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草样年华
内容
编辑推荐

在青春校园小说中,孙睿是一个另类。他的小说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文字很特别,从来不写离地千万里的奇思异想。在04年《草样年华》热销30多万册后,草迷们对续集的呼声不断。这次在《草样年华2》中,作者的眼光更加锐利了,他比同龄人成熟许多,总是一针见血地写到要害处,用一种调侃,甚至带点反讽的笔调,勾勒出当下20多岁年轻人的生存现状。

内容推荐

  最值得回味的校园生活剪影:课桌上的画像、臭球鞋、女生宿舍的暖壶、在双杠上飘荡的书包……  《草样年华Ⅱ》是《草Ⅰ》的延续和发展,最受读者关注的邱飞和周舟的恋情,在《草Ⅱ》中有了大结局。孙睿说,现在回首《草样年华》,感觉文字粗糙、情节幼稚。《草Ⅱ》无疑是《草Ⅰ》的最新升级版,成长中的孙睿以更加精炼的黑色冷幽默,让你在捧腹大笑之余,心头还不免有一丝忧伤。真实地描述了北京20多岁年轻人的当下生活,是一部讲述成长、记述成长的青春祭。纪录属于你、我、他的时代。

试读章节

北京的某片地区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工厂和高矮不一的烟囱,它们为振兴民族工业和提高空气污染指数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今天,它们已处于瘫痪状态,等待陆续被拆除,颇像地主家的大老婆,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现代化建筑取而代之,在此处拔地而起,犹如刚过门的小媳妇,备受青睐。

大烟囱和摩天厦鳞次栉比,交相辉映,挺立在北京市上空,构成海拔最高点。如若谁想乌瞰北京城,可以喝着咖啡端坐在这些写字楼高层的窗前,或是拿着扫帚爬到烟囱顶端去打扫烟灰。

我的学校便坐落在这些工厂和写字楼的包围之中,它就是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以“四大染缸”的美誉扬名北京,尤其在高中学生中间流传甚广,但每年仍会有愈来愈多的高中毕业生因扩招而源源不断地拥向这里,丝毫看不出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在北京实施多年的迹象,倒是录取分数线越降越低,以致让我产生了“这还是考大学吗”的疑惑。

这所学校诞生过工程师、厂长、教授、总经理、小商贩、会计师、出纳员、网站CE0、小偷、警察、嫖客、妓女、诗人、作家、摇滚乐手、音乐制作人、画家、外籍华人、运动员、记者、骗子、白痴、技术员、建筑师、传销商、保险代理人、包工头、科长、处长以及游手好闲职业者,惟独没有政治要员,这或许与学校的环境有关,但更多因素源于学生自身,因为但凡考到这里的学生,无一例外地没有政治头脑——有政治头脑的学生早已坐到了清华、北大和人大的教室里。

过去直至今日,有这样一句话广为流传:好男不找二外女,好女不嫁×大男。尽管我已将它背得烂熟于腹,但还是被招生办的老师毫不留情地招至北×大的机械系,对此我深感迷惑——我并没有在志愿表中填报该校啊!

后来才知道,是我高三时的女友暗中搞鬼,才使得我稀里糊涂地考入这所学校。

当时北×大属于第一批录取的重点院校,凭我那点儿浅薄的数理化知识做梦也别想考进去。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的我在第一、第二次模拟考试之后,便将工作重点从二类大本转移到外地三类院校的大专,而且是极其冷门专业,其中一门我记得尤为清楚,叫做《无脊椎动物语言学》。

我这么做并非没有上进心,只是不想去做垫着石头摘月亮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可女友却趁我吃完午饭去厕所拉屎之际,从我的书包底层翻出志愿表,私自替我在一类大本志愿栏中填写了北×大的机械专业,并在我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肆意在“服从分配”后面画了一个又大又黑的钩,然后立即将我二人的志愿表交给班主任老姜。

老姜在我和女友自由恋爱的道路上设置重重关卡,围追堵截到了我和女友放学出校门三公里内不敢走在马路同侧的程度,还以我个儿高为由,将我调至教室最后一排,而安排女友坐在第一排,美其名日女孩子应该锻炼锻炼,没事儿多帮老师擦擦黑板。女友为了肺里不吸进粉笔灰,总是憋红着脸坐在前排,让老姜以为她抹了胭脂;同时,我坐在后排饱受看不清黑板之苦,学习成绩…落千丈。更有甚者,老姜为了继续拉大我和女友的距离,险些在高考前夕不顾我对数理化的热爱,非要把我弄到文科班去背“文史地”。我跟老姜说我对理科班情有独钟,老姜说那你的理科成绩为何如此之低?我说热爱归热爱,与成绩高低不是一码事儿,现在我还有些分数,如果去了文科班,恐十白连这点儿分也要随着我在理科班的消失而消失——我以后不谈恋爱了还不成吗?老姜见被我看穿他在想什么,便不再强求,只是说,你好自为之吧。于是我和女友开始在老姜的眼皮底下装作素不相识,连她因T恤衫没有遮住牛仔裤而露出内裤的花边时,我都不敢吭一声,任班中男生肆无忌惮地将目光盯在女友的后腰上。

这次,老姜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看过我和女友的志愿表后,说:“想不到你们在这种时刻依然志同道合,看来我只有祝你们白头到老了,但千万别因为儿女私情耽误了高考。”

后来的结果是,我在考场上想到不久的将来就要流落他乡去学习非人类的语言,也不知道我在衣锦还乡之时还能否流利地用汉语对女友说:“等了这么多年,辛苦了,你还好吗?”想着想着,我的心中便涌起一种叫做凄凉的感情,顷刻间,那些在脑子里堆积了多年,导致我学习不好的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思路豁然开朗起来,奋笔疾书,一下子做出好几道题,还在作文中写了几句漂亮句子,推翻了学习委员妄加于我的评语—卅卤子里有屎,不是学习的料。

在同一时问的另一考场,女友幻想着我们考入同一所学校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花前月下了,不必再躲躲藏藏,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监考老师赶忙跑过来体贴地问道:“同学,是卷子印错了吗?”

女友带着意犹未尽的笑容说:“没有。”

监考老师不解地说:“没印错就赶紧答题,这可是高考,考完了有的是时间笑。”

高考结果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女友在知道分数后愁容满面郁闷了一个暑假,而我接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却不知是喜是忧。

八月底,女友收拾行李准备去上海的一所专科学校上学,同时,我准备到西单乘坐25路公共汽车去北×大报到。一些想上北×大却没有考上的同学刻薄地对我说,那可是大染缸啊!我听后心头一沉,心想,这下可完了,“好女不嫁×大男”已成为北京女孩的口头禅,待我毕业时还会有良家女子嫁给我吗,我也许要为在北×大读过几年书而光棍终身。但当时我还是拍着胸脯颇为自信地说,我要推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定律,做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后来的事实证明,无论北×大的男生名声如何,但在寻找异性方面还是得心应手,颇为容易的。P1-3

序言

这次再版,有两个目的。一是第一版不卖了,而市场对这本书仍有需求。二是配合续集出版,两本书在设计上统一风格,成为一个整体,就像一对亲兄弟,至少在长相上应该有相似之处,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基因相同。

第一版是二十一岁的时候写的,以现在的文字习惯看,其中不乏稚嫩和哕里哕嗦,本想趁着这次再版改过来,但是二十多万字摆在眼前,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比较懒,甭管做什么事情能混就混,所以没有改,但又要为不改找个恰当的理由,我觉得可以这样解释:

故事本来就是描写少年蜕变成青年的过程,正是人在成长中思想波动最剧烈的时候。很多这个年龄的人自以为看清了世界,主观上特想说话,经常有意识在一些场合大发感慨,本来可以一言以蔽之,却非要作一番长篇大论,特别是在酒喝多点儿的时候,故作高深,绕来绕去,但话语之中,仍掺杂着幼稚可笑,而当事人并无意识,直到事情过去很长时间后,突然在某一天回忆起曾经说过的话,才发现自己那时候有多傻,甚至为自己臊得慌,但此时的自己已不同当初。如果从形式与内容要统一的角度看,有必要保留文字当初的面貌,就像一件破了洞的牛仔裤虽然漏风,但穿在二十岁的人身上就很自然,而给他套上笔挺的西服则会显得滑稽。

以上解释,可以认为是强词夺理。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为该书再版写序了,一年前曾写过一次,后因种种原因,没能再版成。现将那版序收录在后面,从中不难发现,一年前我要说的话很多,但是现在却没什么想说的了。

孙睿

2005年7月

我有个挺不好的口头语:我操!

——因为生活总在给我惊奇。

通常用于如下时候:

布什抓住萨达姆了;

中国男足冲出亚洲了;

某门本已经放弃的课程竟然不用补考一次通过了;

足彩中了二等奖,可是才一千多块钱,而且是几个人凑钱买的;

《草样年华》再版了;

这些都出乎我的意料。

特别是我没有想到《草样年华》这么快就再版了,以前连想想它何时才能出版都是奢侈的。

就像没有想到我上中学的时候连写篇作文都困难却竟然写本书出来。

以前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便秘和写作文。前者倒还可以通过吃药、喝茶、使劲等办法解决,而对付后者却一点儿辙都没有。不会写作文不是吃点儿药就能治愈的,吃错了药反而更不知道该写什么,好作文也不是“生努”就能努出来的。但中学的时候为了交差,每次写作文的时候,我只有沏一大杯酽茶咬着笔头抓耳挠腮搜肠刮肚,由此导致晚上过于兴奋睡不着觉第二天起不来上学迟到、挠破了脸上的青春痘落下疤和咬坏多少支钢笔不说,还经常弄一嘴墨水——就说肚子里没有墨水,也不至于这么补。

多年前走出高考语文考场时,我心里一阵狂喜:如果有幸被哪个大学录取,这辈子不会再有写作文的机会了。

上了大学我果然没写过一篇作文——英语作文除外。可是在我马上就要毕业的时候,临了临了,却晚节不保,鬼使神差地拿起笔,写起《草样年华》,一写就是二十多万字,相当于一百三十多篇一千五百字的作文,比过去兰十多年写的作文总和还多——我操!

就像没有想到有朝一日我会除了写点儿字别的什么都不用干也能生活得挺好一样。  曾经给自己的未来做过很多规划:工人、司机、个体户、解放军、研究员、小经理……惟独没有作家,这一行在我看来,遥不可及,想都甭想。但是《草样年华》让我当上了作家——起先我自己并不承认,但是经常被别人有意无意地这么称呼,想不接受都不行了。加之我目前没有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一种身份的话,那么我只能把自己往作家行列里扔,就这个还靠点儿谱。

刚毕业的时候,也上过班,每天朝九晚五,不时加次班,偶尔偷个把懒,公司风调雨顺,个人工资稳定,无论付出与收获是否成正比,反正只要不出大错,就不至于没饭吃,一周干五天,歇两天,劳逸结合,没劲并快乐着。但只有两天自由时间远远不够我用,我想要是每天都是周末就好了,一定程度上因为这个原因,我辞职了。

既然不工作了,便没有工资拿,而生活需要物质基础,怎么办,好在写作解决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问题,能够让我自由和生活两不误,只要有得写,就可以不用再担心被扣工资而九点前必须打卡了,每天搅得我不得安宁的工作电话和邮件也突然间消失了。生活变了样,每天可以睡到下午两点半——我操!

不过没有想到在《草样年华》之后,书店里出现了印着我名字的《水样年华》、《风样年华》、《花样年华》、《草样年华续》和《草样年华2》,整齐划一码放在书架上蔚为壮观。这都是我什么时候写的啊——我操!

打击盗版,人人有责,为了维护中国图书市场较安定较团结的局面并将其发展得更好,我非常有必要自己来写《草样年华》的续集,并在此告诫那些盗版书的写手们:我的事情自己能解决,就不麻烦你们替我张罗了。(注:(《草样年华2——那年某月这日》现已出版。)

但是这本再版的《草样年华》却是绝对的正版——并非此地无银三百两—一它比第一版精致许多。如果光从为了收藏一本没有错别字的《草样年华》来看i这次再版也是应该的,更何况无论是用纸、印刷还是设计、装帧,都比第一版更好些。而且,我不认为第一版《草样年华》是一本完整的书,它的出版非常仓促,来不及让我为它作个序或写个后记,这违背了我的阅读习惯:看书前,我通常先翻到自序或后记,对作者的创作初衷、创作过程或其他——当作品诞生后,再沉默的作者也有一肚子话要说——有个基本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这次为再版作序,也是为了让它真正成为一本书。

生活在继续,我渴望改掉说脏话的毛病,但不希望使我说出这个口头语的冲动就此结束。

孙睿

2004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草样年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32174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3
出版地 江西
211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