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心花雨(文学大师卷)/大师大智慧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大师大智慧丛书”中的一本,从中外古今文学史上精选46位大智慧型的著名文学家。从体例上看,本书既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家评传或人物传记的模式也超越了作家创作论的写法,而采取一种别出心裁的体式,可以把它视为“文学家评传”或“作家传论”的另一种写法,不仅有利于普及中外古今文学史知识,提高广大读者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丰富读者的人生智慧和创造智慧,认识并掌握智慧生成和运用的规律,从而使全民的智慧与才能得以不断充实和增强。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部有开创、有特色、有意味的好书。

内容推荐

《文心花雨》并不是一般的文学家评传或作家论,它的宗旨在于探究文学家的大智慧的奥秘,本书作者大都循着这样的思路,从文学家的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创作灵感、艺术独创、才智学养、审美理想、美学风格等角度,夹叙夹议地阐释了每位文学家智慧的特殊性,并揭示了这种智慧生成与发挥的特殊规律和特殊效应,这不仅增加了本书的特色,也强化了对作家智慧奥秘探索的深度。是一本“开卷有益”好书。

目录

序  朱德发

中国古代文学家部分

庄周:晓梦迷蝶笑世情

蒙泽湖畔的蝴蝶

采韵山水清音

笑傲王侯

“人世间”的“逍遥游”

司马迁:忍耻含垢铸绝唱

求事实一身正气触龙颜惨受宫刑

思家世畅然独步念父言情何以堪

游山川感受历史写血泪体味人生

铸伟辞离骚无韵成一家万古流芳

王维:亦官亦隐两相宜

一生几许伤。亡,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山水田园中的诗情画意

杜甫:古典诗歌王国里的圣贤

君子固穷

诗穷而后工

语不惊人死不休

王安石:政治生涯风骚一代

积极进取文有高格

淡泊守志诗成一绝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家学渊源江山毓秀

一举得中宦海初涉

以诗为词 自创格调

赤壁词赋光耀千古

翰林学士垂老投荒

赤子之心永存人间

李清照:此花不与群花比 自是花中第一流

藕花深处的“风鹏”

“葛天氏之民”的杜鹃啼血

闺中“大丈夫”

雅俗同构“易安体”

关汉卿:滑稽多智的浪子班头

荒乱墟缝中挺立起的一株“铜豌豆”

梨园领袖·编修师首·杂剧班头

他把杂剧艺术推向了巅峰

蒲松龄:“人间语”和“鬼唱诗”

风雨飘摇孕慧性

在狐鬼世界中寻求寄托

十年颇得黄州意

感伤时代的浪漫悲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

曹雪芹:沧桑历尽一痴人

忽喇喇似大厦倾

接罱倒著容君傲

西窗剪烛风雨昏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粱启超:世纪之交的少年歌者

少年路途上的轻疾马蹄

文学界的“革命家”

鲁迅:跨世纪的“过客”

吃狼奶长大的逆子贰臣

世纪之交的彷徨

大哉“民族魂”

奔突在冰川下的地火

苏曼殊:诗僧性灵传千古

千年等一回

功夫在诗外

“断鸿零雁”

“出家人”的智慧

郭沫若:火中再生的凤凰

少年憧憬系斯人

敢将心事寄诗简

革命文化的班头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幽默大师

成功之术:两脚踏东西文化

幽默拉来人始识

郁达夫:剖胸袒襟真挚者

孤独跋涉的“零余者”

智慧来自于转益多师

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

茅盾:走在时代前面的文学巨擘

时代潮流漩涡里的弄潮儿

伟大的革命文学家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生选择

徐志摩:浪漫情怀总是诗

跳着溅着的一道生命水

康桥风月叩开了他的灵府之门

“创格”,重新解构新诗坛

老舍:京味歌者

情系北京

上下求索

步人死亡之谷

巴金:把心交给读者

迷惘多思的童年

爱恨交织的年华

精神上的母亲

巴黎圣母院的钟声

燃烧的热情激动着千万读者的心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0世纪中国的良心

钱钟书:独具慧眼,情有独钟

“抓周”抓出个大才子

荒唐言与含笑泪

用智慧垒砌成的《围城》

艾青:忧郁的时代之花

彩色的欧罗巴赠予他一只芦笛

为了追求一个“至善的理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归来者的歌吟

曹禺:金线串“家丑”,妙笔铸丰碑

家庭给了他兴趣,学校给了他尝试。

兴趣和尝试成为曹禺初涉艺海的双桨

人的刻画者、发掘者

他将话剧文学推向了成熟

张爱玲:苍凉之手栽培的冷艳之花

审时与选择:两炉香烧红上海滩

一袭华美的旧袍上面爬满了贪婪的虱子

逆向思维雕塑出奇、异、怪的个性

中国当代文学家部分

金庸:千古文人侠客梦

论剑震京华

本为世家子

报界一名人

一笔动江湖

千古侠客梦

胸怀千丘壑

王蒙:智慧眼睛的黑眸子

编织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

文学天空下自由飞动的蝴蝶

“幽默感即智力的优越感”

张贤亮:烦恼就是智慧

敢为天下先

农场内的思想家

还原生命的本质

白先勇:悲悯情怀孕育的凄美之诗

文学启蒙:一位白丁和两位儒士

游走于现代与传统之间

精湛技巧演奏出华美乐章

同性恋:沉沦还是救赎?

余秋雨:大散文的拓荒孺子牛

守住灵魂的家园

“小品”园地里的“巨制”

贾平凹:寂寞于文化之旅

商洛山水

文化的苦旅

在闹市与废都之间

莫言:意象生成小说

家谱里满是高粱花子味

“徐怀中主任改变了我的命运”

由内向外的放射型思维方式

大地母亲的孝子

张炜:守护人类的精神田园

为了文学的起步

芦青河畔的抒情诗人

《古船》:承载着民族苦难和命运的诉说

大地上的行走: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

王朔:戏弄象牙塔的顽童

军旅大院里的孩子

游戏人间

唯有情真

外国文学家部分

但丁:流浪的先知

缤纷彩羽化诗魂

纯情的牧歌少年

风云突变中的政治洗礼

流浪的先知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爱文河可爱的天鹅”

时代巨人

“‘美、善和真’三题一体”

歌德:天才与魔鬼

不羁的精灵

是维特还是歌德

从“狂飙”诗人到宫廷大臣

伟人·庸人

雨果:伟大的叛逆者

母亲的金百合少年

善感的心灵,激情的诗篇

浪漫主义的狮子

人道主义的斗土

列夫·托尔斯泰:天地有正义

寻找神秘的“绿杖”

“把手放在我的良心上”

永恒的生在彼岸闪光

马克·吐温:水深十二英尺

情动“美国梦”

纵情山岳江海的歌手

在波峰浪谷中

归去来兮

“安眠吧,心爱的亲人”

泰戈尔:来自天国的乐音

梦幻的童年

叩开缪斯之门

用心灵歌唱

杰克·伦敦:一个抒写生命意志的人

自古英雄多磨难

为伊消得人憔悴

漫漫淘金路

滚滚红尘中的强者之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艾略特:20世纪的文化巨子

失败的艺术家的儿子

沸腾的“荒原”

在精神的流浪中挣扎

高潮与落幕

福克纳:艺术殿堂里的落拓大师

不幸的“小个子”

“作家”与“酒鬼”

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动荡

永远充盈着创作欲望

海明威:迷惘而清醒的天才

小荷才露尖尖角

学艺生涯

雅典娜的赏赐

马尔克斯:拉美之镜

魔幻般的奇异童年

热热闹闹的“百年孤独”

拉丁美洲的“弑神者”

大江健三郎:五十年圆一梦

从四国到东京

从初露锋芒到荣登“龙门”

“没有大江光就不会有大江文学”

偶然与必然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笑傲王侯

南游楚越之后,庄周回到宋国,因生计艰难,便去投奔已做魏国宰相的好友惠施。魏王早就听说庄周恃才傲物,辩才超群,意欲召见,被庄周断然拒绝。他历来鄙视君侯、权贵,视地位、名利如粪土,对所谓名君、圣贤痛恨万分,不屑与之为伍。在他看来,尧舜与纣桀都是统治人民、破坏天然的君主,没有什么差别。甚至连儒家先师孔子,都不免被他羞辱一番。他只崇拜“真人”,他们虚怀任物,不骄不躁,登高不栗,入水不濡,蹈火不热,比所谓君王、圣贤强之千万倍,可是经不住惠施的再三请求,庄周披着破衣,踏着烂履,昂然地穿过宫殿前的台阶,来到魏王的宝座前。面对着这个不可一世的愚蠢狂妄的君王,庄周毫无惧色,侃侃而谈:“大王,您难道认为身为万乘之主,就拥有人世间的一切了吗?其实,正因如此,您才丢掉了人的最宝贵的东西——自然本性。大王如果一味追求各种欲望与嗜好,纵情声色,就会损害身体。但是如果禁止自己的欲望,久而久之,也会抑郁生病。只有保养自己的天性,消除内心的各种杂念,一切顺其自然,才能得以延年益寿。…‘天下众生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魏国只是茫茫宇宙的一个极小的分子,整个中原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既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与土地,也不过是非常可怜的一点,互相争斗、残杀有何意义?只有忘记您是一个国王,忘掉金银财宝、如花美眷,忘掉军队、人民,保养胸中的自然之气,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才可达到养生的至境。”一席话说得魏王怅然若失,又不得不深深敬服。

以后庄周随魏国使团出使鲁、赵二国。抵达曲阜后鲁侯急切地召见他。“先生,我们鲁国是礼仪之邦,‘周礼尽在鲁矣’,读书人多习儒学,没有人愿意学您的观点。”鲁侯一开始便先发制人。庄周反驳道:“据我所知,鲁国并没有几个真正的儒士。”鲁侯生气地说:“我们国家所有的士人都穿着儒服,怎么说没有儒士呢?”庄周笑着说:“大王,我给您讲一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大儒,名叫胪传,专门干掘墓盗宝的勾当,却严格按照儒学的礼仪,开口赋诗言志,提笔仁义道德,俨然君子之风。一天晚上,大儒胪传领着徒弟去掘一个贵族的墓地。等他们撬开棺椁的时候,天已经快要亮了。胪传站在墓门口望风,有些着急:‘东方作矣,事之若何?’他的弟子在里面说:‘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胪传说:‘诗固有之日: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按其鬓,压其颊!’弟子照胪传的指点,用金椎撬开死者的嘴巴。大儒胪传又着急地说:‘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这个讽刺诙谐的故事说得鲁侯颜面扫尽,哑口无言。

在赵王面前,庄周同样谈笑风声,游刃有余。以一介布衣之身,戏弄万乘之主,毫无惧色,口若悬河,令许多人瞠目,不得不佩服他超世的胆识与风采。按说得到国君的赏识,捞个一官半职毫无问题,可是他清高地拒绝了所有的机会。在他看来,做官是给自身添加的绳索,物质上有了保障,精神却受到束缚。而且他认为君王官吏是破坏自然人性的凶手,是道德沦丧的表现,他岂可与之为伍!庄周生活虽然十分拮据,入不敷出,无以养家,他还是在好友惠施的帮助下当了一阵小小的蒙邑漆园吏后,又断然辞职,隐居山林。放弃这惟一的谋生手段,庄周丝毫无后悔之意,反而对曾经为生计谋当过小小官吏感到懊悔,他给因生活无着落而发愁的妻子颜玉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我到一个大森林里,听见有一只蝉在树荫里叫得正响,突然一只螳螂猛扑过去,将蝉吞进肚里。不料它身后的树枝上停着一只异鸟,正虎视眈眈准备朝它扑过去;这只异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即将入口的美食身上,没有发现我就站在它身后盯着它;可是我当时聚精会神地看着这一切,不知守林人正朝我走来……蝉得美荫,螳螂在后;螳螂扑蝉,异鸟在后;异鸟得意,庄周在后;庄周忘情,守林人在后。可见任何图谋他物的物,又被他物所图谋,任何贪图利益的人,又被别人作为利益贪图。何如清心寡欲,自在逍遥?我宁愿自谋生路,远离仕途。”P6-7

序言

17世纪法国出现一个半瘫痪的青年学人,他就是帕斯卡尔,被誉为天才的巨人。他在遗著《思想录》中有一段发人深思的精辟之见,闪烁着大智慧的光芒:“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可见,有了思想,便有了一切,有了整个宇宙,人的尊严也许就在于此,人的智慧也许就在于此。帕斯卡尔虽然一生被恶疾缠身,但由于他深信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故使他以非凡的毅力、非凡的勤奋、非凡的战斗精神,与病魔斗,与经院宗教斗,与墨守权威的陋习斗,与神秘的大自然、大宇宙斗,他以超人的智慧为人类世界留下那么多了不起的科学成就和思想成果,真可谓世界级的大智慧者!  

人类正是凭借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在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根据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创造着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艺术世界,充分显示出人的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智慧。文学艺术是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遵循美的规律从自己的审美欲求出发而创造出的独特审美世界,是人类自由生存的特殊方式,它体现出人类中作家群的特异天才和艺术智慧。虽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学无不是作家的智慧结晶,但是不能不承认作家的智慧才能是有大小之分的,其思想品格乃至天赋才识也是有优劣之别的;因此作家群并非都是天才的文学家,并非都是大智慧的文学巨匠,并非都是设计和建构人类文学大厦的艺术大师,这里面是有明显差异的,也是可以分层次等级的。惟有那些文学巨匠或艺术大师才能代表或反映人类在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创造审美世界的最高艺术智慧,才能显现出人类的思想光辉和全部尊严。

宋彦、张光芒主编的《文心花雨》属于《大师·大智慧丛书》中的一种,它以智慧型的年轻学者的眼光和标准,从世界文学史的大格局中选取了一批大智慧型的文学家;这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在创构人类文学世界的进程中,与其他人类生存领域的巨人大家一样,无疑作出了独特贡献,显示出超人的智慧。当然,世界级文学大家并不仅仅限于此,有些作家也不一定合乎级别,至于“大智慧”只能从相对意义上来认识;不过我敬佩这两位年轻主编的开拓精神和探索勇气,且能从新的角度来揭示中外古今著名文学家的大智慧的奥秘,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新颖感和启人思索的深刻感。文学家建构文学审美世界需要创造性的智慧,学者研讨这些智慧的文学家也需要开拓型的思想智慧。

《文心花雨》并不是一般的文学家评传或作家论,它的宗旨在于探究文学家的大智慧的奥秘,这就决定了本书必具的重点和特点。其一,文学家的智慧是怎样形成的?回答这个问题并不能靠纯粹的抽象议论,而是从对每个作家的不同身世、人生经历、遗传基因、先天秉赋、个性特点、思想气质等侧面的具体考察和生动描述中,去挖掘其创作才能或艺术智慧形成的诸多因素,并展示出智慧之所以产生的富有规律性的东西;尤为可贵的是,著者坚持了辩证唯物史观,对每个文学家的智慧形成原因作了透视和观照,没有把“遗传基因”、“先天秉赋”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也就是说既承认先天、遗传的差异又不承认它们是智慧形成的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恰恰是由后天诸多缘由所组成,以合力作用于一个文学家而形成其大智慧,没有思想就没有人的智慧,作家的智慧正是后天诸多自身的或外界的不同因素的强烈刺激和诱发,激活其思想,震荡其脑筋,使之产生了深刻的人生体验、强烈的生活激情和非凡的睿智见识,并从而凝成了超拔丰富的智慧。从著名文学家的生平经历的有选择的重点描绘中,使我们不难看出:艰苦的人生出智慧,曲折的道路出智慧,愤怒的人生出智慧,悲剧的人生出智慧,勤奋好学出智慧,刻苦钻研出智慧。勤思苦想出智慧,少有壮志出智慧,敢于变革出智慧,勇于实践出智慧,孜孜追求出智慧,严格家教出智慧,良好教育出智慧,顺境可以出智慧,逆境也可以出智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是带有规律性的启示,告诫人们自由只能来自对规律的认识,“大智慧”也只能来自对规律的敏锐感悟和正确把握,因之智慧型的文学家亦应该是个思想家。其二,文学家的智慧如何在社会上施展并为人类生存发展作出独特贡献?回答这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显得更重要一些,而且难度更大一些。但著者却以机智的逻辑与巧妙的手法来探索并阐述这一问题,即着力于揭示每个文学家怎样抓住历史、时代和具体人文环境所提供的机遇来施展自己的智慧、充实自己的智慧和运用自己的智慧,以及个人智慧如何适应历史、时代和独特环境的需要和选择而转化为文学艺术作品,深得社会的广泛承认和赞许。这是个颇有历史感和思想深度的命题。机遇,对于处在同一时代、同一历史区间或同一文化语境的作家来说,都是公正平等的,厚此薄彼、亲张疏李的现象决不会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作家主体能否以敏锐的理性自觉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时代、历史提供的有利条件,尽量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能和天才智慧,创造出艺术匠心独运的适应时代、历史需求和人类生存发展渴求的文学作品,而这样的文学作品不只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效应和永久的历史效应,并且是作家独创性智慧的载体和文化人格的信息符号。创作实践反复证明,哪个作家善于观察时代的风云变幻、善于抓住历史机遇,他就会在文学艺术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取得一个个成功,创造一次次辉煌,时代造就了智慧型的作家,智慧型作家创造了人类文学史;哪个作家如果抓不住或者抓不准历史机遇或者放弃了时代提供的良机,即使他个人是个天才或“大智慧者”也不会创造出传世之作,甚至他的“智慧”所物化的文学作品有害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时代、历史的演进产生负效应。因此,能够抓住、抓准历史机遇,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本身就是“大智慧”的具体表现;况且又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文学作品,这不仅越发显示了自我的艺术智慧,更以人类的智慧丰富了自己,使自己变得更聪慧,从而成为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某一侧面的智慧的化身。可见,本书编著者从能否抓住历史机遇来探索文学家艺术智慧的挥发程度、社会效应及其历史渊源,这是个明智的选择,也是个较好的角度,易于揭示文学家的“大智慧的奥秘”。其三,文学家智慧的特殊性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合乎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的。如果说凡是成功者的大智慧都是在历史、时代提供的机遇上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充实,那么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抓住历史机遇所展示出的智慧就具有了鲜明的特性,与其他成功者的智慧有所区别,这就把对作家智慧奥秘的探索引向具体化、个性化。本书作者大都循着这样的思路,从文学家的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创作灵感、艺术独创、才智学养、审美理想、美学风格等角度,夹叙夹议地阐释了每位文学家智慧的特殊性,并揭示了这种智慧生成与发挥的特殊规律和特殊效应,这不仅增加了本书的特色,也强化了对作家智慧奥秘探索的深度。上述三个重点与特点并非各自独立,而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在的思维网络,作为对每个文学家智慧奥秘探索的逻辑框架。

从体例上看,本书既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家评传或人物传记的模式也超越了作家创作论的写法,而采取一种别出心裁的体式,似乎也可以把它视为“文学家评传”或“作家传论”的另一种写法,这无疑体现出主编设计本书体例的独创智慧。正是从这种体式的要求出发,致使大部分篇章具有散文式的风格,叙述、描写与议论相结合,故事性、趣味性与可读性相结合。这就决定了本书的独特价值与社会效果,即不仅有利于普及中外古今文学史知识,提高广大读者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丰富读者的人生智慧和创造智慧,认识并掌握智慧生成和运用的规律,从而使全民的智慧与才能得以不断充实和增强。“开卷有益”方为好书,但愿本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中外古今文学史上精选46位大智慧型的著名文学家很难选准,误选或漏选似乎不可避免。由于本书是多人执笔写的,有些篇章尚未体现主编的意图,质量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尽管如此,从整体上观照,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部有开创、有特色、有意味的好书。是为序。

朱德发

1996年7月10日

后记

读者看到的这本“大师·大智慧丛书”文学大师卷《文心花雨》,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首版的修订再版书。这次修订除了,校正了一些错讹、遗漏外,又增加了“李清照”、“关汉卿”、“白先勇”、“张炜”等四位大师级作家、诗人、小说家。本来我们还想增加“辛弃疾”、“陆游”、“张恨水”、“沈从文”、“汪曾祺”、“卡夫卡”等篇幅,终因没有找到合适的撰文作者和时间的仓促而作罢。只好留下这份遗珠之憾,渴盼第三版时补足。

其实,遗珠之憾是在所难免的。正如著名教授朱德发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从中外古今文学史上精选46位大智慧型的著名文学家很难选准,误选或漏选似乎不可避免”。的确,古今中外,在文学天空中熠熠闪烁着智慧光芒者汗牛充栋,星汉灿烂,光彩炫目。文翰汪洋,兴叹之余,我们只能“逮”住这46位典范者,做一番梳理、淘洗、挖掘,让金子般的智慧之光再度普惠众生。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我们相信,遴选,甄别,鉴定,这样一个过程也同样体现我等编选者的“智慧”。选的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合适不合适,同样体现了我们的“井见”和“管窥”。感愧学力不逮,只能尔尔,只能怪我们的智力有限,慧根不好。

遗憾之余也有欣慰。1997年这本书甫一出版,就在港台有了反响。先是香港著名诗人王一桃先生来函盛赞此书“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不可多得”。后来就有众多的评论见诸报端,甚至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对书中文学家的遴选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这样一本”正常”的书,能吸引住大家的眼球,并引发争议,我们既惶惑,又感奋。惶惑、感奋之余,从头到尾又细读了一遍,再三抉微探幽,深推细敲,吹着浮土寻裂纹,觉得似无大碍,所选作家和行文均能站得住脚。近10年过去了,当我们再读这些文字时,觉得“她”一点也没“人老珠黄”,仍风韵犹存,照样有“回头率”。因此,才敢放胆一吼:“我们做的不错!”

主编者

2005年10月28日于济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心花雨(文学大师卷)/大师大智慧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彦//张光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019224
开本 16开
页数 38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1997-04-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5.6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35
17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