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莎翁,还是在明清戏剧作家,“换装”现象总是戏剧作家笔下屡试不爽的“包袱”之一。作者把“换装”这一戏剧现象放在了更为宽广的文化历史语境下加以考查,本书借助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和茱迪丝·巴特勒(Judith Butler)等学者关于性别的社会属性的理论,尝试从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性别观念出发,比较和分析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帝制末期戏剧中的“换装”现象。
| 图书 | 服饰造性别--英国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清戏剧中的换装和性别/学术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无论是莎翁,还是在明清戏剧作家,“换装”现象总是戏剧作家笔下屡试不爽的“包袱”之一。作者把“换装”这一戏剧现象放在了更为宽广的文化历史语境下加以考查,本书借助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和茱迪丝·巴特勒(Judith Butler)等学者关于性别的社会属性的理论,尝试从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性别观念出发,比较和分析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帝制末期戏剧中的“换装”现象。 目录 Foreword 中文序 前言 Introduction Cross-Dressing and Gender Concept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Traditions Chapter One “Accomplished with That We Lack”:Female Cross-Dressing on the Stage Chapter Two The “Body Beneath”Matter:Male Transvestism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Chapter Three Freedom and Bondage:New Recognition and Stereotypes of Gender Conclusion Cross-Dressing:Transgression in Cultural Contexts Notes Glossary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服饰造性别--英国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清戏剧中的换装和性别/学术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廖炜春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73757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3 |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8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