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婚姻爱情经济学
内容
编辑推荐

何谓经济呢?这可真是大学问,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在这市场经济的社会,婚姻作为人生大事,自然就与经济相关,想要脱离都不可能,而且越来越是紧密。一个好的爱情婚姻就像你买福利彩票有心无意中了大奖。相反,一个不好的,就像做账出了差错,账目不能收支平衡。账算错了,还好改正,爱情婚姻就不同了。结婚需要付出成本,离婚成本则是更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才能使得爱情美好,婚姻才会幸福呢?富于青春活力的爱情和以成家立业的婚姻,区别到底有多少呢?这对我们的人生来说,确是值得思想的问题,值得认真琢磨的。本书所选的这些文章虽不敢说是灵丹妙药,但它们是来自生活,是生活的一种升华,是对生活的一种观照,能够开阔人的眼界,却是实实在在的。

婚姻成了一种经济,而且具有诸多原理,你想不笑都不成的。笑毕,想想,也的确,婚姻真是一种经济,就看你是如何看了。

内容推荐

1992年的经济学诺奖获得者贝克尔说:“由于男人和女人为寻找配偶而竞争,所以可以假定婚姻中存在一种市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市场的存在,已无需假定;各类婚介所或婚介公司的涌现,足以说明婚姻市场的实实在在。他还说,一个人“当结婚的预期效用超过继续单身的预期效用或再找一个更为合适的配偶的预期效用时,就会决定结婚”。“结婚的收益来自于在投资于非市场活动的时间和获取市场物品的力量方面,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互补”。美国的婚姻问题研究者通过近25年的调查发现,当问到美国人评价他们生活质量时,最珍视的是什么时,“婚姻”总是答案的首选,先于朋友、工作和金钱。而英国的研究人员给出了一道财富婚姻的方程式:拥有爱情或美满的婚姻所带来的年收入或幸福程度相当于男性收入的167%,而离婚或者丧偶对于女性的打击相当于失去工作的4.25倍。甚至有人说:“现在是夫妻共同创业赢得财富的时代”。可见,正是因为婚姻会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收益,所以人们选择结婚正是约束条件下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叶行昆

婚姻爱情经济学,真的值得学一学。婚姻爱情,人生大事,怎么能够不学呢?“一国之政,莫大于夫妇之间,男女之际。”这是宋代《春秋经解》特别强调的一句话。夫妇之间,男女之际,除了种种经济关系,当然还有生理、心理、伦理、政治等等关系。等到哪天,我有空了,我想沿着这条思路,继续,深入,编辑下去,编出这样一套书来。这些书的书名就是:《婚姻爱情生理学》《婚姻爱情心理学》《婚姻爱情伦理学》《婚姻爱情政治学》。先在这里报个梦吧,想来应该很有趣的。

目录

肖光恩:爱情经济学名词解释(入门)

丁 卫:爱情问题经济化

赵 晓:相亲的“经济学原理”

张俊森:婚配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聂辉华、刘光谱:校园爱情: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宋鹏展:关于大学生爱情的经济学分析

徐昌生:婚恋中的经济学——火车上的一次偶遇与即兴解答

赵 晓:单身女子的经济学分析

郑建仁:“女怕嫁错郎”的经济学分析

五岳散人:“红杏出墙”的生物学与经济学——开放式婚姻的不可能

叶行昆:由杨翁结合而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何 清:婚姻中的经济学

叶行昆:婚姻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叶行昆:婚姻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刘正山:“一夫一妻”制的本质

叶行昆:论婚姻的收益问题

姚 洋:对惩罚婚外情的经济学分析

段培相:婚姻的经济学解析

张曙光:家庭制度和家庭行为的经济分析

慕容雪村:做爱的经济学分析

林行止: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试读章节

二、爱情是一场博弈

爱情是一场博弈,一般对局者往往多于两人。这场博弈的结果很少没有失败者的。爱情博弈除非只有两个对局者才有可能实现纳什均衡,更多情况下爱情博弈往往是两败俱伤或是多方损失,几乎不能够出现共赢局面,大学生的爱情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一个大学生一旦决定谈恋爱,就意味选择的开始。一项关于大学生为什么谈恋爱的非官方正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谈恋爱者并非真正是对神圣爱情的向往,而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既现实又复杂的因素,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大学生活的空虚和对生理性欲的需求,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居现象在当今社会如此流行,因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行为一般总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模仿。供求双方的对等地位又因为供方资源的稀缺,这就存在需求方的竞争和供需方之间的共同博弈局面。男女比例失调是一个潜在的市场前提,预示着“再优秀的男性也有可能单身,再龌龊的女子也能嫁得出去”,所以男女对局一般是男生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男男对局往往相当残酷。(这里不考虑部分男生因诸如球打得好等而引起诸小女生齐爱慕的情形,不过这种事情正变得越来越少,因为人们的行为越来越趋于理性)尽管供方是稀缺资源但由于个人偏好的不同,女生仍有可能变为需求方。“男追女如追花,女追男如钓虾”,女生在局中仍然有一定的优势。

爱情博弈原来往往具有先行者优势,即先入为主,现在情形正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慢慢改变,先入者虽具有一定优势但不再那么明显也起不到任何决定性作用。我们假定Y、X为一对男女恋人,正在准备或已经开始谈恋爱,此时他们两个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强行约束条件,恋爱遵循自由自愿原则。他们两个构成一个市场,双方互为供需方,市场博弈是一比一对局。Y与X同时面对的不止一个博弈局,不过他们首先要做的是阻止市场进入者(假设二人真心相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就需要相互的承诺和对市场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阻止;接着二人博弈一般会呈现纳什均衡局面,由于有市场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纳什均衡在一定程度下很不稳定。

爱情博弈有可能永远达不到一个均衡状态,大多数学生只是出于现实的需要,也不打算求得一个均衡处,无任何经济基础的只是把自身增长投资来用做爱情投资,除了在消除大学所谓的空虚郁闷中有些许作用,并不能有任何显著或潜在收益,只能是更大的空虚或以后的后悔,理性人假设还不如经济人假设在此适用。

P28-29

序言

周实

老老实实地说,我是不懂经济的。正因为我不懂经济,所以也就对经济怀有一种别样的兴趣。若是换了经济学家,我想不会这样编的。这样说,不是说,这样编,就好了。这样说,是想说,我太想编这本书了,于是也就忘乎所以,有点胆大妄为了。

接着,我想说的是,对书中的文章的作者,表示我的真诚的谢意,一个读者的真诚的谢意。我很爱读你们的文章,而且从中受益良多,也获得了好多愉快。我读你们的文章的时候,总是笑得呵呵的。一边读,一边笑,一个人,呵呵笑。笑着,我也问自己,你为什么这样笑呢?我想是你们看事的角度,是你们用的那些术语,于是,婚姻和爱情,在你们的字里行间,也就有了另类的味道,真的使我大开眼界。

婚姻成了一种经济,而且具有诸多原理,你想不笑都不成的。笑毕,想想,也的确,婚姻真是一种经济,就看你是如何看了。比如那个周幽王,为了自己心爱的褒姒能够那么灿烂的一笑,千金买一笑,烽火戏诸侯,成本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那位温莎公爵,为了赢得美好的婚姻,毅然决然地放弃王位,成本是自己的整个江山。无论做什么,在这人世上,你都要付成本的。无论你的目的崇高,还是你的动机卑下。

爱上一个人是不计成本的。比如上面说的两位。这样的例子虽然不多,但就不计成本而言,要找还能找出很多。不过,纵观中外历史,就其一般情况而言,就其婚姻形态而言,多的还是计较成本,讲究所谓门当户对,讲究婚姻的男女双方,各自具备的经济条件,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言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

荆钗不值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所引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贫家女》。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即使在那所谓大唐,男也是非财不得取的,女也是非财不得嫁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婚姻的真正目的。所谓婚姻应该基于男女之间的自然情爱,交感而成夫妇才好。可是,这个成家的过程却真不是如此简单。只须回望,就可看见,数千年来,青年男女,所谓婚姻,恒河沙数,一变而为各种利益所借用的重要工具,伉俪之爱也就化为各种婚姻的副产品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命的又是什么呢?言的又是什么呢?命的是各种政治婚姻,言的是各种经济婚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的又是什么呢?求的是政治上的权力,求的是经济上的实力。习俗婚嫁,以财为重,以利为重,富家当然也就不愿将女嫁给贫人家了,常人自然也就不屑娶那什么贫家女了。即使你是才貌出众,如果没有经济实力,如果没有社会地位,书中也无黄金屋的,书中也无颜如玉的。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所记述的陈丞相就是这样一种情形:“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予者,贫者平时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取,平欲得之……张负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食以资,以内妇。”张负若非其孙女五次嫁人均克夫,恐也不会将孙女嫁给贫者陈平吧。好在陈平命算硬,不但没有被克死,而且成了大丞相,是支扎扎实实的富有潜力的绩优股。情况即使是如此,聘礼还是要有的,张负只好想办法借贷货币给陈平,以作聘礼酒食之资,这般如此,齐备之后,陈平才算完成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等人生婚姻大事。

好了,好了,不说了,越说话越回去了,越说越将这婚姻说成买卖二字了,说成交易二字了。婚姻虽有买卖因素,婚姻虽有交易因素,比如你有情,我有意,你无情,我无意,却又绝非买卖二字,却又绝非交易二字,所能简单概括的。不然,我们就只有婚姻爱情买卖学了,婚姻爱情交易学了。不然,我们就没有婚姻爱情经济学了,原理更加谈不上了。我们还是面对当下,面对我们自己吧。

儿时,大人曾戏问:“长大后,讨老婆,你想讨一个,还是讨几个?”

答曰:“讨几个。”

“那你想讨几个呢?”

“讨十个!”

“讨这多有什么用呢?”

“一个做饭,一个洗衣,一个扫地,一个擦窗户……”

“那你自己搞什么呢?”

答不上来搞什么,那时,人还不晓事。

长大后,成年了,又与同事谈到婚姻,又想到了儿时问答,如果能够一夫多妻,你想讨几个老婆呢?回答还是讨十个。一个老婆一个月给我一百元。我就有一千元。给我两百元,我就有两千元。给我三百元,我就有三千元……这当然是开玩笑,男人之间开的玩笑,极具男权主义色彩,是应该被批判的,但其中的经济因素,比如博弈,比如资源,比如管理,比如分配,比如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何谓经济呢?这可真是大学问,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在这市场经济的社会,婚姻作为人生大事,自然就与经济相关,想要脱离都不可能,而且越来越是紧密。一个好的爱情婚姻就像你买福利彩票有心无意中了大奖。相反,一个不好的,就像做账出了差错,账目不能收支平衡。账算错了,还好改正,爱情婚姻就不同了。结婚需要付出成本,离婚成本则是更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才能使得爱情美好,婚姻才会幸福呢?富于青春活力的爱情和以成家立业的婚姻,区别到底有多少呢?这对我们的人生来说,确是值得思想的问题,值得认真琢磨的。本书所选的这些文章虽不敢说是灵丹妙药,但它们是来自生活,是生活的一种升华,是对生活的一种观照,能够开阔人的眼界,却是实实在在的。

婚姻爱情经济学,真的值得学一学。婚姻爱情,人生大事,怎么能够不学呢?“一国之政,莫大于夫妇之间,男女之际。”这是宋代《春秋经解》特别强调的一句话。夫妇之间,男女之际,除了种种经济关系,当然还有生理、心理、伦理、政治等等关系。等到哪天,我有空了,我想沿着这条思路,继续,深入,编辑下去,编出这样一套书来。这些书的书名就是:《婚姻爱情生理学》《婚姻爱情心理学》《婚姻爱情伦理学》《婚姻爱情政治学》。先在这里报个梦吧,想来应该很有趣的。

读者诸君,若有兴趣,我想也可着手编辑,编了若是能够出版,对社会也是有益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婚姻爱情经济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37558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13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4
14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