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精神来自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来自辗转迁徙的磨炼,来自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来自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客家精神是一种和谐的精神,催人奋进的精神,她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发掘和继承客家精神,对于我们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图书 | 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客家精神来自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来自辗转迁徙的磨炼,来自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来自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客家精神是一种和谐的精神,催人奋进的精神,她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发掘和继承客家精神,对于我们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客家精神代代相传(序言) 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内容 在路上:客家人的族群意象和文化建构 ——一个过程论的观点 赣闽粤边的山形水势与现代客家方言地理 赣南文化的传统与客家的土著性质 论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与主要内容 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 客家文化特质探析 客家文化特质研究的几点思考 客家文化是移民文化吗 ——关于客家文化特性的探讨 文化结构与文化分层:对客家文化特质的一点思考 客家精神:文艺学视角的考察 客家文化的二元结构及其文化生态解释 ——兼议客家文化的审美辩证 在商与在儒之间:张弼士的实业思想与爱国情怀 ——兼议近代客家商人性格 客家文化中人地关系的和谐观 论客家人的和谐观 ——以生态美学为研究视角 客家的民性 客家人的习性 客家民间结社文化特质 ——以赣南庙会主持人选举机制为例 客家文化琢炼 从客家饮食谚语看客家文化的特质 客家传统制器思想初探 客家宗族研究 诏安县霞葛江氏宗族及其文化传统 营前:一个“客家”聚落12—18世纪的变迁史 井冈山黄坳乡客家的发展与井冈山的开发 ——以石围、石角李氏宗族为例 心理认同:客家宗族生成的认同心理 宗祠——辉煌的客家文化景观 客家风水与村落文化 风水与传统客家村落文化 ——闽西武北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 客家堪舆文化中的地钳记现象探讨 从族谱资料看风水信仰在民间的影响 客家民俗与民艺 赣南的客家文化事象解析 岁时节日序述 赣州市章贡区龙村元宵习俗 韶关客家的民间歌谣 赣南客家采茶戏传统曲牌唱腔的风格特点 客家女性研究 从客家女红艺术看客家女性品性 从客家山歌看客家妇女的精神个性 从客家民俗中独特的一例一宁都妇女的缠足现象 ——看客家文化的特质 从民间信仰透视客家妇女的社会心理 ——以江西省宁都县为例 客家经济研究 客家文化的市场化移植问题研究 从“客家情结”角度谈赣南乡村旅游开发 客家与中国革命 客家的迁徙流转文化与朱毛红军的游击运动战术 客家与中国革命之管见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勇//林晓平//钟俊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70691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0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09 |
宽 | 147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