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述了京郊高碑店村的历史、文化、民俗:京城脚下的码头与村镇、村落庙宇承载的历史记忆、商农结合的高碑店街市、卖鱼的高碑店人、五月节的娘娘庙庙会、“公议助善”高跷老会、过大年中“抢银水”、喜轿铺与放河灯等。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研究成果,对于村落民俗文化志的书写具有开创性意义。
| 图书 | 高碑店村民俗文化志/朝阳区村落民俗文化志系列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描述了京郊高碑店村的历史、文化、民俗:京城脚下的码头与村镇、村落庙宇承载的历史记忆、商农结合的高碑店街市、卖鱼的高碑店人、五月节的娘娘庙庙会、“公议助善”高跷老会、过大年中“抢银水”、喜轿铺与放河灯等。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研究成果,对于村落民俗文化志的书写具有开创性意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京城脚下的码头与村镇/康丽 第一节 村落地理与经济 第二节 从漕运码头到繁华集镇 第三节 民俗文化特点 第二章 村落庙宇承载的历史记忆/孙乾飞 第一节 东庙与西庙 第二节 龙王庙与将军庙的传说 第三节 村里的“鬼庙”——五帝庙 第三章 商农结合的街市/尚鸿 第一节 街市的兴衰 第二节 ”街里”的买卖 第三节 上茶馆,下酒馆 ——买卖与村落公共生活 第四节 ”办事儿”的行业 第四章 卖鱼的高碑店人/詹环蓉 第一节 从”扛大个儿”到渔行生意 第二节 开在北京城里的鱼店 第三节 “挑八根绳”卖小金鱼儿 第五章 五月节 的娘娘庙庙会/关昕 第一节 拜娘娘的盛况 第二节 热闹的庙市 第六章 “公议助善”高跷老会/文爱群 第一节 会规及历史记忆 第二节 “张铲头”跳台阶与卸跷“堆山子” 第三节 “鲇鱼姥姥”与“嘎鱼舅舅” 第七章 过大年中“抢银水”/王媛 第一节 腊月”忙”年 第二节 祈福求吉过大年 第三节 “挑财水” 第八章 喜轿铺与“放河灯”/章 晓烁 第一节 高碑店婚丧事的两大支柱 第二节 红白喜事中必不可少的人 第三节 婚丧事中的特色习俗 第四节 七月半放河灯 附录一 高碑店村历史沿革及文物遗存考证/曹彦生 第一节 郊亭、银王庄与高蜜店 第二节 糕糜店、高米店和高碑店 第三节 高碑店说高碑 附录二 高碑店民俗旅游开发策划方案 第一节 民俗旅游开发基点 第二节 民俗旅游开发构想 附录三 主要信息提供人列表 主要信息提供人列表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高碑店村民俗文化志/朝阳区村落民俗文化志系列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北京民俗博物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07611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9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0 |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5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92.41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