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狂人日记/感悟名家经典小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我国最著名的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几部小说选集。它们是《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等。鲁迅的小说往往对国人进行无情地、尖刻地的讽刺,思想又深邃不朽,因此,被国人尊称为我国的“民族之魂”。

内容推荐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现了彻底的反抗。

目录

《呐喊》

自序/2

狂人日记/7

孔乙己/16

药/20

明天/28

一件小事/34

头发的故事/36

风波/41

故乡/48

阿Q正传/56

端午节/87

白光/93

兔和猫/98

鸭的喜剧/102

社戏/105

 

《彷徨》

 

祝福/114

在酒楼上/127

幸福的家庭/135

肥皂/142

长明灯/151

示众/160

孤独者/165

伤逝/182

弟兄/198

离婚/208

 

《故事新编》

 

序言/217

补天/220

奔月/228

理水/238

采薇/252

铸剑/267

出关/283

非攻/292

起死/302

试读章节

孔乙己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成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之下,羼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P16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平”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P17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子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P18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919年3月

(原载《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4月)P19

序言

“1911年以来,中国人的生活经历了一场也许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变革。中国的古老文明就像一条大河,静静流淌在处女山的深谷,虽经盛衰荣辱,却没有什么能影响改变它的方向。直到上个世纪(19世纪)末叶,这条河才不遂己愿地与世界文化的海洋邂逅。激烈的动荡很快产生了众所周知的文学革命。满清帝国崩溃,古老神圣的传统形式随之被遗弃,白话被采用。……这一势如破竹的成功改革被骄傲地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白话可以表达一切人的情感,描绘地球上的一切事物,从一处瀑布到一只昆虫微微发颤的脚足。”

以上这段话,是恩师萧乾先生上个世纪(20世纪)40年代在英国向西方介绍中国新文艺时写下的。他文章的题目叫《永别了,老古玩店》,意思是“五四”新文学永远告别了文言传统的“老古玩店”。而今,已经进入21世纪了,回眸遥望,在白话文写作也已近百年的文学长河中,那些最早在“思想感情上都是社会改革者”的小说家们的作品,不仅没有被尘封进“老古玩店”,相反,却具有了陈酿弥香的经典意味;此时感悟经典,不仅不会有过时之感,相反,却可以在他们用笔留下的文学的“苦难蚀刻”里,寻觅和挖掘到历史的旧影与记忆。

为了要疗救国人灵魂而弃医从文的鲁迅,出手即是大师手笔,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自此,他便不间断地以小说、杂文的形式,对各类中国人进行无情的,常常是尖刻的讽刺,“呐喊”出深邃不朽的思想的真声音。同时,他的“彷徨”于无地,也从此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永远背负的精神十字架。

与鲁迅同时的“五四”一代小说家,几乎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是特立独行的艺术存在:许地山高擎“人生派”的大旗,浪漫地“只希望能为那环境幽暗者作明灯,为那觉根害病者求方药,为那心意烦闷者解苦恼。”郁达夫则在“自叙传”式浪漫抒情的写作中,以凄切、哀婉的格调,率真地表达出受压抑的灵魂,执著地张扬个性自由的精神意志。作为自然主义热心信徒的茅盾.从现实中汲取素材,成就了全景展现中国城市和乡村风貌的《子夜》,从题材的选择到主题的开掘,一下子拓展了“五四”头十年狭小的疆域。巴金,作为无政府主义者,以不妥协的精神完全充当了他那不满的一代的代言人。他是以写小说作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都是痛苦的挣扎。他是以小说的形式发出“追求光明的呼号”。一幅美丽的图景“引诱”着他的生活和写作,因而,小说中也就自然留下了他人生旅途的痕迹。

老舍几乎是中国现代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家,他的中短篇小说同他的长篇小说一样好看,语言俗白鲜活、简劲自然,结构匀称严谨、疏密有致,以诗歌的笔法,在有限的篇幅里,用幽默激活讽喻,用诙谐撩拨鞭挞.用人物和故事穿透时代和历史,呈现出独有的极具个性化的小说文体模式,以及超越了纯粹“京味”与“满族情结”的精神文化意蕴。

沈从文则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常被描述成一个文体家,读他小说时的心境好像是在读诗,且常能从中谛听出音乐的律动。他善于以乡村的眼光.以乡下人的视角,审视现代文明,关照人性。他从充满了原始自然气息的湘西边城,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国现代少数几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大作家之一。

再来感悟女性作家们的经典手笔,是否会觉到从箱底翻出老祖母的衣物展览一样过时呢?我相信答案也一定是否定的。冰心的诗意抒情,庐隐的悲愁哀怨,苏雪林的清爽遒劲,凌叔华的疏朗飘逸,以及石评梅的豪情壮怀,萧红的凄切忧婉,丁玲的敏锐犀利,从没被后代的女作家们所淹没。相反,随着时代的流转,她们的作品也依如那陈年的佳酿,芳香四溢,滋味醇厚,显示出种种当下女作家们所不具有的感人魅力。这也是那一代女作家被奉为才女的原因所在。

无论小说、散文,才女们的语言风格多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感,这使她们的作品在承继了古代才女诗、词、曲、赋韵文文学的基础上,更把这个传统发扬在了小说和散文创作上。二十年代的冰心、凌叔华如此;到三十年代,丁玲、萧红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前人深刻强烈,刻画人物也更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但文字的美致韵味依然。及至才情艳绝的张爱玲,更把女性写作引至一个意象丰富、情韵精微、充满了光华神致的境界,制造出“张迷”无数,成为许多后继才女们的大圣先师。

他们是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拾荒者和开拓者,也是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尝试者和实验者。难怪施蛰存对于在80年代以后涌现的晚辈作家们的各种所谓艺术探索,尤其是对于许多“先锋”的现代派技法的尝试,诸如象征主义、印象派、意识流什么的,曾不以为然并有几分自得地跟我说:所有这些。我们在30年代都已做过了,而且比他们做得好,一点不新鲜。

诚然,每一个时代该有它自己的文学。但经典的文学不仅仅属于它那个时代,它同时属于后来一代又一代能够感悟经典并能与其享受艺术共感的读者。

2005年5月21日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狂人日记/感悟名家经典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40648
开本 16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0.6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67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