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学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学是什么,美学在什么意义上成为一门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怎样,现状如何?有哪些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和旨趣……本书从美学的历史、审美发生、审美领域、审美形态、审美心理、审美教育、艺术中的美学问题等部分,对美学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彰显了其独特的学术魅力。

目录

绪 论/1

第一节 美学的历史/1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3

第三节 美学学科的人文品格/29

第一章 审美发生/41

第一节 审美发生理论辨析/41

第二节 审美发生的条件和契机/49

第三节 审美发生的原初形态/57

第二章 美是什么/69

第一节 中西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69

第二节 对美的本质研究历史的理论反思/86

第三节 美是什么/96

第三章 审美领域/111

第一节 自然美/111

第二节 社会美的核心——人的美/126

第三节 形式美/137

第四章 审美形态/147

第一节 审美形态概说/147

第二节 中西文化语境下的审美形态/154

第三节 审美形态的哲学分析/180

第五章 审美心理/195

第一节 审美心理要素/195

第二节 审美心理过程/207

第三节 审美愉快/219

第四节 审美超越/230

第六章 艺术中的美学问题/243

第一节 艺术中的审美创造/243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本体构成/250

第三节 审美意象与意境/260

第四节 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268

第五节 艺术的审美接受/284

第七章 审美教育/297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历史及其当代意义/297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性质和特点/303

第三节 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307

第四节 审美教育的功能/310

第五节 审美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式/315

后记/320

试读章节

除却这种对“美”的实用性的分析,审美本身对于人类而言也有着一种不能抵挡的诱惑力。在每个原始民族中,我们都发现他们有许多东西的精细制造是有外在的目的可以解释的。例如爱斯基摩人用石硷石所做的灯,如果单单为了适合发光和发热,就没必要做得那么整齐光滑。翡及安人的篮子如果编织得不那么整齐,也不见得就会减低它的用途。澳洲人常把巫棒削得很对称,当然即使不那么整齐,巫棒也不至于不适用。因此,这种将审美意识自觉不自觉地灌注到生产生活中的行为既验证了审美意识源于审美冲动的本能,同时也标明“美”本身的巨大魅力已足以强化人类的审美感知力,唤起强烈的审美意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审美价值的确立最终还得循着社会进步的轨迹方能得以实现。原始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的提高的确为实用价值向审美价值的转化创造了条件。狩猎工具的进步,使狩猎活动得以成功进行。在此基础上,狩猎工具在实现其实用价值之后,原始人开始以审美意识关注这些工具,在上面雕刻美丽的纹理,或在手柄等处加以装饰。在不违反实用价值的前提下,赋予其审美的价值。在原始生活的水平已能使原始人获得躯体劳作后的自由空间的情况下,原始人得以从事一些带有审美意味的活动。比如布须曼人会在模拟特殊的人和动物不甚正确的动作中得到最大的快感。更能表明审美价值内涵的丰富性的,当属澳洲人的带有三百条白兔尾巴的腰饰。这动人的腰饰意味着澳洲人不仅实现了腰饰的实用价值,同时更赋予它新的审美价值。而且这腰饰代表着佩带者具有猎人的强大技能,这便是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更深化了一层关乎审美的强大精神意蕴。P64

后记

编写一部体现我们思考的、适合学生使用的美学教材,是我们计划已久的事情。由于我俗事繁杂,难以心静,计划虽多次酝酿但一直久拖不决。2000年,我所主讲的美学课列为河北师范大学课程建设重点资助项目,2002年又获得河北省精品课称号,这坚定了我将教材建设提到议事日程的决心。之后,在我所属的文艺理论教研室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由我牵头,组织本教研室的几位讲授美学课的教师一起,研讨教材的编写事宜。讨论使我们认识到,美学教材的编写势在必行。

然而,要编写出一部还算有点特色的美学教材谈何容易!一方面,美学正发生着从所谓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许多问题尚处于发生与发展阶段,一时已难以给出清晰的描述;另一方面,此前已有不下百部的美学教材,有的已产生相当的影响,你再写一部,到底能超越前人多少,我们心里没底。更何况,教材的编写不同于学术著作,得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不能把学界讨论的问题一股脑写进教材。如何甄别、筛选前人思想以整合到编写中的美学教材中,是我们一直犯难的事情。几经讨论,我们确定了如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一是努力做到知识性和解释性的辩证统一。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离不开知识的陈述和表达,知识是美学学科的学理性建构的内在要求,但是,美学又不能陷入知识的陷阱,因为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独特功能和旨趣,是格外强调自身的价值建构功能,美学不是用来说明物质世界是如何存在的,而是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守望的。人文性是美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在的特征。明乎此,我们在编写教材时,格外强调美学作为知识形态的人文价值功能,试图在对美学学科知识形态的言说中,敞亮美学独有的理解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如果大家在使用了这本教材以后,能够感受到那么一点儿人文气或得到一些精神启示的话,教材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二是密切追踪时代的发展,努力在对当代大众审美实践的读解和命名过程中,提升理论介入现实的力量,这就有了本书绪论的内容。其实,绪论不只是起导读作用,也是用来扼要表达我们对美学这门学科基本看法的,是我们立足当下文化语境体认美学学科旨趣的结果。教材本来还有一章是讨论当代审美文化的,但没有写好,被我们删除了,这是一个遗憾,我们希望教材再版时,能加上这一章的内容。

全书由我确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设计大纲体例,然后分工负责,在规定的时间里拿出初稿,最后,由我和姜文振同志统稿、定稿。每章具体分工如下: 绪论  邢建昌 第一章 张爱武 第二章 姜文振 第三章 邢建昌、吴少华 第四章 刘三平 第五章 李卫华 第六章 邢建昌、牛军 第七章 王宗玖 感谢河北师范大学各级领导对课程建设的重视,感谢以各种方式给我们以帮助的老师、亲人和朋友。也感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张良村先生。

现在,这本美学教材终于要与大家见面了,我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接受批评的检阅。我们希望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以便在再版的时候能有所修订。

谨识

邢建昌

二00四年五月二十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邢建昌//姜文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07499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4-10-01
首版时间 2004-10-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20.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