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焦裕禄(精)
内容
编辑推荐

 1966年3月,这本连环画印行了第一版,到4月即印行二版,印数共达490000册。始料不及的是,不久“文革”开始,未能再版。历史在不断前进,社会在飞速发展,经过近40年的历史考验,这部作品仍然显现出久远的艺术价值。新的时代又在呼唤我们:祖国今天仍然迫切需要焦裕禄这样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光辉榜样,迫切需要讴歌这种精神的先进文艺作品!

作品饱含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思想感情,尤其是焦裕禄的形象,达到神似与形似的较好结合,特别在刻画他与群众亲密无间的神情,表现他在困难面前刚毅不屈、与疾病斗争的革命乐观精神,都有极其生动的艺术构思和造型,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以满足广大读者和连环画爱好者的需求。

内容推荐

1962年12月,党派焦裕禄同志到自然灾害严重的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为了改变兰考县的面貌,他带领全县干部和人民,向严重的自然灾害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他身患重病,仍然风里来,雨里去,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处处表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深入实际、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此书原名为《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66年出版。现将其修订整理,纳入连环画出版社“名家名作鉴赏”系列重新出版,以满足广大读者和连环画爱好者的需求。

试读章节

1 焦裕禄——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于1962年冬天,被党派到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严重的河南东部的兰考县。他怀着改变兰考面貌的决心和信念,奔向这个困难重重的战斗岗位。

2 他到兰考县的当天下午,放下行李就参加了县委会。第二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了乡。他来到灾情严重的公社和大队,与干部、贫下中农亲切交谈,了解灾情。

3 他从一个大队到另一个大队。见到沙丘,他向同行的干部说:“栽上树,岂不成了一片好树林。”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绿!”正像毛主席教导的那样,他在困难中看到了光明。

4 焦裕禄来到城关公社老韩陵大队,和饲养员肖位芬老大爷先后谈了三天三夜。当焦裕禄向他征求改变兰考面貌的好办法时,肖位芬老大爷心里暖烘烘的,只觉得焦裕禄的话句句贴心。

5 饲养棚里喂着四头瘦牲口,棚外是一片荒沙地,焦裕禄指指这些说:“靠这能彻底翻身吗?我们要和老天爷斗!”经他一提,肖位芬一下子说出了心里多年思谋着的主意,焦裕禄听了激动得连声称赞。

6 察看了一圈,焦裕禄回到县委。他对县委委员们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品格。我就不信我们征服不了这个困难!”P1-6

序言

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党依靠着这些人而联系党员和群众,依靠着这些人对于群众的坚强领导而达到打倒敌人之目的。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

——毛泽东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后记

为了弘扬焦裕禄精神

——忆连环画《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的编绘出版

姜维朴

为及时宣传焦裕禄的先进事迹,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66年春组织部分编创人员,以一个月的时间,编绘出版了共76幅的连环画册《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这是继1963年编绘出版《雷锋》之后,又一次发挥集体编绘力量,及时配合全国学习先进人物而进行的编创出版行动。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所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时发表了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3天之后,《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社论《要有更多这样的好干部》。这期间文化部传达了中央关于开展学习和宣传焦裕禄活动的通知,并在首都剧场举办了穆青同志关于焦裕禄事迹的报告会。至此,全国上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学习和宣传焦裕禄的活动。当时,我作为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部门的负责人,立即组织了专门编创小组,成员为文编阎大方、叶惠元,美术创作干部刘继卣、林锴、任率英、陈惠冠、童介眉,经过初步学习,由我带队立即奔赴河南兰考县体验生活。

1966年初春的兰考大地,还覆盖着厚厚冰雪。我们到达后,参观了焦裕禄的办公旧址和事迹展览,访问了焦裕禄的亲属和县委副书记张钦礼等同志,参观了焦裕禄苦心扶植起来的先进基层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村等典型单位,采访了与焦裕禄有过交往、结下友情的人物,记录了有关素材,画了大量的速写。由叶惠元、阎大方和我连夜编出了脚本。绘画的同志们根据分工,很快画出大部分草图。这期间,正赶上兰考县为焦裕禄修好了新陵墓,举行了隆重的骨灰搬迁仪式。当天,全县从四面八方聚拢了成千上万的群众,肃穆地列队迎接焦裕禄的骨灰盒。当骨灰安置好后,人们排队绕墓地瞻仰焦裕禄纪念碑的遗像,很多群众在像前失声痛哭,连连高呼焦书记。有些裹着小脚的老大娘一大早就从远远的农村赶来,这时扑到墓前,擦着泪水久久不肯离去。一些工作在基层的党团组织,纷纷在墓前列队举行庄严的宣誓仪式。尽管这期间正是春寒料峭,有时还飘起雪花,但这里却充满了革命激情,给人以无限的信心和力量。至今事隔近40,年,但此情此景仍历历在目。

这部作品的创作大家根据分工合作的精神,齐心协力,不到20天就画了出来。焦裕禄的形象主要由刘继卣最后画出精稿。虽然时间短促,但由于到现实中观察体验后,有了切身感受,所以作品饱含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思想感情,尤其是焦裕禄的形象,达到神似与形似的较好结合,特别在刻画他与群众亲密无间的神情,表现他在困难面前刚毅不屈、与疾病斗争的革命乐观精神,都有极其生动的艺术构思和造型,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正是由于我们亲自听了饲养员刘宗行大爷含着热泪陈述当年焦书记在槽头一面帮他喂牲口,一面鼓励他搞好饲养工作,才会有33、34这样富有生活真实感的画面;还有,亲眼见到那些从几十里地赶来要见一见焦书记遗像的老大娘、老大爷,才会有47幅焦裕禄在五保户的炕头上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双手紧握着老人的动人景象。在环境的描写上,焦裕禄的办公室是何等的简朴,一把旧藤椅,一张旧书桌。那把藤椅开始出现还完好无损(7幅),后来焦书记患了肝病,肝区痛得厉害,就用木棍在藤椅上顶着,继续工作,就这样把藤椅顶了个窟窿。到38幅藤椅又出现时竟被焦书记让给了群众代表坐,上面已经有了窟窿。而到后来62幅出现时,窟窿更大了,焦裕禄正与严重的肝病斗争,坚持坐在藤椅上,书写兰考人民战天斗地的文章。可惜文字说明未能交代这一情节,是一个缺陷。就是这样一把极为平凡的旧藤椅,却蕴含了多少令人深思的革命真情!(当时我专门为它拍了照片,现也随文展示出来,算是一个补充吧。)

1966年3月,这本连环画印行了第一版,到4月即印行二版,印数共达490000册。始料不及的是,不久“文革”开始,未能再版。而且,由于其中表现焦裕禄去世后,在枕下留有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另一本是刘少奇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而且这后一本书也突出地画了出来(见68幅),这在“文革”中当然成了我这个主持编绘者的一大罪状。这本广受群众欢迎的连环画也就被搁置起来。

历史在不断前进,社会在飞速发展,经过近40年的历史考验,这部作品仍然显现出久远的艺术价值。新的时代又在呼唤我们:祖国今天仍然迫切需要焦裕禄这样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光辉榜样,迫切需要讴歌这种精神的先进文艺作品!

为了弘扬党的杰出干部焦裕禄的伟大精神,也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国连环画艺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传统,我热烈赞同这部作品的重新问世,特书此短文,以期有助于连环画艺术在新的世纪中承前启后,再创辉煌!

2003年7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焦裕禄(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刘继卣//林锴//陈惠冠//童介眉//任率英
出版社 连环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604186
开本 24开
页数 8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3-12-01
首版时间 2003-12-01
印刷时间 200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3.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1
17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7: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