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们认为,迟子建小说早期纯净,后期浑厚。本书主要收录的是她后期的一些精选作品,其中短篇有:《到处人间烟火》《鱼骨》《亲亲土豆》《一匹马两个人》等。中篇有三部:《日落碗窑》《观彗记》《草地上的云朵》。读者可以在这些作品里看到美感,一种散文化的风格,这是作家的人格魅力,它从另一层面给作品带来了深度,相信你会喜欢。
| 图书 | 迟子建作品精选/跨世纪文丛精华本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评论家们认为,迟子建小说早期纯净,后期浑厚。本书主要收录的是她后期的一些精选作品,其中短篇有:《到处人间烟火》《鱼骨》《亲亲土豆》《一匹马两个人》等。中篇有三部:《日落碗窑》《观彗记》《草地上的云朵》。读者可以在这些作品里看到美感,一种散文化的风格,这是作家的人格魅力,它从另一层面给作品带来了深度,相信你会喜欢。 内容推荐 迟子建,当代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东北最北方的小村“北极”,大兴安岭师专毕业。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文等出版。很多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是当代文坛产量交稿,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女作家。本书是她的部分精彩作品选。 目录 心在千山外(代序) 短篇 到处人间烟火 鱼骨 罗索河瘟疫 盲人报摊 逝川 亲亲土豆 腊月宰猪 月白色的路障 门镜外的楼道 一匹马两个人 蒲草灯 雪窗帘 中篇 日落碗窑 观彗记 草地上的云朵 迟子建出版作品目录 试读章节 “年忙完了?”庞大天没有注意老太太的不悦。 “就这么回事。一年到头,大年三十晚上才算清闲一会儿。”儿媳的脸微微红了。 “大娘的身子骨还硬实?” “嗯,死不了呢,一天到晚的能吃能喝。”祖母撂下筷子,看着在盘子边逡巡而却不吃盘中物的猫说: “家食不吃,出外倒打野食吃,孽障!” 说完,她用爆了皮的手掸了一下猫,猫便倏地跳到柜上,歪着脖子圆睁着一双晶亮的眼睛瞧起大家来。大概自古就有“猫狗犯相”之说吧,庞大天家的狗对着猫直汪汪,而猫也气得“呼呼”地叫着,一派要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保柱知道庞大天一来,祖母就不高兴。祖母一不高兴,就要指鸡骂狗。 庞大天的老婆瘫了十几年了。庞大天一直伺候着她,落下个“模范丈夫”的好名。他们家是五好家庭,先进事迹还上过报纸呢。可这一二年来,庞大天的老婆却疯了。她整日地哭和唱,连头发都得庞大天给梳。他们家的女孩子,已经十一岁了,常常被她妈把头发揪得一绺一绺的,脸上、胳膊上、腿上也往往淤着几块青迹。孩子不止一次哭着跟爸爸说:“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哪。” 庞大天有苦水只好往肚子里咽。他是“模范丈夫”,一村子的人都瞅着他呢。 祖母偏着腿下炕,到外屋地忙捣了一阵,一会就用一张旧报纸包着一些香椿菜进来了: “把这带给媳妇吃吧。一个有病的人,要好好体恤才是。” 香椿菜是远在他乡的亲戚寄来的,祖母最爱吃它了。祖母这一着果然灵,庞大天慌慌张张地站起来接过,并且打算着回家了。可祖母却仍不放心,她又告诫着: “媳妇动不得身,该做的就别客气。要是不愿意做,就呆在家里好好地忙年吧,孩子也好有个照应。” “嗯。”庞大天答应着,偷眼觑了一下保柱妈。保柱妈口中道着“慢走”,就低眉顺眼地替他打开门,连他和狗一起放出去了。 祖母又是一口长气吐出,而且尽量挺直了腰。 P7 序言 心在千山外 迟子建 在中国的北部边陲,也就是我的故乡大兴安岭,生活着一支以放养驯鹿为生的鄂温克人。他们住在夜晚时可以看见星星的“撮罗子”里,食兽肉,穿兽皮。驯鹿去哪里觅食,他们就会跟着到哪里。漫漫长冬时,他们三四天就得进行一次搬迁,而夏季在一个营地至多也不过停留半个月。那里的每一道山梁都留下了他们和驯鹿的足迹。 由于自然生态的蜕化,这支部落在山林中的生活越来越艰难,驯鹿可食的苔藓逐年减少,猎物也越来越稀少。三年前,他们不得不下山定居。但他们下山后却适应不了现代生活,于是,又一批批地陆续回归山林。 去年八月,我追踪他们的足迹,来到他们生活的营地。对他们进行采访。其中一个老萨满的命运引起了我巨大的情感震荡。 萨满在这支部落里就是医生的角色。他们为人除病不是用药物,而是通过与神灵的沟通,来治疗人的疾病。不论男女,都可成为萨满。他们在成为萨满前,会表现出一些与常人不一样的举止,展现出他们的神力。比如他们可以光着脚在雪地上奔跑,而脚却不会被冻伤:他们连续十几天不吃不喝,却能精力充沛地狩猎;他们可以用舌头触碰烧得滚烫的铁块,却不会留有任何伤痕。这说明,他们身上附着神力了。他们为人治病,借助的就是这种神力。而那些被救治的,往往都是病入膏肓的人。萨满在为人治病前要披挂上神衣、神帽和神裙,还要宰杀驯鹿献祭给神灵,祈求神灵附体。这个仪式被称为“跳神”。萨满在跳神时手持神鼓,他们可以在舞蹈和歌唱声中让一个人起死回生。 我要说的这个萨满,已经去世了。她是这支放养驯鹿的鄂温克部落的最后一个萨满。她一生有很多孩子,可这些孩子往往在她跳神时猝死。她在第一次失去孩子的时候,就得到了神灵的谕示,那就是说她救了不该救的人,所以她的孩子将作为替代品被神灵取走,可是她并未因此而放弃治病救人。就这样,她一生救了无数的人,她多半的孩子却因此而过早地离世,可她并未因此而悔恨。我觉得她悲壮而凄美的一生深刻地体现出了人的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治病救人对一个萨满来讲,是她的天职。也是她的宗教。当这种天职在现实中损及她个人的爱时,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也就是“大爱”。而真正超越了污浊而残忍的现实的梦想,是人类渴望达到的圣景。这个萨满用她那颗大度、善良而又悲悯的心达到了。我觉得她就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她一生的经历就是一部杰作。我在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把这个萨满的命运作为了一条主线。 我心目中的伟大作品,就是这种经过了现实千万次的“炼狱”,抵达了真正梦想之境的史诗。一个作家要有伟大的胸怀和眼光,这样才可以有非凡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我们不可能走遍世界,但我们的心总在路上,这样你即使身居陋室,心却能在千山外!最可怕的是身体在路上,心却在牢笼中! 2005年10月4日于美国爱荷华 (注:此文为《今天》杂志“漫谈伟大的小说”笔谈)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迟子建作品精选/跨世纪文丛精华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迟子建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43344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1 |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9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227 | 
| 宽 | 151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