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曹操起家智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十二个有机连贯的“起家步骤”一气呵成,新奇神秘而又步步连环。从曹操的“坚韧+内勇”的完美型性格一直到用人、驭人、算计、权谋等超长能力,完整地讨论了曹操白手起家成功所依靠的种种素质。读者可以从本书的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本书每一小节后的“起家智典”,字数不多,却句句经典。穿越千年的英雄智慧。

内容推荐

识曹操,学谋略;巧借时势、善抓机遇,小事不松懈、大事不糊涂,以术辅势,奥妙无穷。

学曹操,用谋略;屈身自如、以势处事,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谋略权变,就在掌中。

历史是人在生活中留下的—系列符号和痕迹,是生命的表现。透过生命的表现,借助神奇的时间望远镜,跨越时空和前人交谈,汲取生命的智慧,古为今用,建立自己的“成功大厦”。

目录

第一章 坚忍:能屈能伸方显英雄本色

《扬雄传》云:“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龙蛇者,一曲一直,一伸一屈。古今成大事者,无不得益于屈伸自如的龙蛇之道。曹操创业之初,无权无势,处处受人拮难。而他采用弱时退让,后发制人的策略,终于战胜一个个比他早发家的对手,成为一方霸主。

1.不过早亮出自己的底牌/2

2.设定自己的人生角色/5

3.以屈求伸,厚积薄发/7

4.把握好进退尺度/10

5.不如人时且放手/12

6.心头刮肉也要忍/17

7.坚持最后五分种/18

8.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23

第二章 内勇:敢想敢干才能闯出大局面

古人云:“处世有疑,非智也;徘徊不决,非勇也。”也就是说,人立于世间,既要外刚,又要内勇。曹操之所以成就大业,全在于他敢想敢干,放得开手脚。朱德元帅说:“敢战者成功,不战者不成功。”是对曹操人生的真实写照。

1.年少机智,背叛传统/28

2.初入仕途,锋芒渐露/31

3.想好就做,无怨无悔/33

4.先安身,后立命/36

5.学做“不死鸟”/39

6.积极进取,不做土皇帝/41

第三章 自强:与人较量要靠真功夫

俗话讲:人能自强,才能真强。人生是战场,花拳绣腿,终究经不起长久的考验。所以,人生之初,创业之始,须有一腔闯天下的热血,又要增强本领,苦练基本功;然后敛翼待时,厚积薄发。曹操兵法娴熟,智慧过人,一招一式无不显其枭雄本色。

1.靠人不如靠己/46

2.人能自强,方能真强/48

3.不信天命,只重人事/53

4.凡事从我做起/57

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60

6.临危不惊,遇事不惧/63

7.勤学不辍/66

第四章 善借他力:机遇是成功的开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谋事在人”,就是善审时势;所谓“成事在天”,就是善抓机遇。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全在于其对时势、机遇的把握。无机会时顺应大局,依势而为;有机会时迅速出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曹操首先借社会战乱,“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巧借时势,发展武装,走上个人发展的道路。曹操一番借时做事的手段值得今人借鉴。

1.机会在手,计谋在心/72

2.假借的功夫/74

3.审时度势,不误战机/77

4.迅速反应,立即行动/80

5.扯一杆大旗/83

6.做事不能留尾巴/87

7.要与狼共舞,你就必须成为狼/89

第五章 识人:找人辅佐,网结天下

大厦非一木所能撑,大业靠众人智慧方能完成。欲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广结善交,网络人才,为我所用。曹操三分天下得其二,三分人才也得其二。凡曹操认为是特异之人,必揽入己怀而后快。撕尽脸皮、屈身下拜也要达到目的。

1.我要骑马,必选良驹/94

2.市井小人中也有能人/96

3.手下多几员猛将/98

4.越是难得越要得/100

5.绝妙的挖人手腕/103

6.欲做大事,先架大梁/105

7.用人不搞“小圈子”/107

第六章 驭人:要练就一套高超的驭人术

向来事业之争就是人才之争,事业的成就就是人才的成就。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一语道出:得天下之功,不仅在于帝王才智兼备,更在于其驭人有术,让杰出人才皆为我所用的千古智慧。为此,曹操施展“魔法”,其“做人情”、“厚待部下,收服人心”、“该翻脸时不翻脸”的种种表现犹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

1.不吝官爵,以“利”驭之/112

2.有一套团结兄弟的法术/115

3.用人之长,容人之短/118

4.顺者给馒头/121

5.攻心为上,善送人情/125

6.该翻脸时不翻脸/128

7.表面礼遇,暗藏戒心/132

第七章 规取大势:除了眼光,还要有超前意识

大变局时代要有成大事的大眼光。人生在世,凡目光浅显者,终究是走一步算一步,前途一片茫然;凡有超前意识,知道人生的连环套者,终究会成为超越常人的成功者。曹操雄才大略,洞观全局,在大事上不糊涂,在小事上不松懈,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就了千古霸业。

1.人生也有连环套/136

2.见可而退,知难而进/139

3.权谋素质, 奸雄眼光/143

4.防守是最好的进攻/145

5.大处着眼,小处着手/147

6.联类互助,不搞内讧/151

7.选好接班人/153

第八章 算计:算计对手而不让对手算计

多一招总比少一招好,因为多一招就多一套本领,少一招就少一条退路。善于与对手过招,防止被暗算的飞镖射中,则在于练就自己的心智,灵活运用自己善长的战术,在进退、虚晃、弹跳间将对手置于失败的境地。曹操是一位智谋大师,是长于算计的高手。他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总结出一套“算计”的秘法,并屡验屡中。

1.揣透对方的心路/160

2.施诈的本领/162

3.胜一人难,胜二人易/165

4.投之小利,暗隐动机/169

5.出奇不意,击中要害/171

6.目的一个,手段要多/173

7.装蒜的功夫/176

第九章 权谋:官场是门大学问

许多人都想当官,图名又图利。其实,如果你不具备操纵官场的本领,还不如不涉足的好。君不见,古代官场的棒杀,令人触目惊心。表面上一团和气,互唱高调,可骨子里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曹操身居高位,对官场的阴阳均有认识。凭借与各种人周旋的经验,总结多年的心得,曹操自有其官场不败的秘笈。

1.实权是说话的本钱/180

2.清洗异党不手软/181

3.用霸术兼糅王道/185

4.换上自己一班人/189

5.以势处事,以术辅势/191

6.使出两把狠招/193

7.谦让的学问/196

第十章 造势:影响大,局面才能做大

一个人在事业之初,因势单力薄,立足未稳,可以不张扬,保持低调;当事业发展渐成规模,影响日甚一日时,就不可局限于原来的小圈子里了。曹操认为,一个人要成功立业,必须造就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势”,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用一句俗语讲就是:该张扬时须张扬。

1.远交近攻,各个击破/200

2.顺应民愿,争取民心/202

3.手握两根大棒/204

4.爱江山也爱美人/207

5. 波澜不惊,退守江北/211

第十一章 外交:成为善于整合各方利益的高手

大丈夫立于世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成就大事的统御者,必须是善于摆平各方关系,整合集团内外利益的高手。曹操之所以能成就霸业,全在于他具备一套黑白一体,整合八方的外交手段。

1. 把利益摆在前面/216

2. 给人留条活路/219

3. 不可逼人太甚/221

4. 政治婚姻,外交一张牌/223

5. 言必行,行必果/226

6. 拉一方,打一方/229

第十二章 立挺:绝处逢生,永不言败

“淘尽黄沙始到金”。战场上没有常胜的将军,人生亦是如此。自古凡成大业之人,无不经历过逆境的煎熬,痛苦的折磨。曹操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但也几次险些丧命,身处困境而又绝处逢生。能逃过一次次厄运,闯过一道道险关,曹操的秘法有二:一是笑,二是挺。

1.活下来才有机会/234

2.笑出气势/236

3.敢于说“不”/239

4.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谋/241

5.吃一堑,长一智/244

6.东临碣石抒情怀/246

试读章节

1.不过早亮出自己的底牌

过早将自己的底牌亮出去,或在不足以制胜的情况下出手,往往会在较量中失败。羽翼未丰满时,不可四处张扬。《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

曹操处于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当曹操清除了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已完全具备了取代汉室登基的条件,按说应是篡汉室的时候了。可曹操直到临终之时,并没有戴上皇冠,忠臣情结吗?显然不是,形势使然,体现了曹操的过人之处。

曹操集权却又不做皇帝,反映了他的清醒、明智与沉稳。

我们看,随着献帝傀儡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曹操代汉的意图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这招致了政敌的不断攻击。如周瑜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刘备说他“有无君之心”、“欲盗神器”。如果听之任之而不加辩解,曹操不仅可能丧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而且还可能成为四方诸侯“清君侧”的对象;内部的拥汉派势力也会起来反对自己。赤壁之战后,开始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孙、刘虎视眈眈,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将又怀有二心,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在这种情况下,内外政敌加紧了对曹操的攻击,说他有“不逊之志”,企图动摇他的政治基础,有的甚至要求他交出兵权,以削弱他的实力。为了反击政敌,安抚内部拥汉派势力,继续保持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曹操只得将自己的代汉意图进一步隐藏起来,而特别强调自己对汉室的忠心。

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曹操为表明他忠于汉室的心志,下了那道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这篇长长的令文共分为4个部分。开头曹操从自己20岁被举为孝廉写起,说他当时的最高愿望只是做征西将军并能封侯,死后在墓碑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几个字。旨在表明自己从年轻时起就志望有限,而且只想匡时济世,为国立功,并没什么个人野心。第二部分曹操回顾了他举义兵,讨董卓以来的经历,说自己在起兵之初志望仍是有限的,后来实力有所增强,又成为遏制袁术称帝的力量,同时为国家、为大义而甘冒艰危消灭了袁绍、刘表,从而平定了天下。如今身为丞相,位极人臣,已超过了原有的志望。旨在表明自己不会再有什么野心了。并且他还加上了一句:“设使国家无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意思是自己为阻止别人称帝称王而戎马一生,自己又怎会去称帝王呢?令文的第三部分是核心,正面表明自己忠于汉室,并无“不逊之志”。在这部分中,曹操不厌其烦地列举了齐桓公、晋文公、周文王、乐毅、蒙恬及西周初年辅政的周公旦等人在手握重兵,势力广大的情况下仍臣服于弱主,为后人称道的故事。说明自己一来世受汉恩,已经超过三世,二来汉无负于己,所以自己对汉室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令文的最后一部分曹操针对政敌对他的攻击,斩钉截铁地表示:他不能放弃兵权,回到他的封地武平侯国去,这既是出于对自身及子孙安全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但封地他可以退让,所封四县交出三县,食户三万减去_-Zi,以减少别人对他的诽谤。

曹操的这篇令文,洋洋洒洒数千言,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一席之地。曹操写这篇令文时,感情充沛,笔力千钧,不少地方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比如他说自己早年的志望不大,他说如果国家没有他,将“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说的不能交出兵权的原因等都是可信的。但他反复强调自己忠于汉室,并无“不逊之志”这就很难使人相信了。

曹操一代枭雄,又何尝没有帝王之心。只是“秦失其鹿”不做,“先得者为王”却还时机未到,只会成为众矢之的。这只是曹操巧智深藏的一个步骤而已。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曹操被策封为魏王,加九锡。这时,关于曹操有“不逊之志”的议论又风行起来,曹操于是又写了诗作《短歌行》。诗中赞美了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等历史人物,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自己虽然被封为魏公,加九锡,地位显赫,但仍要谨守臣节,遵奉汉室,决不会做出危害汉室的事情来。这篇诗作的用意同《让县自明本志令》完全一样。P2-3

序言

历史是人在生活中留下的一系列符号和痕迹,是生命的表现。透过生命的表现,借助某种神奇的时间望远镜,就能跨越时空距离认识历史,从而获得对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成功者的真正理解。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先生对曹操作出过这样的评价。这个很有本事的曹操,长期以来,在史学家的望远镜里却有两种景象。

一种是《三国演义》的白脸奸臣形象,虽然他有超卓的异秉、超人的成就、超常的性格和超迈的辐射力,人们也乐于讲述他的故事,褒贬他的为人,但白脸奸臣形象已千年不衰地成为人们的习惯冲动;另一种是《三国志》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文才泱泱,武略滔滔,智谋傲视同侪;他的性格亦张弛有致,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在本书为你准备的望远镜里,你将认识的是“第三个曹操”,一个真实有据、有血有肉的,在大变局时代白手起家的谋略大赢家。

本书由十二个有机连贯的“起家步骤”一气呵成,新奇神秘而又步步连环。从曹操的“坚韧+内勇”的完美型性格一直到用人、驭人、算计、权谋等超长能力,完整地讨论了曹操白手起家成功所依靠的种种素质。读者可以从本书的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千年智慧随时从书中呼啸而过:时机不成熟时不过早亮出自己的底牌;弱时退让,后发制人;最艰难时坚持最后五分钟;学做不死鸟,积极进取,再赢一次;“吾任天下之智力,以利驭之”;用人要会念紧箍咒;拉一方,打一方;赤壁大败后连续三次大笑,与刘备的动不动就“哭”形成鲜明对照;以及他那一套“装蒜”的功夫,不得不叫人拍案叫绝。

本书每一小节后的“起家智典”,字数不多,却句句经典。穿越千年的英雄智慧,结合现代观念,把起家创业过程中要具备的条件和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展示在读者的面前,几乎涉及起家创业的方方面面。直白的语言,毫不客气、一针见血式的态度,一步步把你领向成功的顶峰。

无论你现在是一个苦苦追求事业机会的自由职业者,还是在迈向成功人生的道路上,或者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成功大厦,都会从中受益。

我们不敢有过多的奢望,只相信本书可以让你的生活和事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在社会财富分配和权利争取过程中重新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本意所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曹操起家智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官一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51549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36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