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古祖地/边缘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呼伦贝尔这一地域为基点,对这片土地所孕育的历史与呈现的社会现实,进行交叉性思考。每篇文章配以图片,以求图文并茂,内容涉及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生态环境以及生活在这里的边缘族群的生存状况。

适合广大旅游爱好者尤其是自助游爱好者,对蒙族地区还有特殊情感还有了解愿望的各阶层读者。

内容推荐

本书以呼伦贝尔这一地域为基点,对这片土地所孕育的历史与呈现的社会现实,进行交叉性思考。内容涉及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生态环境以及生活在这里的边缘族群的生存状况。其中《古老的柱石》、《神秘的敖包》两篇文章,主要是探讨历史遗迹与民族习俗的关系;《蒙古族的发祥地》是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蒙古族的发祥地进行了定位和考证;《成吉思汗的童年》以呼伦贝尔地域为依托,是对《蒙古秘史》等史籍的一种诠释;《鄂温克民族的起源》探究和表述的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早期历史;等等。

目录

序言  /1

古老的柱石 /1

神秘的敖包 /9

黑山头古城遗址 /25

鲜卑石室  /35

伊勒呼里山周边的古老居民 /41

——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一)

在额尔古纳河东岸 /53

——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二)

解读额尔古纳河 /63

铁木真降生 /77

少年铁木真 /87

成吉思汗的血缘身世之谜 /103

成吉思汗的母亲 /113

成吉思汗的金腰带 /121

一个古老的民族与大湖的传说 /127

——鄂温克民族的起源(一)

鄂温克人的大迁徙 /139

——鄂温克民族的起源(二)

速勒都思的族系 /151

大兴安岭,猎人沉默 /159

试读章节

蒙古族有首祭天的神歌:“我东部的44尊腾格里天神,我西部的55尊腾格里天神,我北部的3尊腾格里天神”。。腾格里天神是对众多神的通称。蒙古族还直呼腾格里为“天父”,民间的主要祭祀活动通常要祭祀腾格里天神的。

由此看来,祭拜敖包、祭拜敖包上的神树,就是祭拜山神、祭拜天神。

谈到敖包上堆放的石块,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敖包的外形以及堆放石块的形式都与藏族为祭山而堆放的圆锥形“嘛尼堆”相似。有专家认为,以石块堆筑敖包这一形式源自藏传佛教的影响。13世纪之后,佛教和藏族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喇嘛教传入蒙古人中,并逐渐取代了萨满教。在喇嘛教获得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得到蒙古皇室贵族的支持,喇嘛教对萨满教进行了一系列的镇压,削弱了萨满教的影响,巩固了喇嘛教的影响力。大约至明代,喇嘛教取得主宰地位,其影响逐步渗透到蒙古人的生产、生活中,蒙古族文化由此具有了喇嘛教的特色。

一个有趣的现象:靠近大兴安岭边缘的敖包的造型,明显带有萨满教的痕迹。反之,远离大兴安岭的敖包,在造型上恰好与藏传“嘛尼堆”相近似。由此看来,敖包是不同文化元素的聚合体,是不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它体现了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包容性。

为何祭祀敖包活动在草原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如此富有生命力?它与现实社会究竟以什么样的关系相联接?

这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一位人类学家在谈到萨满及其古老信仰时,从宏观角度探讨其特性,称其为“尊重自然的人”。

P21

序言

这是我的一部新作,细心的读者会从中发现一些新奇的观点,以及多少有点特别的声音。这是古老的鄂温克族群后裔对历史的思考。具体一点说,是站在呼伦贝尔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思考历史。

在这里,呼伦贝尔首先是一个区域概念。从地理角度讲,额尔古纳河流域几乎涵盖了呼伦贝尔地区。呼伦湖与额尔古纳河,由一条季节性泄河相连。额尔古纳河的水量主要来自泄河河口以上的三条支流:伊敏一海拉尔河、哈拉哈一乌尔逊河、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集水地域,也可以叫做额尔古纳河流域。按照传统的地域划分,呼伦贝尔地区还包括大兴安岭北端的伊勒呼里山及其周边地区。伊勒呼里山呈东西走向,主峰海拔高度1528米,为嫩江水系的发源地,它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

呼伦贝尔这一名称源自两个湖泊,也就是呼伦湖与贝尔湖,这一名称的启用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贝尔”一词原为突厥语,最初是指从山林中流入贝尔湖的那条小河。而“呼伦”这一称谓,似乎与历史上的“忽兰公主”有关。公元1204年,铁木真进军呼伦贝尔,兀洼思部答亦儿·兀孙将女儿忽兰公主献给了这位蒙古大汗。伊敏河位于呼伦湖东侧,与呼伦湖遥遥相望。“呼伦”似乎由“忽兰”的谐音演变而来。由此可见,无论从历史还是地理的角度衡量,呼伦贝尔这片土地与久远的历史发生过多重关联。

本书编选的数十篇短文,可归为读史随笔的范畴。

首先应该提及的是,在本书所涉及的范围内,在有关蒙古民族早期历史及鄂温克民族起源问题上,我认同历史地理学家乌云达赉先生的学术观点,他是一位富有历史责任感、独具创见的历史地理学家。他的祖籍也是呼伦贝尔。本书收录的以《一个古老的民族与大湖的传说一一鄂温克民族的起源(一)》和《鄂温克人的大迁徙——鄂温克民族的起源(二)》为题的两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睿智的学者。

在蒙古民族早期历史及其周边族群关系等历史问题的书写中,我重点引述、摘录了乌云达赉先生的观点及研究成果,在此予以说明。

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在书中配印了一套图片,这些摄影作品是我在写作之余拍摄的。需要指出的是,书中的图片与文章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图片自成系统,内容主要为呼伦贝尔地区自然地理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乃是为了拓展阅读者的视野。

乌热尔图

2006年4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古祖地/边缘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乌热尔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38525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2.6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8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