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的悠久精深与厚重博大,犹如河海岱岳,是我们民族引以为自豪的。它所蕴含的精神财宝我们取之不尽,愈研弥新。因此尽管对它的研究已竭尽一代代学人的智慧与精力,取得了莫之与京的丰厚学术成果,但新的研究成果仍然随着日月而更新,以其颖异之特质,不断地增添着古典文学研究的新光彩。这套古典文学新视野丛书,即是这新光彩之一。
| 图书 | 唐代文士与唐诗考论/鼓浪学术书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的悠久精深与厚重博大,犹如河海岱岳,是我们民族引以为自豪的。它所蕴含的精神财宝我们取之不尽,愈研弥新。因此尽管对它的研究已竭尽一代代学人的智慧与精力,取得了莫之与京的丰厚学术成果,但新的研究成果仍然随着日月而更新,以其颖异之特质,不断地增添着古典文学研究的新光彩。这套古典文学新视野丛书,即是这新光彩之一。 目录 总序 古典文学新视野丛书序 自序 第一编 时代风尚与精神风貌 略论唐代的苦吟诗风 试论唐代三个时期对风雅传统的倡言呼唤 唐代朝廷外文士的集会宴游及其精神情态 开天时期重功名尚边功的风尚及其对王维的影响 精神志向理想与诗歌风貌 王维与盛唐气象及风韵 试论张祜的傲诞狂荡 唐末文人的处境与风貌 第二编 生活心态与文学创作 唐代文士的集会宴游对创作的影响 略谈隐逸对创作的促进及题材的影响 略论贬谪对唐代文士创作的影响 贬谪对唐代文士创作表现手法的影响 韩愈的忧谗畏祸心理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漫议欧阳詹的情感心态 试论方干的隐居生活及其心态 韩■贬官前后的心态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三编 诗歌风貌格调与解读 “一字师”与唐人对名句的推赏 杜甫咏雨诗刍议 韩愈怪奇险奥诗成因探赜 刘禹锡笔下的土风民俗 张祜诗歌简论 读张祜山水寺庙题咏诗札记 略谈杜牧笔下的秋天 浅谈方干的诗歌 韩■咏梅诗解读 第四编 生平事迹与诗歌系年 杜甫、严武“睚眦”说诗证献疑 《莫相疑行》、《赤霄行》诗之作年和杜甫与同僚不合说献疑 关于张祜生平及诗歌系年、辨伪的几个问题 关于方干生平的几个问题 李洞瓣香贾岛三论 李洞为裴贽所屈考论 韦庄生年及“尝居虢州十载”献疑 关于罗隐生平行踪的几个问题 罗隐为司勋郎中充镇海军节度判官之时间 后 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唐代文士与唐诗考论/鼓浪学术书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在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2501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3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0 |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福建 |
| 长 | 204 |
| 宽 | 141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