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雍容不列颠/文化欧洲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有关英国文化的散文和摄影集。它汇集了作者的14篇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159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英国的艺术文化,涵盖建筑艺术、文学、绘画、雕塑和蜡像,有选择地记述了艺术之都伦敦、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特福德、学府剑桥和古城约克的文化见闻。如果说书中的散文是以文学随笔记述英国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英国艺术文化。

内容推荐

《文化欧洲》丛书是图文并茂的有关欧洲文化的散文和摄影集,它兼具三个特点突出文化内涵,书写实地体验;呈献亲拍图片。它凝结了我在欧洲逾十年的文化人生中对欧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涵盖建筑艺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民俗和宗教。

目录

序言

建筑艺术

伦敦古建筑巡礼

皇家城堡和宫殿

约克与世纪同龄

人文文化

莎士比亚故园

莎士比亚人文戏剧

获文学奖的首相

剑桥创造科学神话

艺术伦敦

学院画派的繁荣

古典绘画作品欣赏

亨利·摩尔现代雕塑

蜡像的魅力

英伦印象

温莎王室的婚姻

英国人的王室情愫

文化巡游散记

团梦文化人生

试读章节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兼具巴洛克建筑风格。它扬弃了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传统的、规整的圆形和方形结构,而采用椭圆形或者波浪形等不完全规则的设计,譬如圣保罗大教堂的巨大的穹窿和形状不规则的类方形塔楼就是这样。在圣保罗大教堂建筑基体中央竖起数十根希腊式圃石柱,构筑一个圆石柱环廊,它擎起一个巨大的穹窿,穹窿之上重复了柱廊和穹窿结构,只是小得多,以为建筑装饰。穹窿两侧的塔楼底部(及至镶嵌的钟表处)为方形,上部由小型柱廊和拱顶构成,显得华丽。

巴洛克和古典主义艺术的历史年代大体上定位在16世纪初至17世纪初。在意大利风靡的巴洛克艺术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激情,它着意表现由曲线和斜线所显现的华丽和惊奇。开始于法国的古典主义艺术,并不苟同和接受意大利巴洛克艺术风格,而是自辟蹊径,以水平、垂直、平衡抗衡曲线和斜线,讴歌王权。P29

序言

《文化欧洲:雍容不列颠》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有关英国文化的散文和摄影集。它汇集了作者的14篇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159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英国的艺术文化,涵盖建筑艺术、文学、绘画、雕塑和蜡像,有选择地记述了艺术之都伦敦、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特福德、学府剑桥和古城约克的文化见闻。如果说书中的散文是以文学随笔记述英国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英国艺术文化。

建筑艺术是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建筑艺术发展史,如同西方艺术发展史,概括地说,同样经历了希腊艺术、罗马艺术、罗曼艺术、哥特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罗可可、新古典主义、现代艺术等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本书《伦敦古建筑巡礼》部分,结合建筑艺术美学阐述了伦敦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及其建筑风格。登上泰晤士河上的伦敦塔桥,伦敦塔、圣保罗教堂、议会大厦及钟楼、西敏寺皆在视野之中。从建筑艺术风格上讲,伦敦塔整体建筑是一组颇有罗曼式建筑风格的石头建筑群,而伦敦塔桥、圣保罗教堂、议会大厦及钟楼、西敏寺,都属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综观英国的古建筑,哥特建筑艺术占主导地位,哥特艺术风格建筑雄伟、壮丽、挺拔、高雅。哥特艺术风格建筑首先出现在法国,而后在英国流行起来。

文艺复兴运动从意大利波及到英国,对英国的建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伦敦白金汉宫、圣保罗大教堂宏伟建筑属于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运用了希腊式柱廊和罗马式穹窿,常常用精美的大理石雕塑,特别是用表现人文主义的人体立体雕塑和浮雕装饰立柱和墙体,用表现人文主义的人体绘画装饰穹顶和墙壁。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兼具巴洛克建筑风格。它扬弃了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传统的、规整的圆形和方形结构,而采用椭圆形或波浪形等不完全规则的设计。英国的巴洛克式建筑不是十分华丽和奔放,显得有所收敛。这可能是与英国人信奉新教和英国人的沉稳、循规蹈矩和更为理性的性格有关。

英国拥有众多的城堡和宫殿,其中有的知名度姆斯宫、克拉伦斯宅邸,伦敦远郊区的温莎城堡、汉普顿宫和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城堡。城堡、宫殿以及教堂,在建筑风格上最能体现不同建筑艺术发展时期的不同建筑特点。

文豪威廉·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是英国文艺复兴的繁荣时期,人文主义思潮汹涌澎湃,反对中世纪教义和中古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倡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和一切事物的中心。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和改编了37部著名戏剧和大量诗歌,本书以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和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为例,写了一篇《莎士比亚人文戏剧》,阐述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的善恶标准十分清晰,旗帜鲜明地推崇善,批判恶;他的人文主义还表现在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内涵,提倡以慈悲为怀,提倡宽容与和解;他讴歌忠实的朋友和朋友间的崇高友谊;他对待也曾经受到侮辱和损害的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这其中就隐含着同情心;他的人文主义还表现在他崇尚人类,对人类的未来充满深切的期待和美好的愿望。

谈及英国作家,本书还写了一篇((获文学奖的首相》,介绍做为文学家的温斯顿·丘吉尔的人生和获奖作品。他是一位公认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和画家,他曾因政论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荣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

总的来说,英国的绘画艺术在18世纪前发展较慢,它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著名画派,譬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迟于文艺复兴时期德国著名画派,譬如德国丢勒;迟于绘画艺术巴洛克时代的著名画派,譬如弗兰德尔的鲁本斯以及他的弟子凡·代克;也不及以伦勃朗为代表的17世纪荷兰画派。到了18世纪,当绘画艺术中的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盛行时,英国的学院派画派形成了。  伦敦是艺术之都。伦敦国家美术馆是世界著名的美术馆之一,以收藏意大利、弗兰德尔、荷兰的绘画代表作品著称。伦敦泰特美术馆藏有丰富的英国16世纪到现代的绘画和法国19、20世纪的绘画,尤其是法国印象派绘画,以及诸多20世纪现代绘画和雕塑。其他著名的美术馆还有伦敦华莱士收藏馆、伦敦市政厅美术馆、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等。

在伦敦可以欣赏到众多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如:英国学院画家霍加斯、雷诺兹、特纳、康斯特布尔、罗塞蒂、密莱司、莱顿爵士等的绘画作品,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马奈、雷诺阿、塞尚的绘画作品,17世纪荷兰画派代表性画家伦勃朗、著名风景画家霍贝玛的绘画作品,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荷尔拜因的绘画作品,以及西班牙绘画艺术史上的两位重要画家——欧洲近代绘画的先驱戈雅和他的前辈委拉斯开兹的绘画作品。古典主义美学追求匀称、比例、简洁、明确、朴实、平衡、统一和和谐,在这种美学观的基础上,艺术家们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古典主义绘画作品,为世人所喜爱。本书的《艺术伦敦》部分将有选择地介绍上述的画家及其作品。

在欧洲的城市漫游,不经意间会看到具有象征性的巨型人体青铜雕塑,这类巨型青铜雕塑的作者是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一位继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之后,西方现代雕塑史上最伟大的雕塑艺术家。亨利·摩尔将雕塑作品周围的空间纳入雕塑作品的组成部分。亨利‘摩尔雕塑的取材不再是米开朗基罗时代的希腊罗马神话或《圣经》故事,不再是神、超人,而是自然人——普通人,女人、男人、孩子的形体;不再是罗丹时代对人的逼真的写生和生动的再现,而是对现实的自然人的抽象的再创造。他的作品吸收了非洲和墨西哥文化雕塑艺术精华,具有自然界物质的特征。

西方绘画和雕塑艺术史,依笔者见解,就是历史不同发展阶段艺术大师们个人艺术生涯谱写成的历史,换言之,艺术大师们书写了西方绘画和雅塑艺术史。

本书最后部分写了《温莎王室的婚姻》和《英国人的王室情愫》两篇文章,意在通过王室婚姻探知王室家族中的深层关系,通过英国人对女王及王室家族的持续热情探知英国王室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以及英国人对女王、王室家族以及王室政体的情怀。

愿将这部《文化欧洲:雍容不列颠》呈献给热心了解英国艺术文化的读者,诚挚地希望翻阅过它的读者能从这部集子中获得对英国艺术文化的初步认识,获得对于英国著名文化城市的感性知识,从而增进对英国文化和英国人的了解,增进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

理解会带来宽容,友情会带来和谐;祝愿世界的明天,多一点鲜花、友情和爱。

后记

心怀重年梦想,

终生追逐未来。

这是我的一首题为《生命闪光》诗的最后两句。所有的童年梦想都是美丽的,我在童年时梦想过飞行,像鸟儿一样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及至少年时代,梦想清晰起来,那是两个梦呢:一个是文学梦,一个是科学梦。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是陈竹影女士(散文家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之姊),在她的教导下,我喜欢上了语文课和作文;与此同时,在学习了道尔顿原子学说和读了波兰出生的法国伟大女性、卓越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传略《居里夫人》(艾芙·居里著)之后,还想往科学研究。1956年,“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吹响,我终于选择了学习科学,考入北京大学,期盼以居里夫人为榜样,未来从事物质的放射性科学研究。

清楚地记得北大的第一堂普通化学课,傅鹰教授谆谆教导我们年轻学子,首要的是要做一个人,然后才是做一名科学家。接着他还不忘告诫我们,可能的话,在大学时找到一位女友。北大六年,给了我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坚实的科学知识,这段人生经历总是让人怀念,也正是在北大,我结识了我的夫人。

1980年,我不惑之年,在北京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工作期间有幸获得德国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 Ebert StifttJng)资助,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访问学者迈出国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欧洲一流的德国马·普协会固体研究所和弗朗霍夫协会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从事晶体生长和生长理论研究工作逾十年,与研究组负责人伊丽莎白·鲍泽尔博士(Dr.Elisabettl BaLlser)等同事,在著名的国际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26篇,做过有益的贡献。其间在马·普协会固体研究所工作逾8年,研究所教授所长对我的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份评语上写善“卢因诚先生在斯图加特期间,做为一个具有特殊才能的科学家我认识了他。他表现出具有专门的知识和特殊的才干,从而取得了相当重要的认识和进展,并且已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如果这种特别好的德、中两国合作能够继续下去的话,我将非常欢迎。”

一个人一生中能有机会从事科学研究是幸运的。在经历了动荡、蹉跎岁月之后我尚能有逾十年的时光与多国科学家一同从事科学研究,我是幸运的,我由衷地感激人生,感恩于养育我的父母和抚育我成长的祖国。可以说,我已经圆了我少年时代的科学梦!

1996年底,在我“耳顺”之年,我终止了我的科学研究生涯,然而,我仍不能安宁,不敢停下人生前行的脚步。少年时代的文学梦在心中萦绕,它像蓝天的白云,忽而飘来,忽而浮去;像夜幕的星辰,时而明亮,时而迷离。在人类进入第二个千年之际,我终于做出了人生旅途上的另一个抉择我要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2003年我的第一部文学著作《旅欧十年》出版,接着开始了《文化欧洲》丛书的写作。

《文化欧洲》丛书得以写作和纳入出版计划,关键的一步是首先得到了中国画报出版社主任编辑李春生和发行部主任史文良的首肯,继而得到社领导房永明和曲克明的决定性支持;在该丛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编辑部主任李小红、责任编辑杨辉和设计师谭征春的鼎力相助;在丛书写作过程中得到刘家珊、卢迪、贺捷、贺友芄的热情关怀和持续鼓励,贺捷先生、外国朋友和有关使馆还为本丛书提供了一些彩色图片,藉此机会一并表示感谢。

《文化欧洲》丛书是图文并茂的有关欧洲文化的散文和摄影集,它兼具三个特点突出文化内涵,书写实地体验;呈献亲拍图片。它凝结了我在欧洲逾十年的文化人生中对欧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涵盖建筑艺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民俗和宗教。

我无法知道,上天能慷慨地给我多少时间让我继续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和我有生之年能否圆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无法知道的事情还是不想为好,我会继续写下去,我会“心怀童年梦想,终生追逐未来”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雍容不列颠/文化欧洲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因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249884
开本 其他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