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全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中药多糖的共性问题;各论介绍了近80种多糖的理化性质、药理、临床应用等内容。全书内容基本体现了多糖在提取、分离、纯化、鉴定、药理、临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该书对医院科研、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医药院校的师生有参考借鉴作用。
| 图书 | 中药多糖的化学与药理(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全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中药多糖的共性问题;各论介绍了近80种多糖的理化性质、药理、临床应用等内容。全书内容基本体现了多糖在提取、分离、纯化、鉴定、药理、临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该书对医院科研、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医药院校的师生有参考借鉴作用。 序言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多糖与蛋白质、核酸一样,是涉及生命活动本质的三类生物大分子之一。面对多糖,医药界的兴趣尤为浓厚,至今已报道了一百多种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延缓衰老、抗感染等多种生理活性的中药多糖,有的已在临床上被用于肿瘤、肝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和康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回归自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追求,亚健康状态概念的提出、国家对医疗制度改革政策的出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在观念上的转变,即由过去以治病为主的观念逐渐向防病为主的观念转变,这为天然多糖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关于多糖的研究除了对发现的活性成分进行了药理、临床、提取、分离和鉴别的实验工作外,有些学者还撰写了综述性论文,这些有价值的论文对于多糖研究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推动多糖领域研究工作的进一步进行。当前国内对多糖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展望未来,总的趋势正如国外科学家预言的那样,今后数十年将是“多糖时代”。 本书对近百种多糖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整理归纳,按来源、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项内容编排。全书内容基本体现了多糖在提取、分离、纯化、鉴定、药理、临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书可供从事多糖研究或对中药多糖有浓厚兴趣的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及医药院校高年级学生参考,对新药研究及保健食品开发人员尤具参考价值。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错漏之处,尚祈广大读者指正! 编者 2005年3月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药多糖的化学与药理(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季宇彬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6742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2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33 |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Q53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1 |
| 宽 | 148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