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画因其携带方便,书写自如,笔触清新刚劲,倍受建筑师的喜爱,遂成为很多建筑师表达设计意念的首选工具。本书包含了钢笔建筑写生和钢笔建筑创作两大内容,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写生和创作的作品。全书图文并茂,风格清新,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图书 | 钢笔建筑写生与创作 |
内容 | 编辑推荐 钢笔画因其携带方便,书写自如,笔触清新刚劲,倍受建筑师的喜爱,遂成为很多建筑师表达设计意念的首选工具。本书包含了钢笔建筑写生和钢笔建筑创作两大内容,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写生和创作的作品。全书图文并茂,风格清新,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序言 钢笔是舶来品,跨过漫长的历史,追溯到公元7世纪,鹅毛管笔已在欧洲开始使用并逐渐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都用这种笔绘制他们的创作稿和素材稿,留下了很多经典之作,成为后代习画者的范本。17世纪以后,印刷业蓬勃发展,新的印刷制版方式代替了旧时的凸版印刷技术,钢笔画开始进入商业领域。商家们邀请艺术家用它来绘制各种插图和装饰画。19世纪末,自来水笔开始出现,通常意义上的钢笔才得到普及,钢笔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种。从此,钢笔画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插图、连环画的创作和建筑画的表现中。钢笔画的工具也不仅仅停留在蘸水笔和自来水笔当中,而是拓展到各类签字笔、针管笔、圆珠笔等。钢笔画的含义也从原来以钢笔为工具绘制的画而逐渐衍生,凡是线条与钢笔线条相似的画都被称为钢笔画。 钢笔画传入我国之后,因其携带方便,书写自如,笔触清新刚劲,倍受建筑师的喜爱。很多建筑师把它作为表达设计意念的首选工具。近几年来,一些建筑、规划和室内设计专业将钢笔画融入到设计初步和美术基础课之中,有的院校甚至将其作为一门单独的基础课程。学生对钢笔画的表现手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锻炼对建筑的表现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为今后的设计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从事环艺专业教学工作多年,一直担任“钢笔建筑写生”、“专业绘画(效果图)”、“室内设计”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课余时常为设计公司或朋友做些设计,也爱好水彩画的写生和创作。在教学与课余工作中,深感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在建筑写生练习时,应提倡学生先慢写,再速写,循序渐进地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其方法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后一个单元的“专业绘画”的学习。而“专业绘画”的掌握程度,又对专业设计课程的设计思维产生影响。 本书包含了钢笔建筑写生和钢笔建筑创作两大内容,收入的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利用教学之余或寒暑假期间进行写生和创作的作品。前者将作者在写生过程中的一些心得直接地表述在图面上,使读者更为直观。后者将作者课余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进行挑选和整理、汇编而纳入。其目的是想对前阶段工作做一次总结,并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探讨。 因编写时间仓促,加上本人学识有限,不足之处望见谅,也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夏克梁 2005年5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钢笔建筑写生与创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夏克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1001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2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85 |
宽 | 212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