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鸟与诗人/触摸自然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约翰·巴勒斯常被认为是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最杰出的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他笔下的风景多是人们所熟悉和可以接近的,是普通人农场和院落里的景色:树林、原野、鸟儿和动物,因此令人感到格外亲切,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当时曾创下一百五十万册的销售纪录。巴勒斯笔下的“岛之王国”,鸟语花香,清新宜人,充满灵动的生命活力。

内容推荐

《鸟与诗人》是巴勒斯自己出于某种考虑编写的一本散文选集,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的那样,他的初衷是想通过编选这样一本书,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的描绘与对精神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提供一种二者互为参考的视角。因此本书前面几篇文章重点谈论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后面几篇文章侧重发表了自己对文学创作以及本人所欣赏的两位作家的评论,但这两种文章都不是单纯流于自然的描绘或者人文思想的阐发,而是把两种精神相互渗透、融合在一起,用作者的话说,“我这样也是有意用在田野里熏染的情怀和学到的方法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一番观照和沉思,同时还打算用我所能调用得上的最杰出的博物学家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思考的问题”。

目录

一 鸟与诗人

二 触摸自然

三 鸟类杂谈

四 四月

五 关于春天的诗歌

六 我们的乡村圣人

七 天赋之上

八 美之上

九 爱默生

十 鹰的飞翔

试读章节

威尔逊也具有这些品质,虽然可能略微逊色,但却怀着一股诗人才会有的烈焰般的激情。他刚落脚踏上这片土地,徒步前往费城旅行,途中看到红顶啄木鸟——这是一种在树叶间看上去像一块三色巾的鸟儿——在树林中飞来飞去,这一景象刹那间燃起他的热情,从那天开始他决定把自己的终身事业奉献给鸟儿。那是一次多么值得庆幸的灵感突发。当时,威尔逊已经是苏格兰闻名遐迩的诗人,他的目光和鸟儿相遇时仍然令他激动不已,乃至在他灵魂深处开启了一道新的、让激情倾泻的闸门。

鸟儿的一切寓意都象征着并且令人联想到诗人。鸟儿似乎永远高高在上,它们的生活过得那么热烈和紧张,它们头脑硕大,肺部发达,热情而又飘然,身形矫捷,内心总是充满歌一般的喜悦。这些美丽的飘泊者,天生姿态优雅,精通数不清的旋律,而且无远弗届:它们自在悠然的生活把人类的多少憧憬化为现实,它们的飞翔和歌喉给了诗人多少灵感啊!

鸟儿难道不就是诗人的原型和导师吗?我们就不能要求人类的云雀和画眉在“放声吟唱他的颂歌”时,也跟自己带翅膀的原型那样自由和自然呢?金斯利(Kingsley)向我们指出,古代的游吟诗人和早期的民歌作者肯定从鸟儿那里学了不少东西,比如,从黑鸟、森林云雀或者画眉那里借鉴了押韵,懂得把一个旋律表达得简单而又质朴无华。下面这几句诗显然是从田野和森林捕捉而来:

她坐在一片刺丛下,

美丽的鲜花开满了山谷,

她的漂亮宝贝就出生在那里,

那里的鲜花点缀着绿叶。

那些最优秀的抒情诗多么像鸟儿的吟唱啊!——那么清脆、悦耳、喜气,让人联想到雄鸟把满腔情感倾泻而出时带着挑衅和得意的样子。(真正优秀的抒情歌手基本上不都是男性吗?)济慈和雪莱也许是英国最著名的诗人了,他们的诗歌旋律犹如鸟鸣,透出极具穿透力的野鸟的泣叫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伟大的诗人,但可以说明他们的诗歌中明显混合着麻雀和云雀鸣叫时发出的那种半尖音。

但是,当普通读者想到诗人钟爱的鸟类时,头脑中会自然浮现出那些著名的鸟儿,比如云雀和夜莺,它们被誉为欧洲大陆的作曲家,成为大陆诗歌中不朽的象征,但它们只是偶尔在我们国家的海滨一带亮相,有时会被一些刚出道的青年诗人写进诗中。

上古时代的诗人,那些杰出的古代游吟诗人似乎很少写到歌声婉转的鸟儿。他们更心仪那些咆哮着俯冲而下的掠食鸟、飞鹰、凶禽、秃鹫、鹳、鹤,或者声音宏亮的海鸟和尖叫的老鹰。这与诗歌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粗犷、好战的风气以及作者本人质朴强劲的心态非常贴近。荷马一定听过麻雀的啁鸣,■鸟的泣叫,乌龟的低吟,夜莺的颤鸣。然而,这些禽鸟都不足以当作一种象征来表达他内心的感觉或者润色他的主题。埃斯库罗斯从老鹰身上看到了雷神之狗,他的诗歌在这种意象的装饰下切削得像一把剑。

这并非因为古代游吟歌手不太像诗人,而是因为他们更像男子汉。在那些强势而敏感的人眼中,大自然的音乐绝不限于甜美之音。雄鹰在高空盘旋时发出的那种挑衅的尖叫声,潜鸟发出的野性的嘶鸣声,鹤的喘叫声,麻鸠的喧嚣声,老鹰狡猾的咆哮声,群徙的野鹅发出的仿佛从午夜天空倾泻而下的巨大的嚎叫声,或者在海滨,在新泽西乃至长岛的海岸边,成群的海鸥在海滨上空盘旋或向激浪俯冲下去时长久反复的低吟声,曲折低回、刺耳的尖叫声,像暴风雪中的风一样高低起伏不定。所有这些禽鸟发出的声音在某种意义上比任何单纯婉转的鸟鸣声更受欢迎,因为它们还保存着粗糙、不曾被驯服的大海和森林的特征,令人联想到瓦格纳用鸟类交响曲谱写而成的音乐。库珀这样写道:

所有这些曲调都是那么独一无二,  无论多么巧妙的手指弹奏出的音乐,

都无法将其模仿。

声音沙哑的乌鸦和翱翔在云霄的风筝

还在不断盘旋和惊声尖叫,

松鸦、喜鹊和不祥的猫头鹰望着升起的月亮欢呼,

这一切让我的心为之而动。

P2-4

序言

我慎重考虑了很久,打算把自己写的几篇自然札记和若干纯文学色彩较浓的随笔放在一起编成一本书,这样我就可以坦诚地向读者倾诉,当我身处徒然四壁的室内时究竟是什么让我那么专心致志和愉悦,当我走出房间后又是什么让我感到心旷神怡。尤其是,我这样做也是有意用在田野里熏染的情怀和学到的方法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一番观照和沉思,同时还打算用我所能调用得上的最杰出的博物学家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思考的问题。

因此,当我冒昧地在本书后半部分把沃尔特·惠特曼这位陌生的异数的名字摆在读者面前时,我希望读者不要因此而被吓跑,因为我完全确信,也许正是这位备受误解的人在精神上把握住了美国或者当代诗歌跳动的脉搏。这样看来,后面几章也许是我一贯主题及其在文学中的对应物的适当补充和延续,因为在这几章中,我们“依然要谈天说地”,并且试图把它们应用在更高级的事物上。

这虽然不是一条摆满玫瑰、邀请我们踏上去的人工小径,不过我们可以不妨把它想象得美好一些,想象那是一条从森林中穿越而过的崎岖小道或者海滨小路,在那里我们会不时遇到一缕清风袭来,或者不经意中看到“让野性的血液在神秘的静脉中沸腾”的事物。

一八七七年三月,于哈得孙河埃索普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鸟与诗人/触摸自然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约翰·巴勒斯
译者 杨向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8945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6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3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