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者》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的中期成果。
早在20世纪初,欧洲便出现了“戏剧人类学化”的倾向,从俄罗斯的叶夫列伊诺夫和梅耶荷德,到法国的阿尔托,再到波兰的格洛托夫斯基、英国的布鲁克、美国的谢克纳,以及居住在丹麦的意大利人尤金尼奥·巴尔巴……开始时像一条条弯弯曲曲、时隐时现的涓涓细流,到如今,已经汇合成“戏剧人类学化、人类学戏剧化”的潮流,吸引着全世界演员、导演和戏剧学家的目光。就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学说,也成了戏剧人类学的研究课题。
图书 | 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厦门大学戏剧影视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导演者》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的中期成果。 早在20世纪初,欧洲便出现了“戏剧人类学化”的倾向,从俄罗斯的叶夫列伊诺夫和梅耶荷德,到法国的阿尔托,再到波兰的格洛托夫斯基、英国的布鲁克、美国的谢克纳,以及居住在丹麦的意大利人尤金尼奥·巴尔巴……开始时像一条条弯弯曲曲、时隐时现的涓涓细流,到如今,已经汇合成“戏剧人类学化、人类学戏剧化”的潮流,吸引着全世界演员、导演和戏剧学家的目光。就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学说,也成了戏剧人类学的研究课题。 目录 总序 绪论 导演的崛起与嬗变 上编 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西欧和美国的导演艺术 第一章 导演与戏剧流派 第二章 梅宁根公爵与导演中心制的建立 第三章 莱因哈特——永无止境的探索者 第四章 皮斯卡托与德国的政治戏剧 第五章 阿庇亚——现代舞台的“灯光之父” 第六章 戈登·克雷:条屏技术与“超级傀儡”论 第七章 阿尔托与现代主义 第八章 斯特拉斯堡与“方法演技” 中编 19世纪末以来的俄罗斯导演艺术 第九章 俄罗斯导演艺术概述 第十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他的体系 第十一章 梅耶荷德:从“戏剧的十月”到“有机造型术” 第十二章 叶夫列伊诺夫——“俄罗斯的阿尔托” 第十三章 瓦赫坦戈夫:从心理现实主义到幻想现实主义 第十四章 塔伊罗夫与现实主义的多元论 第十五章 战后俄罗斯导演艺术 下编 战后西欧、美国和巴西的导演艺术 第十六章 形形色色的实验戏剧 第十七童 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剧作者与导演者 第十八章 格洛托夫斯基:从“质朴戏剧”到“类戏剧” 第十九章 布鲁克:从“空的空间”到“大众戏剧” 第二十章 谢克纳与环境戏剧 第二十一章 博奥和他的“被压迫者戏剧” 第二十二章 巴尔巴与戏剧的“全球化” 余论:走向终结,还是走向多元? 附录 重要词语中外文对照与索引 附文 梅耶荷德与中日传统戏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厦门大学戏剧影视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世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2611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7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64 |
出版时间 | 2006-08-01 |
首版时间 | 2006-08-01 |
印刷时间 | 200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