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已故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先生的一部学术力作。首次附录了曹著《鲁迅年谱》、《鲁迅生平和著述年表》,凡二十万字,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资料和鲜为人知的轶事。并向人们诠释了三个不同的鲁迅,还对当下流行的“假如鲁迅活到现在”的话题,作了精辟的评述。曹著《鲁迅评传》,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鲁研界最具分量的学术著作之一。
图书 | 鲁迅评传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已故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先生的一部学术力作。首次附录了曹著《鲁迅年谱》、《鲁迅生平和著述年表》,凡二十万字,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资料和鲜为人知的轶事。并向人们诠释了三个不同的鲁迅,还对当下流行的“假如鲁迅活到现在”的话题,作了精辟的评述。曹著《鲁迅评传》,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鲁研界最具分量的学术著作之一。 内容推荐 《鲁迅评传》(新版)系我国已故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先生的一部学术力作。写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在国内外数十种关于鲁迅的传记、评论中,曹著的《评传》是最具个性的。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里,作者说,他写鲁迅既不仰望,也不俯视,他把鲁迅视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的人。作者通过对鲁迅心路历程、文艺观、思想政治观的述评,剖析他的作品,使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鲁迅。 新版《鲁迅评传》,首次附录了曹著《鲁迅年谱》、《鲁迅生平和著述年表》,凡二十万字,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资料和鲜为人知的轶事。在新版《鲁迅评传》中,曹向人们诠释了三个不同的鲁迅,并对当下流行的“假如鲁迅活到现在”的话题,作了精辟的评述。曹著《鲁迅评传》,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鲁研界最具分量的学术著作之一。 目录 序 /寒山碧 /1 “毋求备于一夫”——读曹著《鲁迅评传》/陈漱渝/1 一 引言 /1 二 绍兴——鲁迅的家乡 /7 三 他的童年/12 四 少年时代的文艺修养 /17 五 在日本 /22 六 辛亥革命前后 /27 七 民初的潜修生涯 /32 八 托尼学说/37 九 《新青年》时代 /42 十 在北京 /47 十一 《阿Q正传》 /52 十二 《北晨》副刊与《语丝》 /59 十三 南行——在厦门 /65 十四 广州九月 /70 十五 上海十年间 /75 十六 晚年 /91 十七 《死》 /109 十八 印象记/114 十九 性格 /119 二十 日常生活 /124 二十一 社会观/129 二十二 青年与青年问题 /1 46 二十三 政治观/155 二十四 “鲁迅风”——他的创作艺术 /160 二十五 文艺观/177 二十六 人生观/199 二十七 他的家族 /216 二十八 他的师友 /234 二十九 闲话/260 附录一 鲁迅年谱/279 编者小言 / 280 一、小引 /282 二、幼年 / 282 三、少年/288 四、日本留学/290 立、辛亥革命前后 /297 六、在北京/299 七、五四前后/304 八、南下/319 九、在上海/333 十、病逝/368 十一、鲁迅研究述评/378 附录二 鲁迅生平和著述年表/39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鲁迅评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聚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482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4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27.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5 |
宽 | 18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