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实例/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之一,建立健康、卫生、安全、舒适、节约、环保特色鲜明的新农村,权威的解读和实用的蓝图尽在本书中,本书多方位地提供了对新农村村庄整治改造的典型范例。旨在为新农村村庄整治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内容推荐

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村落后面貌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将是我国城乡规划界需要长期关注的热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受民政部委托,组织编写本书,旨在为新农村村庄整治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条件各异,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进行村庄整治规划。本书主要收集了北京、辽宁、浙江、江西、四川、云南等地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实例,实例多为旧村整治改造,包括山地民族文化旅游型村庄、少数民族生态旅游型村庄、农家乐民俗旅游型村庄等多种类型,既有经济较发达地区村庄整治改造的成功案例,也有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庄整治改造的典型,其涵盖面较广,参考价值也较大。

目录

一、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甘营村村庄整治规划

二、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北太平庄村村庄整治规划

三、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甘涧峪村村庄规划

四、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官地村旧村改造规划 

五、辽宁省沈阳市大民屯镇方巾牛村村庄整治规划

六、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展望村展望片村庄整治规划

七、浙江省永嘉县鹤盛乡岩上村旧村整治规划

八、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振兴村村庄整治规划 

九、江西省高安市八景镇上保蔡家村整治规划

十、四川省邛崃市临邛镇鹤鸣社区整治规划 

十一、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大槟榔园”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改造规划

试读章节

3.村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治对策

(1)道路交通

由于村庄遗留的搬迁问题,个别道路未按规划实施,多为尽端路,现有街道规整且路面较宽,街道空间过于呆板,缺少可识别性。本次规划拆除或改造影响主要道路交通的民宅,疏通道路,合理确定道路断面,增加道路绿化带宽度。将甘营南街、服装厂西街调整为景观道路,形成单侧3~6米宽的绿化带。新建道路采用折线化处理,以减少民宅拆迁,并形成富于变化的街道空间。

(2)公共服务设施

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整治。根据村民的意愿,本次规划将增建文化活动中心和敬老院各1处。由于小学人口与村庄道路过于局促,建议将小学入口调整至服装厂西街,并在人口处增加疏散广场。

村委会位于平蓟路北侧,与村庄建设用地有一定阻隔,根据平谷新城规划,平蓟路北侧规划有城市轨道交通,为避免村庄建设用地沿公路两侧跨铁路发展,村委会远期搬迁至村内,并结合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广场集中建设。

(3)公共休闲活动场地

村庄内部空间较为局促,缺乏公共休闲活动场地。本次规划整合村庄开敞空间及闲置宅基地,选择合适位置将其改造为休闲活动场所,或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发展备用地。

(4)村庄环境治理

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村内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与整治。本次规划远期考虑铺设污水管道,新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解决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结合消防设计要求,改造给水设施。村内规划设置多处垃圾收集点和一处垃圾转运站,垃圾集中收集于垃圾转运站后运至镇或市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村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

(5)村庄绿化

村庄建设用地紧邻平蓟公路,沿街建筑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一方面交通噪声和尾气污染对村民的生活、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沿街杂乱的临建房及参差的建筑空间形态有碍观瞻。根据平谷新城规划的要求,平蓟公路为平谷至金海湖的重要旅游公路,两侧规划有30米防护绿带。故本次规划拟拆除部分沿街建筑,进行植树绿化,作为公路的防护绿带。改造现有甘营休闲广场,沿街建筑及围墙统一风格,公共建筑拆墙透绿,使甘营村成为平蓟公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

(6)养殖业用地

养殖业用地较为分散,气味和环境污染给村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本次规划集中安排养殖业用地,特别是深水井附近的牲畜饲养用地应严格控制,必要的予以拆除。

(7)发展都市型农业

针对村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现状,本次规划考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都市型农业,形成高效农业、观光旅游业、工业生产及养殖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扩大水果种植产业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打造市场品牌,把农业功能定位在提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上。结合百米观光路,发展集观光、采摘、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业,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的休闲场所,使村庄农业向着集生产、生态、社会经济功能于一体的高度现代的都市型农业转换。P4-6

序言

由中央文明办、国家民政部等单位组织,包括建设部等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社会众多部门参与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书屋”活动启动了,其中“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也出版发行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

农村人居环境是我们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始祖最初定居从事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生活形态,是与大自然长期共生、相互依存的恬静生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这种田园诗般的农村古朴生活被不平衡的生产活动打破了,加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农村长期索取过多,带来农村生态环境的巨大负担,以及较长时期内对农村的投入不足,我们农村的人居环境竟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一些农民的住房依然存在着难以觉察的安全隐患,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严重影响了农村稳定和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通过城乡统筹发展逐步并彻底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蕴含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深刻内涵。村庄整治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必要手段,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和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村庄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为此,建设部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制定和规范了村庄整治工作的相关制度。

怎样做好村庄整治,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让农民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和有机结合,使我们的村庄整治更科学、更合理、更受农民欢迎,我想,重要的是要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而其中一个主要的做法就是政府要把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最合适,通过农民可以接受的方式告诉农民,让农民自己动手做,而且做得更好、更满意,这就是本套丛书的目的。目前这套丛书包含了农村建设领域的方方面面,尤其注重对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村庄整治与规划建设的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防灾,新能源、新材料与适用技术的推介,节约型、和谐型村庄建设的引导,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农村面貌的改善始终。沿着中央制定的正确道路前行。

这一年多来,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一批长期专门从事村镇建设的专家为主,与清华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学校的专家一起,通过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深入农村、尊重民俗、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把科学技术知识转换成农民可以理解的语言,把政府的规范性要求分解成农民易于实施的行动,把符合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农村特色的工法归纳为农民认可的做法,填补了农村建设领域中的不少空白。能否通过这套丛书,科学引导农村建设,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建设健康、卫生、安全、舒适、节约、环保和特色鲜明的新农村,这要由农民兄弟通过他们的实践来检验。

是为此,我愿意写这个序,期待更多的朋友关注新农村建设,期望更多为农民服务的书籍能送到农民兄弟的手中。

二00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后记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2005年国庆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河北省滦平县看望农村群众时指示:“要搞好农村环境,改变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意见中更明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

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村落后面貌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将是我国城乡规划界需要长期关注的热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受民政部委托,组织编写本书,旨在为新农村村庄整治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条件各异,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进行村庄整治规划。本书主要收集了北京、辽宁、浙江、江西、四川、云南等地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实例,实例多为旧村整治改造,包括山地民族文化旅游型村庄、少数民族生态旅游型村庄、农家乐民俗旅游型村庄等多种类型,既有经济较发达地区村庄整治改造的成功案例,也有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庄整治改造的典型,其涵盖面较广,参考价值也较大。

由于时问匆忙和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错漏在所难免,不妥之处,望读者不吝指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大力协助,收录的11个案例,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规划、设计、教学、科研单位精心编写,在此深表谢忱。在此特别感谢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李匡先生为本书编写所做的大量工作。

编者

二00六年八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实例/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爱云//赵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2659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41
187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17:54