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由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与中国人自我观的转变”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汇编而成,书中内容涉及日常家庭生活、婚嫁事务、两性关系以及基层农村政治改革等领域。梳理了以往田野调查中所归纳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认识,加深了对当代中国人自我观的转变的理解,并试图在此基础上进而深入剖析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
| 图书 |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由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与中国人自我观的转变”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汇编而成,书中内容涉及日常家庭生活、婚嫁事务、两性关系以及基层农村政治改革等领域。梳理了以往田野调查中所归纳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认识,加深了对当代中国人自我观的转变的理解,并试图在此基础上进而深入剖析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 目录 上 篇 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 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 民选村官和集体土地:中国农村中农民对于村领导表现的评价 地方国家与中国农村发展 ——一个西南村落的个案分析 弱者的强武器:村民选举对农村精英政治特质的影响 ——以西北某市近郊春乡桥村南、北两队队长选举为例 村庄政治与空间建构 ——对山西贝村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解读 农村基层政治改革:家族主义与民主意识之间的张力 宗族文化传统、乡村社区管理与基层民主选举 ——对一个“模范村”的跟踪观察 秀儿之死 ——一项有关村庄工业化中家庭冲突的调查报告 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 农民是如何生活的?研究者的提问与自省 下 篇 编者自序 代前言:农村妇女参政研究的分析框架 改革后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妇女政治精英构成的变化 ——浙江省C市T镇钱村为例 湖南N县农村妇女参政情况调查 浙东钱村妇女参政情况调查 浙江J县金村妇女参政情况调查 四川Y县农村妇女参政情况调查 宁夏Y市巴村妇女的政治参与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罗沛霖//杨善华//程为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335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4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8 |
| 出版时间 | 2005-12-01 |
| 首版时间 | 2005-12-01 |
| 印刷时间 | 2005-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6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2 |
| 宽 | 138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