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胸中逸气/中国山水画通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山水画通鉴》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以独特的视觉、精心的策划、巧妙的编排,集精品赏析、技法解读、艺术品评于一体,向广大读者剖析名家大师的艺术风格、艺术心路、艺术技巧和他们的成功奥秘。本册主要阐述元代黄公望、方从义、倪瓒等人的山水画艺术风貌。让你在欣赏与研究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得到最大的艺术享受和艺术体验。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山水画通鉴》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以图文相映的方式,对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发展史进行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梳理。从中展现的,不仅是山水画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是关乎山水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流衍变迁轨迹,而且也牵连了山水画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牵连了一代又一代需要山水画的人与山水画所构成的那层不断嬗变着的微妙关系。本册主要阐述元代黄公望、方从义、倪瓒等人的山水画艺术风貌。

目录

一 胸中逸气

二 方外之人

三 历史确认

四 率性而为

试读章节

元代的山水画继赵孟俯,高克恭、钱选等前辈的创造性开拓之后,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作为元季四大家将山水艺术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峰。

赵孟?制定的“到处云山是我师”和“方知书画本来同”两条策略,是深受赵孟糖影响的“元四家”倾其毕生的艺术才华将山水画的形式嬗变为具有象征性的符号——点线的必要支持。踞于形而不为形所拘的点线的书写性意趣是“元四家”或者说元代山水最迷人的地方。

“元四家”与其说是完整意义上的风格或流派的概念,毋宁说是对元季山水画成就遴选的一种结果更为贴切。“元四家”虽然都源自赵孟?等前辈提醒的“董、巨”,但变化出来的面目却各个分明。

倘若仅仅限于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四人之间作比较,那么,就可看到在对待绘画是什么的问题上,倪瓒和其他几位之间有着些许的差异。这一点差异在以后的历史中不仅被董其昌等巨眼人看出来,而且,还被放大。因而,这也就成为读解倪瓒绘画艺术的切入口。

绘画是什么?

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正因为非常基本,所以通常会被忽略,变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然而,对于倪瓒来说,恰恰是这个不成为问题的问题指导着他的绘画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和品评批判。或者说对于他的绘画创作上的差异、理论上的争讼、品评上的不一,都是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理解的显在表现。

要读解倪瓒的“胸中逸气”,首先要厘清倪瓒对“绘画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

对“绘画是什么”的发问的目的是澄清或者界定”什么”,亦即“为图之意”所在。这是提问者的提问期待。

在通常情形下,这个问题都是就绘画对象而言的;并且也都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而成立的。但是,倪瓒却对这样的提问期待很不以为然,甚至对抱有这种强烈期待的人甚为愤怒。这一点从下面倪瓒的两段文字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

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它人视以为麻为芦,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①

瓒比承命俾画陈子柽剡源图,敢不承命惟谨。自在城中,汨汨略无少清思。今日出城外闲静处,始得读剡源事迹。图写景物,曲折能尽状其妙处,盖我则不能之。若草草点染,遗其骊黄牝牡之形色,则又非所以为图之意。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近迂游偶来城邑,索画者必欲依彼所指授,又欲应时而得,鄙辱怒骂,无所不有。冤矣乎j讵可责夺人以髯也,是亦仆自有以取之耶?②

以上两段文字中的核心概念是“逸”,即所谓“胸中逸气”。“胸中逸气”落在创作画面上,便是“不求形似”的“草草”之作,而这“草草”之作,又源自“逸笔”。

对照倪瓒的绘画作品,便不难发现:所谓“草草”之作,其实并不是草草了事,不用说比明,清的大写意要严谨,即便和苏轼、米芾父子、梁楷等宋代作品相比,也同样呈现出严谨的作风。因此,联系上下文,通观全篇的旨意,我们不难获得这样的共识:倪瓒举凡“胸中逸气”、“不求形似”之类文辞,实在只是他的托词,是对索画者的索画请求加以拒绝或者拖延的托词。……P5-8

序言

山水画是中华文明的独特产物。干余年来,它作为中国绘画的最大门类及其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人观照自然、阐释世界和承载其观念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以鲜明的文化品格、丰富的表现形态,参与了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人文气象的建构。20世纪以还,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山水画的文化渗透力尽管有所削弱,但为其提供并不断滋养着后来人的价值和形式渊薮,仍然以其既作用于现实艺术情境,又作用于主体认知结构的双重效应,深深锲入当今时代。

《中国山水画通鉴》以图文相映的方式,对这部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发展史进行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梳理。从中展现的,不仅是山水画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是关乎山水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流衍变迁轨迹,而且也牵连了山水画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牵连了一代又一代需要山水画的人与山水画所构成的那层不断嬗变着的微妙关系。

为了方便阅读和使用,全书以山水画发展的时序为经,以价值形态的消长变化为纬,厘定成三十四分册,每册皆独立成章而又互为生发呼应。本书《胸中逸气》为第十三册,主要阐述元代黄公望、方从义、倪瓒等人的山水画艺术风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胸中逸气/中国山水画通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52467
开本 16开
页数 1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2.0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