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欧美著名新闻传播学院的经典教材。主要介绍了大众传播的概念及媒介产业的相关知识。从传统的书籍、报纸、杂志、到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方面,深入探讨其起源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是新闻与传播学专业人员的必读之书。
图书 | 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第3版中文版)/国外经典教材系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本欧美著名新闻传播学院的经典教材。主要介绍了大众传播的概念及媒介产业的相关知识。从传统的书籍、报纸、杂志、到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方面,深入探讨其起源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是新闻与传播学专业人员的必读之书。 内容推荐 该书介绍了大众传播的概念及媒介产业的相关知识。从传统的书籍、报纸、杂志、到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方面,深入探讨其起源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内容新颖,案例生动有趣,令您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大众传播的基本知识。 目录 第一部分 打下基础 第1章 大众传播、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介/3 什么是大众传播?/5 传播的定义/5 大众传播的定义/7 什么是文化?/9 社会化结构的意义共享文化/11 文化的功能与效果/11 大众传播和文化/16 对大众传播和文化的检验/17 大众传播的机遇和责任/19 大众媒介的范畴与性质/23 技术的作用/24 金钱的作用/25 文化论坛受众是消费者还是商品? /26 变化/27 所有权集中化和企业集团化/27 全球化/31 受众细分/32 文化论坛所有权集中化,企业集团化和“9·11” /33 超级重商主义(Hypercommercialism) /3 5 媒介间的不同特征在消失:趋同性/36 本章回顾/37 关键术语/38 复习题/39 批判性思考和讨论题/39 重要资料来源/40 第2章 媒介认知与文化/41 大众传播的文化历史/43 口头文化/44 书写的发明/44 文字文化/45 古登堡革命/47 工业革命/49 “现代化”传播技术:当时的印刷术/50 报纸、杂志、电影和广播/50 电视/51 电脑网络/54 文化论坛纸草的危险/55 媒介认知/55 媒介认知的元素/56 文化论坛媒介认知定义/57 媒介认知才能/6l 文化论坛媒介认知是权势之争/62 文化论坛媒介认知生活/66 本章回顾/68 关键术语/69 复习题/ 70 批判性思考和讨论题/70 重要资料来源/71 第二部分 媒介、媒介产业和媒介受众 第3章 书籍/75 大事记/76 …… 第三部分 辅助行业 第四部分 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简介 译后记 教师反馈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第3版中文版)/国外经典教材系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斯坦利·J·巴伦 |
译者 | 刘鸿英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0670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46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06.3 |
丛书名 | 国外经典教材系列 |
印张 | 45.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87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04-1641 |
版权提供者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