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经典作品数篇,这些散文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图书 | 倾听朱自清(附光盘荷塘月色修订本)/倾听文学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经典作品数篇,这些散文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内容推荐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精神素质的最好老师。它们是大师们对不同时期百态生活和百样人性的再现、总结、提炼与升华,所以透过一篇篇优美的作品,我们不仅发现了什么是人生中最值得学习与珍视的,也知道了什么是不值得去浪费生命和时间的;不仅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有物竞天择的残酷,还有厚德载物的人性美。最终我们能深刻地领悟到能力这根也许能撑起地球的杠杆,必须有健康丰沛的精神支点来支撑,还知道现实中固然存在着不平、黑暗、仇恨和战争,但还存在着“救救孩子”和“解放全人类”的呐喊、希望。 本套书让学生从阅读、理解、欣赏和吸收的几个方面入手,将本套书中丰沛的精神食粮有效地输入到他们的学习成果当中,使他们能够快速地从一个个天真但却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心中有爱、腹中有墨的人才。 目录 一 叙事抒情 歌声 匆匆 春晖的一月 航船中的文明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执政府大屠杀记 荷塘月色 白马湖 看花 春 冬天 买书 初到清华记 北平沦陷那一天 我是扬州人 回来杂记 关于“月夜蝉声” 二 游踪散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川的踪迹 潭柘寺 戒坛寺 南京 扬州的夏日 说扬州 松堂游记 蒙自杂记 重庆一瞥 重庆行记 三 人物纪怀 背景 阿河 哀韦杰三君 白采 一封信 怀魏握青君 儿女 我所见的叶圣陶 给亡妇 房东太太 择偶记 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 刘云波女医师 四 人生感悟 憎 刹那 正义 论诚意 说话 论青年 动乱时代 论节气 论吃饭 论不满现状 论且顾眼前 团体生活 五 谈读书 论青年读书风气 论朗读 写作杂谈 试读章节 北平不但在这方面和从前一样“有”,并且在整个生活上也差不多和从前一样闲。本来有电车,又加上了公共汽车,然而大家还是悠悠儿的。电车有时来得很慢,要等得很久。从前似乎不至如此,也许是线路加多,车辆并没有比例的加多吧?公共汽车也是来得慢,也要等得久。好在大家有的是闲工夫,慢点儿无妨,多等点时候也无妨。可是刚从重庆来的却有些不耐烦。别瞧现在重庆的公共汽车不漂亮,可是快,上车,卖票,下车都快。也许是无事忙,可是快是真的。就是在排班等着罢,眼看着一辆辆来车片刻间上满了客开了走,也觉痛快,比望眼欲穿的看不到来车的影子总好受些。重庆的公共汽车有时也挤,可是从来没有像我那回坐宣武门到前门的公共汽车那样,一面挤得不堪,一面卖票人还在中途站从容的给争着上车的客人排难解纷。这真闲得可以。 现在北平几家大型报都有几种副刊,中型报也有在拉人办副刊的。副刊的水准很高,学术气非常重。各报又都特别注重学校消息,往往专辟一栏登载。前一种现象别处似乎没有,后一种现象别处虽然有,却不像这儿的认真——几乎有闻必录。北平早就被称为“大学城”和“文化城”,这原是旧调重弹,不过似乎弹得更响了。学校消息多,也许还可以认为有点生意经;也许北平学生多,这么着报可以多销些?副刊多却决不是生意经,因为有些副刊的有些论文似乎只有一些大学教授和研究院学生能懂。这种论文原应该出现在专门杂志上,但目前出不起专门杂志,只好暂时委屈在日报的余幅上:这在编副刊的人是有理由的。在报馆方面,反正可以登载的材料不多,北平的广告又未必太多,多来它几个副刊,一面配合着这古城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一面也可以镇静镇静这多少有点儿晃荡的北平市,自然也不错。学校消息多,似乎也有点儿配合着看重读书人的传统的意思。研究学术本来要悠闲,这古城里向来看重的读书人正是那悠闲的读书人。我也爱北平的学术空气。自己也只是一个悠闲的读书人,并且最近也主编了一个带学术性的副刊,不过还是觉得这么多的这么学术的副刊确是北平特有的闲味儿。 P4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倾听朱自清(附光盘荷塘月色修订本)/倾听文学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自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3381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0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6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