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冒险的过程--在纽约与34位艺术家对话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己千、陈逸飞、王明明、王成喜、徐希、傅益瑶、吴毅、蔡楚夫、金高、杨思胜、黄志超……本书汇集旅美作家杨皓在《美国文摘》杂志上发表的对著名艺术家的访谈三十四篇,带你走访了三十四们纽约华人界各具特色的华人艺术家,他们当中有画家、书法家,也有音乐家、演员。在他们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另一种与日常状态不同的艺术生活方式,在正常的人看来也许是一种冒险的过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旅美作家杨皓在《美国文摘》杂志上发表的对著名艺术家的访谈,这些言谈曾经在海外华人界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一次结集出版可以让更多的人对34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艺术追求、艺术理路有更多的了解。

艺术生命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在34位艺术家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与日常状态不同的生活方式,艺术和生活很天然地统一在一起,他们探求艺术的过程,在正常的人看来也许是一种冒险的过程,过非常人的生活,体验非常人的境界,这些都在这些文章里有所表达,这34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34种不同的人生。

目录

王己千:文恪裔孙,震泽世家

陈逸飞:黄河不够红

王明明:寻找现代的高古隐士

王成喜:一树独先天下春

徐希:深情妙笔,大写自然

傅益瑶:唐朝的月光

吴毅:临大壑兮一望白

蔡楚夫:冷冽的忧伤

金高:在疾风中屹立

杨思胜:红云在翻涌

黄志超:乐园中的女人和马

林缉光:与安第·霍尔夫一起呼吸

虞世超:在寂寞中透视

吴健:表现人体的极致

梁卓舒:月亮在上升

黄国瑞:冒险的过程

卢迈:捕捉远古意象

王济达:自由之手

胡一平:大理石在呼吸

李振兴:遥想当年祖师爷

詹秀蓉:通往觉悟的天书

钱汶:美妙的和弦

方晓牧:上帝准备了一把大提琴

李势衡:在寂静中倾听

马勇:让笛声传遍大地

缪茵:神童的孤寂

何孝庆:无声的歌唱

于莉佳:日出之舞

齐淑芳:纽约“三战张月娥”

胡文阁:倾国倾城的美人

蒋泽扬:含悲的票友

林佩仲:接续天籁之声

田浩江:当一个人的背部被刺了一刀,仍在歌唱着

黄蕙英:海外遗珍

试读章节

1983年7月3日,陈逸飞的首次个展在哈默画廊展出,他参展的42幅作品全部销售一空,这种情形在美术界是极为少见的。第二年,他打破哈默画廊隔年才为知名画家举行个展的惯例,举行第二次个展,参展作品依然全部卖出,《纽约时报》惊呼:“陈逸飞的画室空空如也,因为他上一年度的作品几乎全部售出了!”该报的美术编辑道格拉斯·麦格尔在《对陈逸飞的新影响》一文中,这样描述这位一头闯进西方画坛的画家:“他每周去苏豪、五十七街和麦迪逊大街去转一圈,让眼睛不止盯在一点上,乐此不彼,就画风而言,已开始自他的心灵深处慢慢地转变。”这一年,他同时获得了亨特学院的艺术硕士学位,他的作品先后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和康涅狄格州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展出。哈默博士在画展前言中指出:“陈逸飞能全然投入,他在身边各处看到美,他相信所有人都可以感受美,也相信美更能丰富自己。”

1985年,陈逸飞在华盛顿的科克伦美术博物馆举办纽约以外的第一次个展,他的水乡系列以及《拉大提琴的少女》等,带给了西方观众全新的印象。同年,联合国将其创作的《桥》作为首日封发行。这一年哈默博士访华,特地将陈逸飞的油画《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领导人邓小平。

1986年,陈逸飞与结婚14载的妻子张芷友好分手,时年,他们的独子13岁。此后,他躲进哈得逊河谷创作了一系列风景画,并创作了一系列以西洋现代女性为主体的《乐手系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陈逸飞对西藏有着特殊的理解,他说:“那是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1988年他首次到藏北和甘南游历,对西藏神秘独特的民情产生共鸣,创作了《母亲》、《生命》、《舞》等一系列以西藏为题材的油画。

1987年,陈逸飞首次在日本东京西武艺术馆举行个展,多幅作品被东京富士艺术馆和知名人士收藏。同年,他再游意大利的威尼斯,并创作了一系列有关水乡题材的作品。这一年,哈默艺术博物馆在洛杉矶落成,陈逸飞所精心绘制的哈默博士的巨幅肖像矗立在大厅的入口。此后的几年,是陈逸飞的油画在商业市场上走红的年代,他的不同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拍卖场所拍得天价,令当代画家钦羡不已。1997年,他在投入玛勃洛巡回个展的同时,并开始投入电影事业,开启了最终要了他的命的艺术生涯的另一个宿缘。

《纽约时报》的美术评论家约翰·杜恩将陈逸飞的画作定位为浪漫写实主义,他说:“陈氏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其画面出现很多中国古老的石桥和运河,传递出和平的飙息。”美国著名的《艺术新闻》杂志的露西·里姆亦呼应杜恩的评论说:“他是一个浪漫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出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默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宛如凝固在时空里。”

我的好友余秋雨教授与画家同籍同年,似乎更深刻地理解他所刻意表达的东西。在纽约访问期间,当余秋雨、马兰夫妇得知陈逸飞去世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陈逸飞的长处是他听懂了历史传来的依稀信号,及时地在每一步中汲取了正面的营养,并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既有写实功力,又有浪漫情调,又有精神追求,又有世界眼光,交相涡旋,很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的确,把陈逸飞的作品贴上浪漫写实主义的标签,似乎是很恰当的,画家本人亦很乐意接受这个评价。他的作品主要包括陈旧水乡、古典仕女、音乐人物以及西藏系列等题材。

P22-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冒险的过程--在纽约与34位艺术家对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02046
开本 16开
页数 3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5.7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6: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