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钱业寻踪(金融藏品的收藏投资)/新收藏品投资指导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新收藏品投资指导丛书”中的一本。所谓“新收藏品”是与传统收藏品相对应的、新兴起的、有一定市场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收藏品。这些刚刚被发掘或正在崛起的“新收藏品”,比传统收藏品有着更大的升值空间。丛书拟陆续出版老票证、卡品、旧书报刊、藏书票、连环画、老宣传画、老商标、徽章等分册。

本套书的读者对象除了相对固定的收藏爱好者外,还包括所有对各类纸质藏品有怀旧感的普通大众。

内容推荐

金融品是全球性的集藏投资品种。与邮票和磁卡比较起来,中国金融品产生于3000多年前,金融品中的钱币铸造技术早于青铜器铸造技术,其收藏历史至少有1500多年,因而是“邮币卡”中最古老的收藏品。

作为收藏投资,将金融品作为首选品种是有理由的。因为金融品本身就有面值,是具有流通价值的收藏品。而钱币除了消费的用途外,还具有供人欣赏的审美功能,和作为史料的文物功能。金融品更有着极高的投资价值和投资回报率,即使发行期只有50多年的新中国第一套纸币,价格现多为几万元一枚,创造了几万倍的升幅。

目录

第一章 金融品收藏涌热潮/1

金融藏品的主要种类/1

钱币收藏投资回报高/3

杨顺发的成功启示/6

珍罕金融品不断升值/7

年增值4千倍的分币/8

银行和公司推波助澜/10

收藏家为金融藏品添彩/11

第二章 金融品收藏市场回眸/13

钱币的主要种类/13

四次金融品收藏浪潮/13

惊心动魄的1997年/15

新世纪币市春暖花开/16

第三章 古币收藏投资指南/19

古钱币历史源流/19

古钱收藏投资离不开知识/21

贝币是中国钱币的源头/23

布币的种类/24

刀币像刀/25

蚁鼻钱像人的鼻子/25

郢爱是楚国金币 /25

环(圜)钱是圆形有孔的钱/26

“半两”是秦半两的标志/26

认清汉五铢/26

新莽收藏价值高/26

东汉到隋:五铢的演变/27

通宝始于开元通宝/28

乾元重宝是收藏优选品/28

五代十国钱币较珍罕/29

宋钱精美/30

辽、西夏和金朝钱币昂贵/31

元钱价值不菲/31

明币收藏正当时/31

清钱投资空间大/31

古钱币收藏的必备知识/32

古钱珍品的判断/35

古钱币投资的潜力品种/37

第四章 花钱收藏投资研判/39

何谓花钱/39

花钱的种类/40

花钱的收藏投资价值/44

花钱收藏投资黑马研判/45

第五章 老银币的收藏投资/49

银币简史/49

银币:收藏拍卖场上的亮点/50

银币的功能/52

外国银币的收藏投资/53

清朝银币的收藏投资/57

民国银币的收藏投资/62

苏区银币的收藏投资/63

第六章 老纸币的收藏投资/65

老纸币15年涨10倍/65

中国纸币源流/66

中国纸币有哪些年号/67

老纸币投资潜力品种/68

法币值得收藏投资/71

边区纸币投资潜力巨大/72

选择老纸币特色品种投资/75

第七章 新疆红钱的收藏投资/79

神秘的“新疆红钱王”/79

为何新疆红钱有如此大的魅力/80

倾家荡产为红钱/81

三年卧薪尝胆成就一书/83

新疆历史货币博物馆之梦/84

新疆红钱的潜力品种/86

第八章 人民币藏品投资指导/89

人民币首发日的场景/89

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潜力品种/89

第二套人民币收藏潜力品种/94

第三套人民币投资研判/97

第四套人民币投资研判/100

第五套人民币的收藏/105

第九章 人民币的专题收藏投资/109

八角币收藏投资研判/109

八分纸币收藏投资研判/112

八分硬币收藏投资研判/114

长城套币收藏投资研判/116

澳门币收藏投资研判/118

外汇券收藏投资研判/120

第十章 购货券类收藏投资/123

购货券的演变/123

购货券的收藏投资/125

以工代赈券/127

以工代赈券是收藏投资重点/128

代金券的收藏投资/129

军用代金券的收藏投资/131

侨汇券的收藏投资 /133

第十一 章纪念币的收藏投资/139

流通纪念币曾是钱币投资首选/139

特种币是流通纪念币中亮点/140

纪念钞价格尚处底部/141

第十二章新金银币的收藏投资/145

当代金银币的收藏价值分析/145

新金银币系列的主要板块/146

新中国银币的潜力板块/148

金币的收藏投资/156

如何看待金银币和流通纪念币的比价/158

第十三章 公债的收藏投资/161

公债的起源和特点/161

公债理论知识/163

民国公债的演变/163

新中国公债品种/168

经济建设公债/169

公债收藏投资潜力品种/172

第十四章 国库券的收藏投资/173

国库券源流/173

国库券发行过程/174

国库券发行内幕/175

国库券的演变/175

国库券的种类/177

国库券的特点/178

国库券的收藏投资价值/179

谨防假国库券/181

假国库券的种类/182

国库券的防伪特点/182

识别赝品的方法/183

国库券收藏潜力品种/185

第十五章 企业债券的收藏投资/187

债券的主要种类/187

企业债券与股票的区别/189

企业债券的特点/190

企业债券的偿还方式/191

企业债券的专题收藏/192

集资券收藏/194

第十六章 银行票据的收藏投资/197

银行票据收藏的重点品种/197

支票种类/198

支票的特点/199

早期期票收藏价值高/200

第十七章 储蓄存单和存折/205

收藏家是如何收藏存单存折的/205

老存单存折的故事/207

存单、存折的收藏价值/210

有奖储蓄存单收藏价值高/212

存单、存折收藏投资潜力品种/213

第十八 章练功券收藏/217

发烧友讲述的收藏乐趣/218

练功券的定义/218

练功券的来龙去脉/219

练功券何以成收藏品/219

练功券的种类/221

练功券的收藏价值/222

练功券的研究现状/223

如何收藏练功券/224

第十九章 金融卡收藏含金量高/225

金融卡收藏方兴未艾/225

金融卡的特点/226

卡展为收藏推波助澜/227

卡册引导金融卡文化/228

金融卡收藏源流/230

金融卡的主要种类/231

金融卡的收藏价值/233

如何收藏金融卡/236

理性投资金融卡/238

走专题之路易见成效/239

第二十章 金融品辨伪/241

金融品投资的风险在哪里/241

老银币辨伪寻暗记/243

收藏新金银币也要防上当/244

防范投资风险的秘诀/245

老银币辨伪要点/248

第二十一章 金融品收藏知识和收藏方法/249

了解钱币种类/249

各国金融品备有特点/251

各国金融品图案风格/254

各国硬币收藏知识/254

硬币收藏要讲究品相/256

硬币的专题收藏方法/256

第二十二章 金融品收藏投资技巧/259

树立正确理念是投资前提/259

如何判断金融品的价值/260

金融品投资的方法/261

金融品投资潜力品种/263

投资金融品的十大秘诀/268

后记/271

试读章节

收藏家为金融藏品添彩

在四川凉山州宁南县,有一个金融藏品收藏家,县农行副行长杨昭卓。他所以在全同钱币收藏界产生影响,是因为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倡导在凉山州建立钱币博物馆,二是捐献出了他多年收藏的大量珍贵金融藏品给农行建立钱币博物馆之用。

杨昭卓20世纪80年代参加农行T作,对收藏情有独钟,费了很大精力币n财力收藏到大量文物,主要是古钱币。

出于历史责任感,他在1996年就给凉山州分行领导写信,倡议建立钱币博物馆,并表示一旦钱币博物馆建立,他将把自己收藏的所有古钱币无偿捐献。

在撤销营业所的过程中,杨昭卓把别人当作废物准备扔掉的物品收藏起来,视废为宝。如农行曾经用过的已被淘汰的出纳工具,在全国各地各银行已经成为历史的会计出纳制度汇编,以及旧借据、旧存折、豁免贷款的清单,他都当宝贝妥善保管。

当他在网上看到农总行将建行史陈列馆,向全国征集行史资料时,马上想到自己收藏的农行文物,即打电话向“行史办”报告,介绍收集农行文物情况,表示捐献意向。

杨昭卓收藏的文物中,有第二次农行时期(此为农行内部的说法,因为农行多次经历分转并合,故有“第x次农行时期”之说。第二次农行时期为1955年~1957年;第三次农行时期为1963年~1965年。)使用过的捆钞机,虽然制造粗糙,可那锈迹斑斑的外形和更换过零件的痕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第二次农行时期用来锁木制钱柜的两斤多重的铜锁,有外文“鹰牌”标志,哪国制造也无从考证。这两件旧物,不要说年轻人没见过,在农行老职工的记忆中,也早已淡忘。而那根用当地叫做“铁篱笆刺”制作的狼牙棒,虽然长不过50多厘米,可在很长时间内用于押运库款和守库防身。它的制造者早已作古,几经辗转到了守库的杨昭卓手里,现在成了农行艰苦历程的见证。

在杨昭卓捐献的文物时,还有一张第三次农行时期的贷款借据,金额只有0.6元,借据上注明家庭成分贫农,还有村贫协主任签注的意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气候。

据农行行史专家鉴定,这是他们所见过的金额最小的一笔贷款,可以想见当时凉山的贫困程度。那时农行的条件极其艰苦,办公居住都是泥瓦房,存放库款的是木制柜子。那年月不要说没有钢铁保险柜,就是有,羊肠小道也运不进来。保管库款、借据用的是1.8米见方、0.6米厚的大木柜,夜间管库员便在木柜上睡觉。

杨昭卓所捐献的农行文物,多数是他在营业所撤销时收集的。农行的旧东西多在营业所,随着营业所的撤销,旧物的散落在所难免,以后再找将更加困难。所以,杨昭卓为农行行史资料的抢救做出了贡献,履行了收藏家保存文物的责任,为金融藏品的收藏增了光、添了彩。

P11-12

序言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这是一条从古至今被反复证明了的格言。

然而,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朝代的收藏形势比当今之世更盛况空前,无论是参与人数、市场规模,还是收藏品种、藏品价值,都超过了历朝历代。收藏成为一种最广泛的大众化行为,并且收藏投资的观念也在逐步深入人心,收藏投资在近20年迅速发展。

而且,在未来(这里以50年为时间段),这一收藏投资的浪潮将如决堤之水,更加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未来5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将从生产力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之间的数量上的矛盾,转化为不断扩大的数量需求与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

未来5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在高速增长区运行并呈平稳减速的趋势:经济发展将在20~30年内全面转到集约型轨道上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从1978年到1995年的32%,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50%和2050年的60%以上,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这说明,未来中国50年经济环境支持收藏投资者的投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整体富裕水平的提高,将会刺激收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收藏投资品种在旺盛的投资热情和人气之下会保持稳健的升值势头。

物质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将需要什么呢?需要精神的追求、生活品位的追求(实质是文化品位的追求)和心灵的追求。而这些都可以在收藏中获得。同时,还需要将财富增值,而收藏正是一种投资手段和工具。所以,收藏将成为衔接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一种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行为方式。

收藏活动的广泛普及是由收藏品的升值属性所决定的。收藏品的升值幅度有多大?回眸看看,1991年8月的邮市,价格比1990年8月普遍上涨200%~300%。而1996年到1997年3月的邮市,也可以看到一年增值200%~300%的状况。

未来社会是高智力的脑力主宰的社会,现代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将使得人们精神紧张,压力增大。如何缓解精神紧张的压力?收藏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收藏既是脑力劳动锻炼,也是体育锻炼,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放松和休闲。故而收藏投资不仅是随着“盛世收藏”而兴盛的,更是随着人类文明素质提高后的一种必然选择。

随着收藏人数的增多,藏品将供不应求,因而现在投资收藏品的人群是有先见之明的投资者,那时将获得巨大回报。

未来50年人类将发生无数令人意想不到的惊人的变化。到2015年后,随着人类进入一个完全靠智商取胜的时代,收藏投资领域将不仅仅是单纯靠收藏的方式达到投资的目的,还将出现一些高智商的炒家。因为高智商的人总是要寻找挑战性的尝试,他们有钱有势有智慧,将成为未来收藏品市场的大炒家大庄家。

尽管如此,收藏投资者大可不必悲观,因为即使没有高智商,但神奇的中国哲学将帮助所有现在从事收藏投资的人。收藏就是定性的锻炼,“无为无不为”、“以不变应万变”等等东方哲学都是现在的收藏投资者最终制胜的法宝。

所以高智商的大炒家创造的是奇迹,收藏投资者收获的却是最大的利润。

因为大炒家不论怎么聪明,都没有想到,他们吸纳的筹码,都是从现在的收藏投资者手中高价买来的。因此今日的收藏投资者手中所持有的收藏品,都将有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无意之中藏品价格翻十番。

《新收藏品投资指导丛书》就是指引收藏投资者实现藏品价格翻十番的一套丛书。尽管目前收藏类书籍越来越多,然而,这套丛书有三大特色是其他收藏类书籍不可替代的:

第一、这是一套将收藏知识和投资指南融为一体的丛书。而其他收藏类图书大多只是仅仅介绍收藏知识和鉴赏知识。

第二、这是一套关于“新藏品”收藏投资的丛书,有别于传统收藏品的书籍。这些刚刚被发掘或正在崛起“新藏品”,比传统藏品有更大的升值空间。

第三、这是一套由收藏家本人撰写的丛书,是收藏家以自身经验和教训写成的丛书,因而对于收藏投资者有实战操作价值。

无论你是正在对收藏发生兴趣而不得门径的读者,还是刚刚入门而苦苦寻觅收藏知识和收藏方法的收藏爱好者,或者是已经在收藏市场上磨练多年并有所收获的收藏者,这套丛书都将致力于给你新的经验和启发,为你指点迷津,不仅带给你收藏知识和方法,还为你提供收藏投资的技巧和理念。

后记

收藏金融品是人生走向成熟和圆通的标志。年轻时意气风发,清高孤傲,视金钱如粪土,涉及钱币就做出唯恐避之不及状,以免沾染铜锈气息。至不惑之年,气定神闲,心态平和,收藏文化渗入心智,知道钱币并非坏东西,且是收藏之美品。

我小时候就有收藏方孔古币习惯,在其上扎鸡毛做成毽子玩耍。家乡有踢毽子之习俗,不分男女都踢。囚此当时收集古币不是为了文化需求,而是为了踢毽子实用。

后来到收藏市场看到了古币,但也没有专门收藏。我第一次收藏古币是1990年,当时存武汉文物商J占观赏柜中藏品的时候,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一枚标明为五代时期的钱币。

这枚古币其貌不扬,中等形制,比通常的钱币大,不是我看到过的最大的那种,然而比一般钱币厚,品相并不完美,有粗犷的冲口,带有泥锈。

那时,我并不懂多少古钱币知识,只是收藏过一些价值低廉的普通古钱币。然而确乎被这枚古币浑朴古拙的气息深深吸引了。仅凭感觉,这是一枚有收藏投资价值的古币。

在我的历史知识中,五代十国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各自为国,每朝每国历史都较为短暂,各国币制必然混乱复杂,加上经济紧张,币材匮乏,很多钱币在历史上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存世量必然少。

看看标价,80元!耶时我刚刚大学毕业,80元是我大半月的工资!但我几乎没有迟疑,当即掏出钱包买下了这枚古钱币。

应该说,这种不懂钱币而拿出半月工资盲同投资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不过,没有买到假币的风险。因为我认定,国营文物商店足不会售假的,而且这枚钱币是该店为数不多的古钱币中标价最高的一枚,肯定物有所值。

买回这枚钱币后,我查了很多书,部没发现与这枚钱币相同的图案。几年以后,我才在一本书中看到五代十国时期与它风格相近的古币,标价数千元。短短几年,这枚古币增值了数十倍。

自从买了这枚古币之后,我就开始了占币知识的学习和古币的收藏。当时,还没有多少人收藏古钱币,更没有多少人想到买古币可以作为投资,而我买的这枚古币,却成了我收藏投资古币最好的老师。从此,它作为一块里程碑,我开始踏上漫漫的钱币收藏之路!

在钱币收藏道路上,充满了机遇。

1994年,我来到武昌彭柳杨路口的邮局门前,这里有一个小型的集邮市场。就在买邮票的当儿,认识了流通纪念币。

我浏览了一下这些图案精美的钱币,问道:这些纪念硬币一套要多少钱?那邮商懒洋洋地说:190元钱一套。

这使我大吃一惊,我认真地数了数,“35周年”3枚3元,“西藏”1元,“新疆”1元,“内蒙”1元,“六运”3枚3角,“宁夏”1元,“巾行”1元,直到“毛泽东”,也不过29元,怎么要这么贵呢?

那邮商乜斜了我一眼,不屑地说:“嫌贵?等着吧,到1千元了再来买吧!”

如果他劝说一下,我是很有可能买的,然而他那一副模样和口气使我赌气离丌了。

一年以后,我买了。几乎抢购似地,也不谈价,买了一册。然而,此时已经不是190元了,而是1000元出头——果然是那个懒洋洋的邮商说的“到1000元了再来买吧!”

我果然存1000元买了,不是一套,而是两套。买后二三个月,流通纪念币就一个劲向上猛窜,很快就站到了2000元以上,后来达到4000元……

其实,机会仍然在许多人身边徘徊。比如,后来,纪念币随大势回落,又回到了 2300元一套,这个时候大胆介人,长线持有,仍有翻三番的机会。即使现在,笔者断言仍有这样的机会。这套纪念币到1万元并非神话,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机会处处都有,比如5盎司彩银币,仅仅只有1万多套的发行量,经过5年多的下跌和盘整,如今正处于大底,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此时介入,一旦行情启动,未来8年内涨10倍并非神话。

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在大家都麻木的时候,在大家都不敢买的时候,谁先介入,谁就可能创造神话和奇迹。

当然,这只是一种预测和假设,不过不是事后遗憾的假设,而是事先预测的假设。当2004年至2005年的房地产暴涨神话过去了,当2006年股市暴涨的神话过去了,2007年至2008年,我们非常有可能迎来收藏品市场的暴涨行情。

而收藏品市场中,金融品收藏投资领域风光无限、机会无限。关键是看准品种。不知笔者的介绍是否能一鳞半爪地起到提供收藏知识、指引投资方向的作用?作为收藏爱好者,尽信书不如无书,但不读书,在收藏市场上则是要交付昂贵的学费的。愿这本书多少能减少你在学费上的支出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钱业寻踪(金融藏品的收藏投资)/新收藏品投资指导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舒惠芳//沈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841483
开本 其他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8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
丛书名
印张 15.6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