到了一般人所谓的“鬼月”、事事禁忌,在佛教中仍是代表着“感恩、吉祥”,人间到处充满光明。 “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以鬼心看人,则人人是鬼”,当然以明澈的心看世间,则士、农、工、商无不在福利众生;春、夏、秋、冬无不是良辰美景;生、老、病、死更是自自然然。就像开头这首禅诗,简单平实,令人无限开怀。 本书所录为证严首度对外演讲的内容,其中八篇是应“吴尊贤文教公益基金会”所邀之对外演说文,在此感恩相关单位的政府首长及吴老先生予此“抛砖引玉”的机会,令证严得与诸上善人结下欢喜缘。书中的一些理念若能对大众有所启发,进而带动大家身体力行,相信人人必能逐渐达到心灵自在的清净境界!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自在的心灵/静思文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证严法师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04395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07 |
| 出版时间 | 2006-08-01 |
| 首版时间 | 2006-08-01 |
| 印刷时间 | 2007-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1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11 |
| 宽 | 149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