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洋溢着亲情、豁达与激情的文字;一幅流转着山水、云影与月华的画卷!作者郁达夫是现代浪漫主义抒情散文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书中郁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中映着霞绮。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神髓……他把诗人的灵感赋予了每一朵花、每一片绿叶、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与情味,再把风俗人情穿插其间,就像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
| 图书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的散文)/先知现代经典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洋溢着亲情、豁达与激情的文字;一幅流转着山水、云影与月华的画卷!作者郁达夫是现代浪漫主义抒情散文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书中郁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中映着霞绮。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神髓……他把诗人的灵感赋予了每一朵花、每一片绿叶、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与情味,再把风俗人情穿插其间,就像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 目录 一个人的途上 一个人的途上 还乡后记 灯蛾埋葬之夜 我的梦,我的青春 书塾与学堂 怀鲁迅 远一程,再远一程 孤独者 大风圈外 移家琐记 记耀春之殇 怀四十岁的志摩 感伤的行旅 志摩在回忆里 悲剧的出生 住所的话 记风雨茅庐 福州的西湖 水样的春愁 小春天气 故都的秋 江南的冬景 钓台的春昼 水样的春愁 雨 北平的四季 寂寞的春朝 扬州旧梦寄语堂 雁荡山的秋月 半日的游程 西溪的晴西 游白岳齐云之记 花坞 雁荡山的秋月 超山的海花 出昱岭关记 苏州烟雨记 试读章节 在东车站的长廊下,和女人分开以后,自家又剩了孤零丁的一个。频年飘泊惯的两口儿,这一回的离散,倒也算不得什么特别。可是端午节那天,龙儿刚死,到这时候北京城里虽已起了秋风,但是计算起来,去儿子的死期,究竟还只有一百来天。在车座里,稍稍把意识恢复转来的时候,自家就想起了卢骚。晚年的作品《孤独散步者的梦想》头上的几句话: 自家除了己身以外,已经没有弟兄,没有邻人,没有朋友,没有社会了。自家在这世上,像这样的,已经成了一个孤独者了。…… 然而当年的卢骚还有弃养在孤儿院内的五个儿子,而我自己哩,连一个抚育到五岁的儿子都还抓不住! 离家的远别,本来也只为想养活妻儿。去年在某大学的被逐,是万料不到的事情。其后兵乱迭起,交通阻绝,当寒冬的十月,会病倒在沪上,也是谁也料想不到的。今年二月,好容易到得南方,静息了一年之半,谁知这刚养得出趣的龙儿又会遭此凶疾的呢? 龙儿的病报,本是在广州得着,匆促北航,到了上海,接连接了几个北京来的电报。换船到天津,已经是旧历的五月初十。到家之夜,一见了门上的白纸条儿,心里已经是跳得慌乱,从苍茫的暮色里赶到哥哥家中,见了衰病的她,因为在大众之前,勉强将感情压住。草草吃了夜饭,上床就寝,把电灯一灭,两人只有紧抱的痛哭,痛哭,痛哭,只是痛哭,气也换不过来,更哪里有说一句话的余裕? 受苦的时间,的确脱煞过去的太悠徐,今年的夏季,只是悲叹的连续。晚上上床,两口儿,哪敢提一句话?可怜这两个迷散的灵心,在电灯灭黑的黝暗里,所摸走的荒路,每会凑集在一条线上;这路的交叉点里,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墓碑上只有“龙儿之墓”的四个红字。 妻儿因为在浙江老家内,不能和母亲同住,不得已,而搬往北京当时我在寄食的哥哥家去,是去年的四月中旬。那时候龙儿正长得肥满可爱,一举一动,处处教人欢喜。到了五月初,从某地回京,觉得哥哥家太狭小,就在什刹海的北岸,租定了一间渺小的住宅。夫妻两个,日日和龙儿伴乐,闲时也常在北海的荷花深处,及门前的杨柳荫中带龙儿去走走。这一年的暑假,总算过得最快乐,最闲适。 秋风吹叶落的时候,别了龙儿和女人,再上某地大学去为朋友帮忙,当时他们俩还往西车站去送我来哩!这是去年秋晚的事情,想起来还同昨日的情形一样。P3-4 书评(媒体评论) 英国的加莱尔说过“英国宁肯失掉印度,不愿失掉莎士比亚”;我们今天失掉了郁达夫,我们应该要日本的全部法西斯头子偿命! ——郭沫若 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中映着霞绮。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神髓。……他把诗人的灵感赋予了每一朵、第一片绿叶、每一株小草,让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与情味,再把风俗人情穿插其间,浓淡疏密,灵动浑成,功力惊人。 ——刘海粟 达夫的作品透露出一种真挚,似乎还有一个及其虚弱的声音在向你求救,那是灵魂的无奈在低吟浅唱。在他优美而极富才情的文字背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美。……与那些刻意追求谋篇布局的人相比,他的作品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 ——易君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的散文)/先知现代经典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郁达夫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114345 |
| 开本 | 24开 |
| 页数 | 20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66.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168 |
| 宽 | 174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