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唐后期的官制:行政模式与行政手段的变革;礼制变革与中晚唐社会政治;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发展、衣食住行制度的缓慢变化、道教与中晚唐政治与社会、以及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等。本书在各自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分别对中晚唐官制、礼制、城乡经济互动、衣食住行、道教、世俗佛教信仰等过去研究甚少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书对中晚唐乃至“唐宋变革”论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书 | 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唐研究基金会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唐后期的官制:行政模式与行政手段的变革;礼制变革与中晚唐社会政治;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发展、衣食住行制度的缓慢变化、道教与中晚唐政治与社会、以及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等。本书在各自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分别对中晚唐官制、礼制、城乡经济互动、衣食住行、道教、世俗佛教信仰等过去研究甚少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书对中晚唐乃至“唐宋变革”论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内容推荐 “唐宋变革”是国际唐宋史学界的热门话题。研究“唐宋变革”不能将目光只限于唐末宋初而应上溯至中晚唐,但恰恰“中晚唐”历史的研究是一薄弱环节。本书作者皆为唐史专家,在各自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分别对中晚唐官制、礼制、城乡经济互动、衣食住行、道教、世俗佛教信仰等过去研究甚少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通过具体而实证的研究,本书揭示了中晚唐社会与政治出现的种种带方向性的变化,对中晚唐乃至“唐宋变革”论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录 第一章 唐后期的官制:行政模式与行政手段的变革 第一节 研究概述及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概况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四等官制的解体 一 唐前期的四等官制 二 开天以后四等官制的变化 三 新型行政运作体制 四 小结 第三 节勾检、孔目、磨勘——兼论唐代行政手段的变化 一 勾检官的设置及职能 二 唐后期勾检官制的变化 三 从勾检到孔目 四 从勾检到磨勘 第四节 官与吏:界限的模糊 一 新型胥吏的出现 二 胥吏与官 三 职官胥吏化 第二章 礼制变革与中晚唐社会政治 第一节 国家祀典的改造与重建 一 唐后期郊祀典礼的复兴和衰落 二 祭祀仪典对《开元礼》的继承改革及其实用性立场 第二节 中唐时代的礼仪兴复与制度更新 一 《开元礼》的恢复和补充——关于中唐礼仪建设的一些问题 二 礼仪机构的建置与礼仪格式化 第三章 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延伸 一 筑城与城市结构功能的拓展 二 州县新置与市镇雏形 第二节 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 一 城郊经济意义的加强 二 草市与农村市场的发育 三 小农与城乡市场 第三节城乡商品流通考察 一 城市网络与商品流向 二 漕运、盐政与物流 第四章 衣食住行制度的缓慢变化 第一节 唐代前后期皇帝赐宴的比较研究 一 皇帝赐宴的次数与资料 二 前后期赐宴的不同特点 三 前后期赐宴特点所见的社会变化 第二节 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以文宗朝王涯奏文为中心 一 衣服制度 二 车马制度 三 《王涯奏文》的意义 第三节 官员日常生活的个案比较——张说与元稹的场合 一 张说与元稹的总的生活状况 二 张说与元稹衣食住行生活的比较 三 一点结论 第五章 道教与中晚唐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道教与中晚唐政治 一 中唐以前的道教与政治 二 中晚唐道教与政治 三 结语 第二节 以神仙后裔为荣的意识 一 李唐皇帝是老子“圣孙” 二 玄元皇帝之胄 三 周灵王太子晋之胤 四 太原王系 五 琅琊王系 六 其他神人之嗣 第三节 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在丧葬的表现 第四节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物名的社会风尚 一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名 二 以仙为人和事物取名 附表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名表(1—5) 第六章 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 第一节 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 有关“世俗佛教信仰”的界说 二 中晚唐以前及其后佛教世俗化进程的变化略说 第二节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信众 一 出家信众 二 在家信众 第三节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主要崇信对象 一 神祗崇拜 二 经典崇拜 三 崇奉的主要宗派举例 第四节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主要特点与影响 一 主要特点 二 对佛教发展方向的影响 后记 序言 《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共分六章,题目分别为:第一章、唐后期的官制:行政模式与行政手段的变革;第二章、礼制变革与中晚唐社会政治;第三章、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发展;第四章、衣食住行制度的缓慢变化;第五章、道教与中晚唐政治与社会;第六章、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唐研究基金会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正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70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6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4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1 |
宽 | 142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